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车所载尽诗情”——丁亥年梅州之行有感

东山·梅水(菱歌  摄)

●马斗全

十多年前,天气清和之夏初,我曾有梅州之行。

一说到梅州,我便想到客家和诗人。细想来,大概是因为当年南社诗人中,竟有二十多位为梅县人。梅州又曾出过宋湘、黄遵宪、丘逢甲这样的诗人。他们不单是梅州和广东的骄傲,更是客家的骄傲。此外,我的老师罗元贞教授是梅州兴宁人,我对客家的最初了解,即是从他那里得来的。我早就与梅州市作协主席古求能先生有交往。罗元贞和古求能两先生,也都是诗人。那次来梅州,适逢叶剑英纪念园建成开放,叶帅也是一位诗人。所以,在我的脑中,已形成这样一个概念:梅州多诗人。

那一年的梅州之行,与何永沂、周克光、王玉祥三位诗人结伴同来。傍晚时分进得梅州市区,首先看到的是那一江碧水,真是令人高兴。我们饭后即去江边漫步,迎风伫于桥上,都为眼前的夜景所陶醉,真有世外桃源的感觉,而庆幸得在梅州优游数日。当年宋湘欣喜终得与两位诗友会于珠江舟中,所成诗有佳句为:“君看海上千秋月,才照今宵三个人!”我们四人,何尝不是如此。于是四人联句而成一诗:“夹江灯火到梅州(王玉祥),可遇情缘不可求(何永沂)。毕竟桃源风景好(周克光),谢他天意许勾留(笔者)。”我们下榻临江的梅州迎宾馆,好客的主人特意把我们安排在窗户朝江的房间,以便观赏夜景。虽旅途劳顿而有些累,但我久久不能入睡。梅州这个客家之乡,尤其是窗外那宽阔平静的江水,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太好了,不觉枕上有诗成:“初夏清和且远游,偕朋况是到梅州。枕边如梦如诗处,一夜澄江静静流。”日晚来到新近竣工的亲水公园,观赏到更美的江边夜景时,不免教人有些嫉妒梅州人了。没想到在当今之世,竟还有这样好的居住环境。这里景色好,空气好,人情也好,物价又不高。王玉祥说要移居梅州,不知是开玩笑还是真心话,但他对梅州的向往之情,却是真实的。

我们在梅州要寻访的地方,主要是宋湘、黄遵宪、丘逢甲故居,“相寻但欲拜诗魂”也。

宋湘故居在梅县白渡山中一个叫作象湖村的小村庄里。其时,它因年久失修,显得破旧。地上有屋破而堕落之瓦,据碎瓦断面,知是刚堕落的。而甚是出人意料处,堂上却有香火痕,不免令人感动。淳朴的山民们,始终记着这位客家大诗人。所以拙作云:“长有四时香火祭,端因此老是诗人。”曾细研读客家三诗人诗的何永沂认为,三家之中,宋湘诗最耐读,而有“功力三家君第一”句。宋湘故居所以如此破旧,除年代较早外,或与宋湘在现今的影响不及丘、黄有关。随后看到的丘、黄故居,景况果然好些。蕉岭澹定村丘逢甲故居,与宋湘故居一样,也为典型客家围屋建筑。丘逢甲为民族英雄,其诗多英气,黄遵宪评曰:“此君诗真天下健者!”在丘逢甲故居,我们看到了前几年从丘家故物中发现的《春愁》诗手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是何等震撼人心之作也,百年后读之,仍令人感慨不已。周克光谒丘逢甲故居二首皆佳,如其一:“苍凉激啸血锋刀,百战归来泪满袍。从此山村难澹定,岭云海日恨滔滔!”丘逢甲地下读之,亦当感慨而唏嘘。黄遵宪更是以维新变法和诗界革命名满天下,我们谒其人境庐时,古求能有“犹记诗情胆满躯”句、何永沂有“旧体宏开意境新”句,高度赞扬黄遵宪在政界和诗界的革命精神。单凭这些诗句,就可知这几位客家诗人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那次梅州之行,我不但得晤神交已久的古求能,还认识了其他一些诗人。如学者诗人丁思深先生,非常爱诗而吟咏不绝,诗文俱佳,已有好几本诗文集和学术专著出版。当我谈到梅州多诗人的感觉时,他们告诉我,梅州除有嘉应诗社外,各县区也都有诗词组织(编者注:2015年,梅州被授予“中华诗词之市”称号)。

梅州处粤东,距广州有八百里之遥,古来交通不便,而被开发、建设得如此美好,自然与客家血液中的开拓进取、吃苦耐劳遗传有关。而又以出诗人著称,却是一般人不曾想到的。宋湘曾有“每见乡里英隽以诗自许”的话,可知客家人之好诗,自古而然。这里有诗的传统和诗的氛围。梅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今交通发达,生机勃勃,令人欣喜。诗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以后仍将多有诗人,是可以预见的。

梅州诗人多,也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地方。离开梅州时,何永沂留别诗云“莫谓匆匆三几天,一腔心事泻如泉。诗坛谁是知音客,不在山边在野边”,我离别之诗有“轻车所载尽诗情”句,都为真情的表达。我们为诗魂诗境而来,满载诗情诗道而去。

梅州,客家梅州,盛产诗人处,教人哪得不怀恋!以后有机会,我还欲重游的。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