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剑锋
今年秋季开学进入倒计时,“开学经济”悄然升温。为迎接新学年,许多家长和学生忙着添购新用品,各大商超和书店、文具店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详见《梅州日报》8月30日3版)
“开学经济”年年有,而且是“蛋糕”越做越大、花费越来越高,热度丝毫不减。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再苦不能苦孩子” “新学期要有新气象”等心理作祟下,家长们为孩子学习做好后勤保障、配备精良装备,也就毫不含糊了。尤其是对高中、大学新生而言,新手机、新衣服甚至新电脑等“新式装备”,更是成为开学报到的“必备”。而商家则瞄准这一“经济增长点”,费尽心思、不遗余力地推出各种各样的新学期促销活动,在家长们受从众盲目攀比心理的驱使下,一次性的开学消费怎能没有广阔的市场?
事实上,就学生而言,“高大上”的开学用品,往往会成为他们在校园内攀比成风的“道具”,丢掉了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不说,也会让校园里的“阶层分化”愈演愈烈。更何况,“花里胡哨”的学习用品还会转移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对家长来讲,为了不让孩子“没面子”,硬着头皮购买价格不菲的开学用品,加重的是经济负担,而且还容易把孩子往错误的消费观念上引导。
学习用品的价值在于能否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能否让学生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和安全,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在学习用品上,既要来个“光盘行动”,更要做到“物尽其用”,即便“不差钱”,也不能盲目迁就。少一点攀比和浪费,多一点理性和宽容,恐怕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更加有利。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民厉行节约的大背景下,“开学季”也应提倡“节俭风”,既要理性消费,量力而行,让“开学经济”变成“经济开学”;也应将节俭教育纳入“开学第一课”,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放下虚荣,反对浪费,让勤俭节约的风气吹淡“开学经济”的热度。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