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歌 摄)
韩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流。古称“恶溪”,后世为了纪念韩愈而改名韩江。韩江干流总长约470公里,上游是梅州市大埔县,流经潮汕大地,它滋养和哺育着数百万粤东儿女。大埔与潮汕,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尤其在过去陆路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借助韩江发达的水运,大埔与潮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旧时,汕头因为开埠早,是广东省除了广州之外最为繁华的地方,大埔山区很多人沿韩江顺流而下,在那里生存发展。大埔客家人勤劳朴实、敢打敢拼,他们开办银行、茶烟行、豆腐干店、药材店等,很快在潮汕地区站稳脚跟。“埔人之营业置产于此者,指不胜屈,名为第二家乡,则与家乡比,只非祖宗墓之所在而已。”民国《大埔县志·民生志》里讲到,当时到潮汕谋生的大埔人已经把那里当成第二故乡。
民国《大埔县志·民生志》还记载了当时的大埔高陂圩,“出口以竹碗为大宗”,即是说竹子和瓷器是那时高陂出口的两大商品,“以高陂出产最多,运潮州销售,每年约值三十万元。又,竹壳一项年值亦数千元。”大埔与潮汕一带的商贸情况,由此也可见一斑。
汕头还是大埔客家人下南洋、闯世界的重要起点。民国《大埔县志·民生志·殖外》记载:“山多田少,树艺无方,土地所出不给食用。走川生越重洋,离乡井背父母,以蕲补救,未及成童即为游子,比比皆是。吾埔人特别之困苦矣。”出生于大埔西河的南洋首富张弼士,在咸丰八年(1858),正是自汕头出洋,到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开始在异国他乡的创业之路。
大埔与潮汕在文化上也有着很深的联系。晚清著名外交家、中国首任驻日本公使、大埔湖寮双坑人何如璋,因中法马江海战战败被发配至张家口,三年后遣返,他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邀请,到潮州韩山书院讲学,至1891年病逝于书院。虽然他在潮汕地区只有短短三年时间,却对那里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民国《大埔县志》总编纂、大埔百侯人温廷敬,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与丘逢甲等师友在汕头创办岭东同文学堂,还曾创办《岭东日报》,主持编纂《潮州府志》、编辑《潮州诗萃》等,同样也为潮汕地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刘礼达)
参考资料:《何如璋集》《大埔文史》等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