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松口华侨杨世隆:游子之心不忘故土

□杨锡强


杨世隆

在家乡半径村建造的一座两层高的大楼——绳诒楼


我的父亲杨世隆(字伯卿),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生于广东梅县松口半径村。祖父是清末穷秀才,在家靠教私塾维生,养家糊口,抚养4个孩子。父亲排行第一,从小受祖父学问熏陶,能识文断字,明事理。由于家境贫寒,他15岁时就告别双亲,背井离乡闯南洋。在印尼亚齐,他在一家作坊当伙夫,一干就是5年,起早贪黑,只为求一碗饭吃。后经熟人介绍转到巴达维亚(今称雅加达),在一间店铺当杂工。由于父亲忠厚老实、勤劳好学,深得老板赏识,不久就被提升为店员。

父亲一向生活简朴,经过多年积累,有了些积蓄,于是离开巴达维亚,只身去牙律寻求发展。他在牙律租赁一间店,开了家“美华”百货店,生意逐渐兴隆,他又把隔壁一间店铺也租赁过来,店铺空间更大,买卖越做越好,在当地华人中站稳了脚跟。

父亲为人谦和善良,热心助人。有一年我回印尼万隆探亲时,见到一位90高龄的年迈老人,他是当年常来我父亲店里推销货物的营业员,忆起我父亲时,他伸出大拇指对我说:“你爸爸可是个好人啊!”父亲生前在当地经常做善事,积极资助华文教育,因此,他在牙律华侨社会有口皆碑。

父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兄弟姐妹10人,他不仅是慈父而且是严师。他对每一个孩子都精心呵护,但又不宠溺放任。他经常教诲我们做人要正直、善良,对人要诚实、友善,生活上要勤俭朴实,学习上要刻苦上进。父亲是一位深受儒家传统教育的爱国商人。1948年,他鼓励我二哥回中国继续深造,20世纪50年代期间,又先后将3个子女送回中国读大学,并嘱咐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做事,报效国家。在我们的创业成长历程中,深深地印着他老人家的心血。

父亲事业有成后,不忘家乡故土,1925年,经与我的二叔道隆商议后,嘱三叔汝隆、四叔益隆先后回国在家乡半径村筹建一座两层高的大楼——“绳诒楼”。该楼房耗资巨大,建成后是那个年代当地最豪华的建筑。父亲把原打算在雅加达购地建店的巨资“抽”出来为家乡半径村修通了从南福到蓬辣的公路,方便了乡民,为家乡人民造福。然而在家乡盖的大楼父亲未看一眼,为家乡修的路他未踏上一步,回家看看乡亲们竟成了父亲的遗憾。父亲离家半个多世纪了,家乡人们的心中永远留着他的名字。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