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版平远县志中的县城图
●潘梦志
生活在广东,一年多来,大家经常听到“百千万工程”吧,其中的“千”是指全省一千多个镇。笔者所在的平远县隔壁的福建省客家兄弟,他们笑广东到处叫“镇”,而他们那里只有地方大、经济强的才能这样叫,其余是“乡”。事实上,广东也有“乡”,共11个(含民族乡7个),只是比起全省1112个镇来说感觉不明显。
那么,“镇”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金字旁?
“镇”字起源较晚,暂时发现在小篆上有,而刻在骨头上的甲骨文或金属上的金文没有。小篆的“镇”,形态与繁体字“鎮”没多大差别。《说文解字》认为“镇”的本义是压,所以用了金字旁(金文的“金”是指金属,不是黄金),右边的“真”是为发音用。东西被压住后,其位置就相对稳定,所以“镇”字引申出控制住了的意思。我所在的平远县建县没多久后又分出一个县,叫“镇平”县(现蕉岭县),就是要镇压当地的“匪患”。万历四年(1576),知县刘孕祚在他办公的后面建“镇山楼”,就像当时的许多地方如潮州、广州,喜欢建“镇海楼”一样的意思。
“镇”又引申用作行政区划单位,是在北魏(公元400—500年左右)开始,有“六镇”,唐朝则盛行“藩镇”。这些镇都是军镇,即军队驻地,与现在的镇不一样。至清朝,《平远县志》里面仍没有“镇”这个单位,只有“乡”。
民国开始,有部分县将县城编为镇,一般被当地人称为“城关镇”,即使后来有的县城迁移了,仍保留历史称谓。《现代汉语词典》有词条【城关】,指城外靠近城门一带。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陆续意识到重名太多,中国千篇一律的“城关镇”普遍改名(现在百度百科的“城关镇”义项仍有183个)。《平远年鉴(2023)》上记载“大柘镇由原超竹镇、大柘镇、坝头镇三镇合一,是平远县城关镇”。
因为县城经过迁移,在大柘这里找不到围城或关口一类遗址。能找到的平远县县城最早的样子来自康熙版县志的图式。
大柘的“柘”,是汉语二级字,大家不常用,外地人乍一眼以为是“拓”,或者念成“石”的读音。其实是zhè,古同甘蔗的“蔗”。但如果你问当地人,“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大柘”?怕大部分人不晓得。
柘树,是桑科植物,高可达7米,树皮长刺,叶卵形可以喂蚕,木质坚密,是贵重的木料。《平远县地名志》这样解释,“古时这一带地方有很多柞树,又密又粗大,故名‘大柞’。但后来,人口渐渐增多,毁柞树开垦良田的面积扩大,使柞树趋于枯竭,因柞与柘同音,故俗成‘大柘’。沿用到现在”。
之所以“柘”要冠以“大”字,主要还是因为有着对比——东边挨着一个行政村叫“小柘”。地名志解释:“清朝以前,此地种植柞树,老百姓用其叶养蚕。同样一种柞树,同一时间种植,而在大柘种的柞树容易长大,而小柘种的柞树长得慢、长得小,故称小柘。”
最后,聊一个大柘镇的历史事件和“明星级”人物,抗日战争末期,1945年5—9月,广东省党政军机关在这里临时办公。姚子青,大柘人,他在上海的抗日故事,分别在1939年、2017年改编成电影《孤城喋血》《捍卫者》,他的壮举,总是令我想起《孤勇者》的歌词:
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
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
也许,世间的每个镇,都有一些这样的勇者,在改变、创造、推动着我们的历史吧。
电影《孤城喋血》1939年海报
资料来源:《广东年鉴2022》、左安民编《细说汉字》、《广东历代方志集成(三九)》等。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