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晚,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十周年晚会在“牡丹剧场”举行。
●徐青
风雨无阻,11年倾情演绎
广东汉剧自明末清初从中原诸省皮黄戏入粤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它以“中州音韵,皮黄声腔”为最明显的艺术特色,辗转流播于闽粤赣三省边区,先是在潮汕地区活动和生存,最终落户于粤东客家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相融合,形成“客家人的大戏”。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创立于2013年的4月,它以惠民演出、剧目展示、人才培养、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以每周五晚上为固定时间节点,风雨无阻,倾情演绎。11年来,已上演大小剧目100多个,演出450多场次,成为梅州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对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是走进了复杂而多变的转型期。当年,全国戏剧业界对于“两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次问题的讨论非常活跃。广东汉剧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广东三大剧种之一,面临着包括体制转型、人员编制、创作导向、市场开发等诸多实际抉择问题。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作为剧种代表性专业艺术院团的广东汉剧院,启动了“周五有戏”这个创新性的文化项目。2012年冬,剧院党委认真分析文艺工作形势,借鉴国内诸多艺术院团的先进经验,结合广东汉剧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和工作实际等方面的情况,精心谋划,大胆决策。2013年春节前后,作为剧院分管艺术创作和生产的副院长,笔者分别与张广武、张宇航、嵇兵、杨苑东、曾乐华、黄瑞娟等相关人员,先后走访了广东粤剧院、佛山粤剧院、广东潮剧院、深圳罗湖区文化馆、福建闽西汉剧艺术中心、江西赣州釆茶剧团等单位,深入调研当地的演出市场,了解各相关院团和艺术单位的演艺发展状态。随后,我们通过反复论证和征询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梅州市委宣传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作出工作决策。广东汉剧“周五有戏”演出活动,于2013年4月1日,在亮胜艺术中心开启。
李焕霞、王国平主演《盘夫》
百炼成钢,打造艺术品牌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不是简单的一次文化活动,而是立足长远打算的艺术品牌培育项目。既是时代命运的呼唤,更是传统文化的展示。十余年,我们为什么可以始终坚守?为什么能够弦歌不断,深受社会关注和群众欢迎?笔者觉得,这是初心和使命使然。
首先,我们把“周五有戏”这项演出活动,定性为“广东汉剧的生命线”。纵观这个文化阵地的成长历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本身就是一个传承和创新的重要举措。广东汉剧作为一个文化载体,它需要生存,需要观众。作为南方地区的优秀皮黄剧种,它在寻找自身的定位,存在的价值。在梅城选择一个固定的艺术场所,就是我们的“南国牡丹”剧场。利用周末的节点,主要安排传统广东汉剧剧目展演,与观众相约,不见不散。它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艺术的影响、剧目的积聚、人员的安排、资源的配置、公众的接受、社会的宣传、安全的配套,缺一不可,千头万绪。但是,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和信心,只要广东汉剧还在生存,“周五有戏”便会长期坚守。
再者,我们把广东汉剧“周五有戏”看成是剧种“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从汉剧到汉乐, 从大戏到小戏,从生涩到成熟,从台前到幕后,不难体会到这一群文化人的合力坚守和无私奉献。“周五有戏”关键是要有戏,然后是有观众看戏。在这十余年里,“人人有戏、月月有新戏、年年有好戏”,成为大家的口头禅和目标追求。于是,他们夜以继日,百炼成钢。这才有了张广武和李焕霞的《百里奚认妻》、黄丽华和魏国浩的《三击掌》、嵇兵和潘智勇的《阴阳河》、钟慧和王国平的《改容战父》、万瑜和洪晓瑜的《清风亭》等剧目不断推出,粉墨登场;这才有了管乐莹、魏志朋、叶林、陈文斐、邓振鹏、廖雅鸣、徐尚楣、孙达文、黄耀达、曾洁乐、蓝思、潘智岳、罗莹、张敏、郭君豪等舞台表演新秀的脱颖而出和闪亮舞台;与此同时,以钟礼俊、缪高生、钟礼坤、陈述强、肖海默、熊长江、李轩安、钟经思、赖舒妮、唐栩等汉剧汉乐名家新秀也时常携带优秀剧(曲)目登台亮相,倾情演奏;尤为难得的还有广东汉剧艺术大师梁素珍及汉剧表演名家李仙花、杨秀微、谢仁昌、吴衍先、陈小平等,十余年间多次在“周五有戏”舞台上示范演出,光彩照人;在此期间,来自京剧、粤剧、潮剧、雷剧和湖北、福建、湖南、陕西汉剧院团的十多位“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也曾光临“周五有戏”舞台,展示一流舞台艺术表演风采,为广大观众奉献艺术经典。
管乐莹主演广东汉剧《王昭君》
还有,我们把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当作是剧院“培养戏迷观众的艺术载体”。敞开大门、惠民演出,精品展示,服务观众,大力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是“周五有戏”的根本宗旨。在过去的十余年岁月里,我们主要在演出质量和优质服务上下足功夫,做实工作。想的是展示打造一块梅州文艺的品牌,为的是让观众戏迷感受到我们真诚的服务。所以,在剧(节)目的安排方面,大家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新戏创排、老戏复排、经典移植,一应俱全。不计成本,但求卓越;寻找剧本、遴选演员、替补角色,一丝不苟。反复研讨,精益求精;抢抓时间、寻找反差、注重细节,一竿到底。但求效果,得失自知……在“周五有戏”先后上演的100多个剧目中,让观众点戏如数家珍,与演员互动倍感亲切,凝聚起大家无穷的智慧和信心。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之所以持久不衰,艺术之花常开不败,文明服务无法忽略。精湛的表演、舒适的环境、温暖的问候、文明的举止缺一不可。每周三准确的节目预告、媒体公示,早已成为常态,让每一个戏迷了然于胸,取舍自如;洁净的楼堂馆舍,“窗明椅净”,让每一位观众心旷神怡,心情愉悦;礼仪的美态神韵,充满关爱,让高雅的艺术锦上添花,耐人寻味;即兴的知识抢答,高潮迭起……应该珍视这些人的艰辛劳动,使“周五有戏”整个剧场氛围花团锦簇,文明之花四季飘香!
另外,广东汉剧“周五有戏”作为一个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这些年的作用是可圈可点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在充分阐发剧种艺术特色,培养忠实观众戏迷的同时,也为新时期区域文化交流和市场化运作推开了一扇希望的窗口。“周五有戏”这个舞台,直接产生了良好的工作效应,多年间先后承接了“中国汉剧申报世界非遗”“广东中青年戏剧演艺大赛”“广东省艺术节”“世界客商大会专题晚会”等重要艺术活动。特别是近年来,海内外诸多重大演出活动和社会性团体性商业演出的合作项目,都是通过广东汉剧“周五有戏”的展演平台达成的丰硕成果。
2023年12月29日晚8时,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十周年专题文艺晚会《南国牡丹别样红》在“牡丹剧场”举行,晚会主题歌《周五有戏 与您相约》在现场缓缓唱起,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演职人员。广东汉剧“周五有戏”的十年,是艰苦奋斗、卓越奋进的十年;是人才辈出、精品迭出的十年,是剧种传承、永续发展的十年。
嵇兵、王浩主演《阴阳河》
“走下去”“走出去”,满怀信心启新程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是一个优秀地方剧种应该遵循和弘扬的正气和规矩,出人出戏出效益,贯穿了广东汉剧日常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确立,对广东汉剧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广东汉剧“周五有戏”新的起点,笔者此时此刻感受到的应该是任重而道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理念更加明晰,广东汉剧“走下去”和“走出去”的信心倍增。
放下身段,献艺以民。广东汉剧今后一段时间的保护和传承,首先必须是坚定地“走下去”!作为“客家人的大戏”,广东汉剧有坚实的人文传统,有地方剧种根植于百姓的积淀和智慧。客家地区的人们对《梁四珍与赵玉粦》《梁山伯与祝英台》《齐王求将》《百里奚认妻》《秦香莲》《十五贯》等传统剧目记忆犹新,口口相传,引为骄傲。文化丢了根,便意味着背叛,文化断了代,会让后人丢了灵魂。我们作为一个传承集体,没有理由推卸,也不能熟视无睹。应该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扶助支持,以真情实意,“轻装简带”,在开展戏剧“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园区、进军营)活动中,以上演经典好戏、创新大戏、综合晚会等形式,坚持每年下乡演出,送戏上门,服务基层百姓。让人们欣赏传统文化艺术,提高健康生活质量,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只有这样,梅州这几十年新农村建设的文化阵地才不至于荒废。广东汉剧和客家山歌剧、釆茶戏、木偶戏(俗称梅州四大剧种)才不会远离百姓视野,被乡亲们淡忘,甚至是遗忘。我们梅州还有许多客家非遗项目,亦可以过村入寨,登堂入室,让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放长眼线,兼济天下。广东汉剧未来的创新和发展,路径还有很多。但必须创造条件“走出去”!客家文化是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弹性,广东汉剧秉承“中州音韵,皮黄声腔”的特色,表演艺术风格通俗易懂,精妙神奇。首先应该走出梅州山门,走向全国,特别是走向毗邻的珠三角和闽赣诸省,真正实现“融湾入海”。然后是依托外联,依靠乡亲乡贤,走出东南亚及港澳台,继而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伐,走向全世界。这不是一句空话和大话,2020年,我们成功开启的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市“广东汉剧海外传承推广中心”,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各界关注,这就是一个生动的实例。接下来,在华侨众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推广设点,也有极大可能。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开展通联,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侨统外事部门的支持,积极创造条件,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坚持“走出去”的理念,传播中国声音,讲好梅州故事,推介广东汉剧,实在是一举多得的文化举措。
今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广东汉剧院建院65周年。在这大好的日子里,我们坚信,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南国牡丹”广东汉剧一定会在今后的岁月里繁花似锦,争妍斗艳!(作者系国家一级编剧、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副院长)
张广武、黄丽华主唱汉歌《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