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牡丹”芳华传久远——来自“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的启示

●徐 青

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同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客家人文历史的重要积淀和标志,是梅州传统文化的瑰宝。广东汉乐(也称客家音乐)与“客家人南迁”形影相随,根植民间,经久不衰;广东汉剧从明末清初“皮黄戏入粤”至今,生生不息,枝繁叶茂,也已超过三百年历史。“广东汉剧(汉乐)驿站”从2018年开始设立和推广,目前已在国内外发展了20多个成员单位,这些驿站立足民间基层,以文会友、以艺传情、传递乡音、共建和谐,成为传承和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和民间平台。

2022年4月,“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的首都路易港市设立,通过网络传艺。

情感交融,驿站花开

广东汉乐和广东汉剧在历史上有千丝万缕的文化联系,数百年间,无论是官方和民间,都存在着“混同认识”。即认为“汉剧”就是“汉乐”,“汉乐”便是“汉剧”。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无论是品类和形态。汉乐的历史早于汉剧,但在数百年间,它们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就剧种而言,从明末清初,“外江戏”入粤伊始,便主动与汉乐(旧称“国乐”或“儒乐”)这个“客家音乐”结缘,引“乐”入“戏”,遂成特色。直至清末,外江戏“四大班社”(荣天彩、老三多、老福顺、新天彩)鼎盛时期,外江戏音乐与粤东民间“丝弦乐”、“中军班”音乐,互相吸收,融为一体。由于吸收和融化了汉乐元素,使广东汉剧(外江戏)的锣鼓经、背景音乐和情绪音乐丰富多彩,剧情影响更加古朴淳厚;器乐方面,文武兼备,弹拨、拉弓、吹奏乃至管号齐聚,金声玉润,蔚为壮观。在此期间,广东汉乐(客家音乐)亦借助剧种之繁荣,人才辈出,影响非凡。一是听众(观众)层次提升,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演奏与演唱珠联璧合。二是人才兼容并蓄,戏乐融合,生存空间扩展。三是活动空间延伸,台上台下,舒展自如。因此,上百年间,广东汉剧与广东汉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荣辱与共,相得益彰。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的设立,既有历史的考量,亦有现实的需要。曾几何时,广东汉剧剧种市场和阵地不断萎缩,广东汉乐乐种传承和发展后继乏力,令业界和社会担忧。为此,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保护基地”的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首先以文艺院团的职业责任,挑起了这一工作重任。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反复调研论证,于2018年11月10日,在本市五华县木偶传承保护中心,正式挂牌设立了第一个“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随后,又先后在深圳、惠州和本市各县(市、区)设点建站10多个,还通过外联关系,在澳大利亚、毛里求斯、新加坡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探索性地推广设立首批“广东汉剧传承推广中心”。

深圳(布吉)驿站活动照

丝竹声声,繁花似锦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开展活动以来,始终秉承“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原则,由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培训部负责专人专管,要求以“五有标准”(即有依法登记、有银行账户、有活动场所、有稳定队伍、有活动能力)审核入站;协调指导各驿站的通联活动工作。专门开设网络平台,以实现专业与业余信息互动、提升艺术质量、活动有机协调、交流高雅有序、人才资源共享、演出市场推广为主要目标。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作为指导协调单位,在各驿站开办之初,明确与驿站不相隶属关系;一次性给予适当建站补贴;授予活动牌匾;颁授管理规定。驿站挂牌成立后,很快形成了“人员自由组合、活动健康丰富、经营自负盈亏、社会效益彰显”的良好文化业态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至2023年底,20多个海内外“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每年共举行各项演出活动达700多场次,参加活动人员和观众人数累计超过2万人次。其中,深圳龙华、布吉驿站,惠州醇华(惠城)驿站作为大湾区团队,队伍艺术力量雄厚,组织举办汉剧汉乐活动和参加城际大型活动机会众多,影响非凡;梅州本市的五华木偶、大埔汉剧近年也是精品迭出,各驿站在开展文化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中别出心裁,节目丰富。广东汉剧折子戏《盘夫》《花灯案》《百里奚认妻》《打洞结拜》《林昭德与王金爱》等轮番上演,广东汉乐《怀古》《柳叶金》《将军令》《出水莲》《雨打芭蕉》等曲目家喻户晓,不绝于耳……

2022年4月,“广东汉剧海外(毛里求斯)传承推广中心”在非洲岛国毛里求斯的首都路易港市设立。当时正逢“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我们在国家、省、市侨统和宣传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网络互动”的教学办法,在当地政府和华侨社团的协助下,招收了二十多名不同国籍和民族的学员,坚持每周一课,通过视频行当表演示范;赠送传统戏剧服饰;录制广东汉剧音乐等形式,在异国他乡传艺授课。2023年当地春节期间,广东汉剧(汉歌)《南国牡丹吐芬芳》《盘夫》在当地广场上演。

惠州驿站活动照

探索前行,一路芬芳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从设立至今,已逾五年多时间。从实践而言,无疑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与此同时,我们在具体艺术推广工作中,也还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也是应该面对和解决的。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可谓启示良多——

一是着力起点,固本强基。梅州山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团队,受地缘历史限制,一向以小规模、小班底和家族式方式生存和传世。个体休闲、自娱自乐、随意凑合仍是多数。尽管时代更新步伐呈现跃马扬鞭式的势态,但人们获取信息和解决娱乐需求的渠道也变得格外丰富。毫不隐晦地说,这些年,就客家地区坊间而言,传统戏曲的演唱者和民间器乐的演奏者,大多是“白头族”。其中偶有极个别后学爱好者,也是音韵不清,五音不全,演唱和演奏水平可想而知。今后必须更加注重我市基层文化生态建设。从政府层面扶持,合理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应注重农村和社区基层年轻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引导。

二是创造条件,形成合力。当今社会上的许多民间社团,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生存境地。日常活动排练场地,多是祠堂和私厅,演出所用服饰大多数是东拼西凑,不合时宜,张冠李戴,或者是破旧不堪;器乐简直成了传世“文物”,一把弦拉了几十年,有音便当宝贝;铜钹打烂,黏合又敲几年;加上近年来,乡间演出市场萧条,收入困难。有时想搞一场公益演出,连路费和汤面、茶叶钱都无从着落。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关注支持,亦可采取项目资助、联合协作、推介宣传演出等方法,给予照顾。寄望社会机构和热心人士鼎力支持,团队成员之间互助,纾困解难。

三是拓宽视野,加强管理。这些年,梅州民间文艺社团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一些非法班社胡乱作为,干扰市场秩序,有关部门难以监管的现象长期存在,让证照齐全、文明演出的民间文艺团队反而没有市场。这里,应该着重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相关部门联合监管,净化基层文化市场;二是提高合法民间文艺社团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倡导文明新风尚。

平远驿站培训照

立足长远,努力创新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的设立,似一股清风吹拂梅州大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共襄义举。单凭一个剧种、一个文艺院团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驿站既是一个民间文艺组织与公办艺术专业院团的一个互动载体,又是一个提升各自实力和影响力的良好平台。它们之间虽无隶属关系,但唇齿相依,可以在精品创作、人才培养、非遗保护、文化交流、市场开发等方面形成良好合作。譬如说,广东汉剧院要到国内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演出,只要这个地方有我们的驿站,什么工作都可以依托驿站来办好,包括吃住行安排、演出场地、宣传,甚至连服装、布景、道具和灯光音响等舞台设备等等。另外,我们许多小队伍的演出活动,各地驿站便是我们的基本力量。专业与业余同台演出,互相促进,不断提高艺术质量,让广东汉剧和广东汉乐遍地开花,处处是朋友!

传递真情,永续发展

“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的推广和发展,是地方戏剧“可复制模式”的行业参考和必由之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形成良性运作,我们必须着眼于长远规划。在桌上摊开一幅区域地图,看你的“据点”有几个,先看全国地图,再看世界地图,有无闪光点,便能一目了然。

笔者认为,接下来的数十载求索,有四个要点。一是优化本土资源分布,串珠成链。二是着重闽粤赣边区发展,与闽西汉剧和“十蕃音乐”构建团队互动联盟;与赣南戏剧(含当地客家音乐)艺术联姻,巩固广东汉剧(汉乐)传统基地;三是收复潮语地区(含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和省内客属地区(含深圳、惠州、东莞、韶关)的广东汉剧和汉乐艺术活动衍播老根据地;四是延伸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地,扎实规划建站设点,形成星罗棋布之势。(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

2024年5月20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面图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