茶座丨“听劝体”在热情与善意中构建新型社交文化

■ 堂吉伟德

“这个旅游攻略还能改进吗?我听劝!”“听劝,去这里玩真的不要带太多衣服。”“听劝版草原旅游,高帮鞋是正确的。”最近,互助式、听劝式旅游在以小红书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风靡,不仅旅游有听劝版,穿搭也有听劝版,连房屋装修、亲子关系都有听劝版。“听劝”是什么新鲜的玩法吗?

“听劝体”是目前流行于网络的一种亚文化现象,偶然性走红背后有着必然的因素。从最初的网络玩梗,到彼此之间的心灵相照,“听劝”从劝说一些特色固执的人开始,到现在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以“劝”为表征的背后,实则是人和人的交往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听劝体”是热情的产物,其间传递出浓浓的善意,让人看到了真诚,也感受到了关怀与被关怀的温暖。另一方面,“听劝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而不仅是单方面的表达,或者是一厢情愿的传递,在互动中加强信任和增强友情,让“听劝体”不断扩大“朋友圈”。此外,寻求帮助能获得回应,并且有共同的经历与教训作为参照,使得经验的分享更有价值,这也是“听劝体”所获得的积极回馈。

互联网为交流提供了便利,但也形成了信任的阻碍。线上的虚拟性,让人很容易躲在后面充当“键盘侠”,也正是彼此难以谋面,即便是熟人在互联网上的行为,都会呈现出“陌生的一面”,更何况对于互联网本身就戒心十足的情况下,获取信任并不容易。不过,寻求真诚的交往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交场景追求的目标。“听劝体”的走红打破了互联网的载体限制与心理戒备,用热情去感染他人的情绪,用善意获得了最大的信任,最后彼此在信任中进行了深度交流,继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断扩展。如果长期坚持与扩展,这种现象对整个互联网文化都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有望改变公众对互联网刻板的印象,降低不信任指数。

“听劝体”在热情与善意中构建新型社交文化,对现实人的社会交往也带来了难得的启示。一个人要赢得别人的信任,首先要做到与人为善,从利人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就会获得积极的回馈。同样说明,互联网让信任触手可及,关键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坚持何种原则与立场,采取何种方式与做法。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作者:堂吉伟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