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平远印记”——从四名平远籍北大学子参与五四运动说起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距今已是105年。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这段光荣历史的见证者。最近,笔者在查阅平远地方志史料时发现,至少有4名平远籍北大学生曾参与这场伟大的运动。于是,本人根据现有史料整理出林公顿、易敬泉、凌迈凡、吴康等4名平远籍北大学子参与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给大家了解五四运动时代的“平远印记”提供另一个视角和途径。

林公顿

易敬泉

林公顿、易敬泉:“火烧曹宅”的32名学生之二

“火烧赵家楼”是五四运动起始。据相关资料记载,赵家楼据说在明代为穆宗隆庆朝文渊阁大学士赵文隶宅邸,后成为曹汝霖公馆,在五四运动中被烧院落主要是曹汝霖之父所居东院,被焚11间。

在平远,说起林公顿(1899—1957,广东平远人,民国17年3月被委任为平远县县长),几乎众所周知。在《平远县志》《平远名人传略》中都有记载:林公顿在1917年毕业于平远中学,次年考进北京大学数学系,后转读经济系。1919年,林公顿参加了五四运动,为运动中“火烧曹宅”的32名学生之一,被反动军警逮捕,释放后曾受特务的短期监视。后来,在姑母的劝告下,没有再参加学生会。其时,受黄炎培、陶行知“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便到平民夜校兼任业余教员,直至大学毕业。五四运动前后,他曾认真阅读《新青年》《新潮》和《晨报》副刊、《丝语》等进步报刊,还阅读了《大众哲学》《通俗经济学》《社会进化论》等著作,对他的思想起了很大作用。

而易敬泉,平远相关史料虽无记载,但笔者在查阅中央档案馆馆藏资料显示:1919年,北洋政府京师地方检察厅在“火烧赵家楼”事件后逮捕的学生名单中,共32人,“其中北京大学20名学生、北京高等师范大学8名学生、工业学校2名学生、中国大学1名学生、汇文大学1名学生”,林公顿、易敬泉均在其中。 据北京大学化学院(系)同学录:易敬泉是该系1919年级学生。另外,在百度中搜索易敬泉,也有“五四运动中‘火烧曹宅’的32名学生之一”的记述。

笔者通过走访易敬泉的孙子易伟文(平远县税务局干部)获悉:易敬泉是在1968年去世的。他对爷爷几乎没有印象,但知道易敬泉是瘸腿,据说是在五四运动时弄伤了。据村里人说,易慕渊(易敬泉字)是能人,会做打谷机、洗衣粉等,但让整个中行圩人都感到神秘莫测的是易屋横岗居有三块匾,分别是蔡元培、戴季陶、林公顿赠送给易父祝寿的。另据中行中学原副校长张玉光介绍,民国时期,中行老圩横岗居有个青年学生叫易慕渊,在北京大学就读,曾参加过五四运动。

除了这些文献资料,笔者在查阅网络资料《亲历者眼里“五四运动”》《32名爱国学生被捕入狱始末》等文章中记述参与五四运动“火烧曹宅”的32名学生名单中,均有林公顿、易敬泉名字。

凌迈凡

吴康

凌迈凡、吴康:亦有参与五四运动的相关记载

凌迈凡(1892—1952),原名凌欧美,平远石正镇先锋村中心坪人。祖上富有遗产,家道殷实。民国初年毕业于省立梅州中学。民国8年(1919)赴北京求学,考入国立北京大学预科,两年后升入本科理学院化学系,于民国14年毕业,就聘于广州国立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兼私立广州大学教员。时值政局动荡,民生凋敝,凌迈凡认为不兴教育、开民智,不足以救国,遂立志从事教育事业。1927年石正中学开办时,凌迈凡被校董会聘为首任校长。

吴康(1895—1976),字敬轩,自号锡园主人。平远县东石镇锡水村人。著名教育家、哲学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24年任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中国文学系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并代理文科教授会议主任(后称文学院长)。民国14年秋,任文学院院长。同年冬,广东大学校务会第五十八次会议决定派遣他率领11名学生赴法国留学。他在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为平远在外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

凌迈凡、吴康均是平远教育界名家。如何认为他们也曾参与五四运动?笔者在“程源史志”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平远地方历史沿革与文化亮点梳理·五四运动北大的急先锋》中发现有这样的记载: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学生“火烧赵家楼”,平远籍的林公顿、易敬泉和其他共32名学生被北洋军阀逮捕。1919年,北洋政府京师地方检察厅在“火烧赵家楼”事件后逮捕的学生名单中,“林公顿”“易敬泉”在其中。另平远籍的北京大学预科班学生凌欧美(字迈凡)、北京大学就读的吴康等也参加了五四运动。平远中学学生也积极响应五四运动。

另外,2020年4月25日《梅州日报》客家版所刊登的《后科举时代的梅州读书人——从平远县畲脑村的楣杆夹石说起》一文中也有这样的叙述:又如平远人吴康、林公顿、姚仰璜、陈方绶、凌迈凡等人,皆从新式学堂中脱颖而出,先后考入北京大学就读。吴康是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民国九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任职于北大图书馆。五四运动后,曾与同学罗家伦、傅斯年、俞平伯等人创办《新闻》杂志,倡改革之风。他还曾游学于法国巴黎、里昂等地,专门从事文学史及康德哲学的研究,并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林公顿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在校期间参加五四运动,一度被北洋军阀逮捕,后历任民国平远教育局长、平远县长、始兴县长、省参议员等职。

综上史料可以看出: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的确曾闪烁着平远的元素,平远籍北大学生林公顿、易敬泉、凌迈凡、吴康等都在这场运动中留下了印记。他们同全国有志青年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历史洪流中谱写了青春乐章。

五四运动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它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树立了一座丰碑。其最终形成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将会一直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要担负起历史重任,在新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