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与《兴宁县志》之编修

上图左为祝枝山像

●张新标

方志为记载一地(省、府、州、县、镇、寺)疆域沿革、风俗、物产、城镇、人物、名胜、古迹和艺文等名目之书。“吴中四子”之一祝允明于明正德十年(1515)至正德十五年(1520)间任兴宁县令,在任期间组织编修《兴宁县志》,是目前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客家地方文献,亦是现存最早有关客方言音韵、词汇的地方文献。

祝本为今可见兴宁县志最早者

兴宁素为粤东要地,可谓“望县”。据咸丰《兴宁县志》,兴宁初建县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自东晋迄梁属广州,隋属番州,唐历属循州、岭南道循州,五代南汉建齐昌府,宋太祖开宝四年始,历属广南东路循、惠二州。元代领域广大,岭南分属江西、湖广行省,下辖广东等三道,自肇庆以东,粤中、粤北、粤东,划属江西行省,兴宁属广东道惠州。明袭元人行中书省之名,而省界有变,改广东道为行中书省,并将海北道划入,自是由明至清两广分省基本定型,兴宁划属惠州府。清初兴宁仍属惠州,雍正十一年始改属嘉应州(即今梅州)。虽经几度兴废、撤并、更名(齐昌府、齐昌县)或改属,兴宁于客属地中,地位显赫。尤于梅州七县(市、区)中,兴宁有“早、大、重”之特点。

祝允明于明正德十年(1515)到任兴宁,对修志极为重视。“修辑地志诚为一邦之大务,一时之盛典,公天下后世之心也。”虽则为推辞之语,却点明了纂修地志的重要性。早于明武宗正德元年丙寅年(1506)四十七岁时,祝允明便在恩师王鏊主持下,与杜启、浦应祥、文征明、蔡羽、朱存理、邢参等参修《姑苏志》,已积累了修志的经验。到任兴宁后,祝允明即着手纂修县志,“立意述文,皆出余意”。

据林平、张纪亮《明代方志考》,明代《兴宁县志》编修情况如下:

1、成化十八年(1482),侯爵修,殷舆纂,五卷,佚。清道光《广东通志》:爵,成化十六年任,首纂邑志。

2、弘治九年(1496),余泰纂修,不明,佚。

3、正德十年(1515),祝允明纂修,四卷,正德十年稿本,十三年刻本,现存稿本与刻本稍有不同。1962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明刻本。

4、嘉靖十一年(1532),吴悌修,戴玉佩、张天赋纂,九卷,佚。

5、嘉靖十七年(1538),方述修,不明,佚。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百九十二:(方)述,嘉靖十五年任,戊戌修郡志。

6、嘉靖三十年(1551),黄国奎、盛继纂修,四卷,嘉靖刻蓝印本,1958年中山图书馆传抄本。(据《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考录》)

7、崇祯十年(1637),刘熙祚修,李永茂纂,六卷,崇祯十年刻本。《日本见藏稀见中国地方志书录》著录其卷目:卷一地纪,卷二政纪,卷三礼纪,卷四献纪,卷五文纪,卷六杂纪。

由上可知,兴宁县志编纂虽自成化始,在祝氏正德本之前尚有成化十八年本及弘治九年本,但终究“久而残缺”,两本后世更不见存。今可见兴宁县志最早者,即祝本正德志。祝允明《兴宁县志》之编修,实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及意义。

温州图书馆藏:《正德兴宁志》刻本

祝本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客家地方文献

从文献价值而言,祝本《兴宁县志》为岭南客属地(惠州、梅州、河源)历代以来现存最早且保存最完整的客家地方文献。据《明代方志考》述列,梅州自明至清县志修志完备者,唯兴宁而已。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县升直隶嘉应州,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及程乡,称“嘉应五属”。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仍领五县。其中,长乐(今梅州五华)有万历二十三年五卷本、崇祯十一年(1638)本县志,今皆无存;程乡(今梅州梅县)有嘉靖二十年七卷本志,今已佚;大埔有嘉靖三十六年(1557)九卷本、崇祯九年(1636)本,均已无存;平远有万历六年(1578)、万历二十八年(1600)、万历四十七年(1619)、崇祯七年(1634)、崇祯十六年(1643)诸本,皆亡佚。《光绪嘉应州志》序云:“梅州图经,莫可见矣。程乡之有志,自前明嘉靖十一年县令陈应奎、学谕赖存业所纂修始,其书已佚,今亦不可复见矣。”

在明之前无考、明修各志普遍佚失、晚清以降材料亦难寻觅之情况下,祝本《兴宁县志》之编修与保存,为研究明清客家地区乃至岭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教、风俗等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尤其明中期以后,客家地区人文日盛,清时更称“岭南人文第一”,祝本兴宁志可谓现存岭南客家人文最早之记录。客家学研究者多以祝本为重要的客家文献,视其为研究明中晚期客家地区地理、人文、语言、风俗、教育等最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光绪《惠州府志》收国子监祭酒黄佐嘉靖戊戌序云:“虽祝君允明志兴宁、陈君用贞志长乐,有行于时。而博罗、龙川,则未有成编;矧和平新建,罔有登载。乃今克会成书,俾足徵焉,岂非典哉?”

祝允明不仅据旧本整理,且详加考实,并明确提出志书文辞要典雅、流畅的方志美学观点,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又因其书名重天下,藏家欲求尺幅亦不可得,长达四卷本、数万字的手稿本更显弥足珍贵,《正德兴宁志》因而得以保存,视为至珍。

 祝本是现存最早有关客方言的地方文献

祝本《兴宁县志》亦是现存最早有关客方言音韵、词汇的地方文献。祝本《兴宁县志》流传至今,有稿本和刻本两种。稿本系祝允明手书,曾于1962年10月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影印出版,四卷。刻本今藏温州图书馆,仅残存一卷,已非完帙,故其手写稿本是现存兴宁县志中最早最完整的本子。在这部方志里面,祝允明记录、分析了当时兴宁客家方言的语音特点,并且和江南地区的吴方言作了比较。手稿本虽非完帙,所幸《嘉靖兴宁县志》因袭前志,尚保留了一部分《正德兴宁志》手写稿本中没有但在刻本中增补的内容。

嘉靖三十年(1551)《嘉靖兴宁县志》卷之三《人事部·方言》标明祝志(即祝允明撰《正德兴宁志》)载:

其声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铄之类,与江南同。乃出自然,益信昔人制韵释经之不谬。亦有“杨”“王”不辨之陋,如“天王寺”为“天洋”之类。至有姓王者自呼杨,问之,云“王乃吾上,避不敢犯”。此尤可笑尔。

祝允明从写诗押韵出发,很自然地将兴宁话与官话及乡音苏州话作比较,发现兴宁方言“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并举例如当时兴宁人读“黎”字听起来就像当时官话的“来”字;兴宁话的庚韵又似当时官话阳韵读法,例如“声”“石”二字似官话“商”“铄”字一样。而这两种情况,当时的苏州也同样存在。

以上的记述虽则无意,但却是对当时兴宁客家话和江南苏州话的两项韵母特征的一项客观记录,这是目前地方文献中所能见到的、并能够确证的最早的客家方言记录,而且在晚清以还,客家方言历史材料十分难觅的情况下,就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正德兴宁志》中除记录当时客方言的一些语音现象之外,还涉及到了客家方言、吴方言、其他南部方言以及正音(明代官话)之间的关系,既可以让我们看出明代官话和方言语音之间的对应关系,也提供了客方言演变轨迹的证据,据此可以为客方言作出较为明确的历史断代,有力地表明至迟到明代中叶,客方言已经是一种成熟方言,其语音面貌、基本词汇特色已与今日相去不远。

日本公文书馆藏:康熙《兴宁县志》书影

祝本记录了兴宁早期的少数民族

兴宁历史上的早期居民见于史籍的尚有瑶族、畲族和疍人。畲、瑶二族同为粤东的世居民族。广东瑶族隋代前后即在粤北连阳一带活动,从北宋初年开始,逐渐自北而南迁徙。至南宋,粤北、粤中已有瑶族聚居区,其前锋更已到达中国大陆南端的雷州半岛,达粤东循州(今惠州,明代兴宁隶属惠州府)则迟在南宋之中后叶。可见瑶族以粤北——粤中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中东向入循州,与向西发展的畲族相遇。据《元史》卷二九《泰定帝本纪一》记,元泰定元年(1324)五月,“循州瑶寇长乐县(今五华县)”,这是元代粤东惟一一次瑶族活动的记载。明代,粤东瑶族得到较大的发展。正统(1436-1449)至成化(1465-1487)间,粤东瑶族或抚瑶官员纷纷上京朝贡,表现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民族意识的自我觉醒。兴宁境内的瑶族活动频繁。明《英宗实录》卷一一七“正统九年六月壬午”条及“癸巳”条记,“九年(1444)六月,兴宁县瑶首蓝子聪等朝”;又,《英宗实录》卷三一〇“天顺三年十二月辛酉”条记:“三年(1459)十二月,兴宁县土官巡检彭伯龄等朝。”祝允明《正德兴宁县志》“杂纪”则记:“瑶之属颇多,大抵聚处山林,砍树为畲,刀耕火种,采山猎原,嗜欲不类,言语不通。土人与之邻者不相往来,不为婚姻。本县瑶民亦众,随山散处。”由此可见,古代兴宁境内之客家先民与瑶族居民关系之疏离。

瑶民活动频繁,与当局之关系时近时远,兼之身处山林,彪悍粗蛮,颇有“化外”之风,当局忌之甚深。有明一代,统治者曾对瑶民大举征伐抚缉,“正统中,六都人彭伯龄能招抚,瑶獞人服之。……至成化丁酉,瑶党遂至于废,乃革其职,并罢其制。”清咸丰《兴宁县志·外志》记,“瑶本盘瓠之种,亦有次第,自信为狗王后,其姓为盘、蓝、雷、钟、苟……正统中,县人彭伯龄能拊辑瑶僮,其党悦服。壬戌岁(正统七年,1442),知县朱孟德以事闻,请授伯龄为水口巡检司副巡检,专事抚瑶,仍俾世袭。从之。”弘治十六年(1503),兴宁瑶族彭锦等据大帽山起义,当局征剿之,此后兴宁境内之瑶民逐渐减少。清康熙以后,清政府将瑶民与汉民一体编户,以期消除汉瑶界限。至清末,除外迁者以外,县境内已无瑶族居民。据清末民初本地学者、时任兴宁县立中学(兴宁一中前身)校长罗献修《兴宁乡土志》记载:“国(清)初时,县东六十里铁山嶂尚有瑶民磊石为居,……近百年来,既消归乌有矣。”

粤东畲族历史比瑶族更为悠久。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载,“澄海山中有輋户……有輋官领其族……海丰之北有曰罗輋、曰葫芦輋、曰大溪輋,兴宁有大信輋,归善有窑輋……潮州有山輋”。屈氏将归善之窑輋与澄海輋户及潮州山輋相提并论,彼此应当同族。胡曦《兴宁图志考》“輋人”条则谓,“輋,本粤中俗字,或又书作‘畲’字,土音并读斜qiǎ”。畲,本读shē,然土音作qiǎ,此土音当为客家方言。《明太宗实录》即有“斜人”之载。可知畲为正字,輋为俗字,而斜则为方言同音异写。輋、斜,与畲同,均为畲的族称。入明之后,畲族的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活动也较前频繁。至明末,畲族在粤闽赣三省交会一带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粤东畲族以潮州为中心,向外发展,元代西向伸延至循州,其后又进一步拓展至惠州府乃至广州府属个别县地。

除瑶、畲之外,明代兴宁尚有疍人。祝允明《正德兴宁县志》中有一条记疍民:“蜑(疍)人者,舟居和宿,网捕为生,语音与土人稍异。国初,立河泊所辖之岁纳鱼,课米、鱼、油、翎、鳔等料。正统(1436-1450)间,朱令奏革河泊蜑民,归并下六都。立籍凡三十八户、船三十八,每船纳鱼、课米四石。”至清末,疍民所剩不多。据罗献修《兴宁乡土志》,至清末,兴宁“惟麦姓二三人”尚是疍民。

注: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20LN07)、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0GZGJ278)成果。

2024年3月18日《梅州日报》“文化公园”版面图

——“文化公园”投稿邮箱:mzrbwhgy@163.com

编辑:曾秋玲

审核:陈嘉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