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先任
“学生宿舍共享空调3.9元/小时,教室共享空调每台9.9元/小时……”前不久,四川乐山沐川中学学生收到充值续费通知后,部分学生和家长认为“太贵了,电费才几毛钱一度,用两三个月共享空调的钱都够买一台空调了”。当地教育部门表示,将督促学校进一步规范共享空调的使用管理,在保障服务质量、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资费标准,并积极争取政府投入购买服务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室、宿舍是否装空调,一直是困扰不少学校的管理难题。在酷暑或严寒期间,没有空调,如果由家长凑钱,家长的意见又较难统一,有的家长愿意出钱,有的家长则不愿意,如果学校要求家长捐款给教室装空调,又有变相强制之嫌。另外,如果向政府财政申请安装,开销太大,一些地方又欠缺必要的财政实力,或难以承担。在这种情况下,“共享空调”或不失为一种“折中”的做法。
但在一些学校,“共享空调”模式也难以为继,出现了问题。如部分学生和家长喊贵。确实,“共享空调”教室9.9元/小时、宿舍3.9元/小时,相比于电费,这样的收费确实显得比较贵。但“共享空调”运营成本不止于电费,不能单独算电费,还包括日常运维费用等。而酷暑时间并不太久,学生放暑假时间长,一些教室还有风扇,这么算下来,“共享空调”一年正常使用时间可能就只有三个多月,产生的费用并不多,运营商回本时间较长,他们也觉得不划算。
“共享空调”模式想要长久运营下去,要能让学生与运营方“共赢”。在商言商,运营商不是在纯粹做公益,不能从中适当赢利,“共享空调”就可能难以正常运营下去。所以,需要学校做好家长与运营方的协调,尽可能降低资费标准。同时更有必要通过争取政府购买服务来解决运营方的成本问题。
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让更多孩子能够在安装空调的教室内学习、宿舍内生活,需要多想办法,需要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相关各方共同努力。让学生实现“空调自由”,关键需要地方政府能够加大教育基建投入,不能只让家长“买单”,也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去做。相关职能部门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兜底作用,善用市场力量,类似问题才能得到更有力解决。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