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金福
近日,有网友报料称在昆明翠湖公园的一座智慧公厕如厕时竟有时间限制,到了10分钟便不断重复提醒,让如厕者心理压力很大,“害怕下一分钟门就打开了。”
据报道,智慧公厕限时提醒并非只有网友报料的这一个厕所,也不止云南一省特有。如2020年,上海闵行区在颛桥镇鑫都路水文化公园投入智慧型公厕,15分钟就会警铃大作。郑州也有智慧公厕设置了计时器,会显示如厕时间,如果超过了15分钟,会发出“滴、滴、滴”的声音……
眼下,“如厕挤,如厕难”,一直是旅游景区的一个通病,也一直饱受游客的诟病。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出游体验,而且对景区而言,也会影响客流量,甚至会影响美誉度。在此背景下,景区给游客如厕时间“设限”也属正常做法。
然而,设置“10分钟报警”厕所,这无疑是既不友好又不人性化的一种体现。众所周知,如厕时间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并非每个人的如厕时间都能控制在10分钟之内。比如,有的人便秘,不要说10分钟,也许半个小时也不够用;有的人拉肚子,也许刚刚拉完又想继续拉。对于这类游客,“10分钟报警”厕所显然不适用。可以说,景区设置“10分钟报警”厕所,不是与游客“方便”,而是对游客的一种折磨。
其实,景区“如厕挤,如厕难”也并非“无解”。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就提出《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实现“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湖南自2015年开始,先后实施了两个旅游厕所建设管理的“三年行动计划”, 经过6年时间建设,该省景区内的厕所实现了有效供给。可见,解决景区“如厕挤,如厕难”问题,只要有想法就会有办法,设置如厕“时限”是下策。
因此,笔者以为,与其给游客如厕时间“设限”,倒不如增设更多的厕所,这才是解决“如厕挤,如厕难”的最好办法。景区管理部门应从管理入手,从服务入手,尽快补齐旅游“服务短板”,多些“游客视角”,多些“服务意识”,多些“细节考虑”, 不妨通过多增建一些公厕、建造公厕时多增设一些女性厕位、多增设一些临时移动公厕等举措,破解游客“方便”难题。
编辑:林晓萍
审核:陈显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