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座丨景迈山古茶林“入遗”的启示

■ 孔德淇

当地时间2023年9月17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也是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蝉联世界第一。(详见《梅州日报》9月18日1版)

这一消息无疑振奋了许多人的心。“入遗”不仅仅是对该景观的一种肯定,也是国际社会对其价值和独特性的认可。

景迈山古茶林极具标志性,能“入遗”并非偶然。它代表了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古老传统。古茶林的存在和茶树的种植方式,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和谐的关系不仅彰显了普洱茶文化的独特之处,也承载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工作得到长期重视和努力,使得这片茶林成为一个生态系统的典范,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过去的千余年里,景迈山的先民发现并认识了野生茶树,他们在森林中有限度地开发古茶林,通过控制茶园开垦面积和保留森林防护线,形成了一种生态保护模式。这次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无疑是对这些生态保护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不只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这份保护传承的初心,也该被其他文化景观特别是“入遗”项目铭记。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虽然不少,但相较于一些国家,有些项目在入选后并未得到足够有效的保护,民众参与度也不高。一些地方在申遗之前可能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生态保护,但之后却只注重将世界遗产作为旅游开发的IP,而忽视了保护的重要性,令人遗憾。

“世遗”名头不只是旅游噱头,还代表着任重道远的保护责任。保护与发展并重的理念,应贯穿于旅游业的方方面面。忽略这一点,申遗的意义就不大。旅游经营者必须自觉承担起责任,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方式,保护世界遗产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对于旅游爱好者来说,近距离接触中国世界遗产,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机会。从古老的文化遗址到壮丽的自然景观,每个世界遗产都有其独一无二的魅力和故事。但也应该认识到,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观光和消遣,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尊重和保护这些遗产,遵守相关规定、自觉文明旅游。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作者:孔德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