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退休生活

□宋新康

晓秋  摄

1997年,儿子上幼儿园了,父亲见我们既要忙于工作又要接送小孩,便有了提前退休帮忙接送小孩的念头。

对于这样安排,我们自然是求之不得。然而,想到一辈子习惯忙碌,并且深深喜爱教书育人事业,又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的父亲,退休后不知能否习惯,因此,我问:“爸,您退休后除了接送孙辈上学,还有什么事干吗?您要有个想法才行啊!”许多朋友觉得我做儿子很不厚道,老人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本应该享清福,怎么还想着让他干活?我说:“一个人退休后闲下来并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对老人的身心健康而言。”

那一年父亲真的退休了。但父亲把退休后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张弛有度,过得有滋有味。

习惯早起的父亲没有因为退休改变他良好的习惯。每天早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做一套保健操,一丝不苟,并且心里默数着每个动作做的次数,那种认真劲儿是一般人无法相比的。

早些年,父亲每天除了接送孙辈外,其他时间就是帮忙买菜做饭。后来,孙辈不用接送了,他同样每天早早起来,吃过早餐便和母亲一同散步,每天上午、下午、晚饭后最少散步一个小时,从不间断。按父亲的话说:“人老了,脚越不走退化越快,越是走不了越是要强迫自己努力走!”从父亲说话的口气里,能感受到他的毅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这毅力是晚辈们学习的榜样。家里有了车后,只要可以走路他就不坐车,尽量多走路。

父亲除了早起,准时睡觉也是他的“铁律”。中午只要不外出一定要休息一两个小时,晚上9点半便准时睡觉,偶尔来客人才会破例。

此外,学习成了父亲退休后的又一良好习惯。父亲是数学老师,但退休后他开始学习古诗词。最初他把我放在书桌上的古诗词拿来背诵,每当对古诗词有所感悟时,便和我们讨论,谁的诗词写得好。当学到那些引导人们珍惜生活、勤俭节约、爱惜光阴等好诗句时,父亲就尽量把它背诵下来,用来勉励自己和教育晚辈。后来他更广泛地阅读报纸、名人传记和其他文学作品,并且抄录一些好的内容。几年后,他抄写了厚厚的一本文摘,并对我们说:“真后悔年轻时没有选择学文科专业,如今觉得文学更有意思,更实用。”

父亲常说:“大脑要使用才不会退化。”为了锻炼记忆,父亲先是背诵一些诗词,后来发现死记硬背容易忘记,他便一边学习,一边抄写,这一来他发现通过抄写古诗词既能增强记忆又可以练习书法,因此,他干脆买一些诗词书法练习本,练字兼学习古诗词,一举两得。20多年了,许多古诗词他都能背诵。后来他又有了学写诗的想法,因此,每逢节日他与他的同学发微信道祝福时都用诗词,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这一点不影响他写诗的热情。正因为经常读书,背诵古诗词,他的记忆力保持得很好,至今还能把40多年前我们班里大多数同学的名字说出来。

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是父亲每天晚上固定要做的事。所以,他对台海形势、中美关系特别了解,说起来头头是道。同时,父亲对体育频道特别有兴趣,电视上只要有中国队参与的排球、足球、乒乓球比赛……只要时间不太晚,必须观看,并且为了不影响看国际时事,两个频道轮番看。父母一向感情特好,可总是为看电视调台争吵一番——每次都是母亲争赢。

父亲还有个爱好就是旅游。在退休20多年时间里,几乎每年他都会带着母亲去各地旅游,北京、上海、桂林、华东五市、台湾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次旅游回来,他会高兴地和我们分享旅途的所见所闻和快乐时光,同时买回大包小包的手信给亲朋。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听力明显下降,与人交流必须由母亲“翻译”才能听懂。因此,每天出门父亲必须带上母亲一起同行,否则很难与人交流,可以说他俩形影不离。时间长了,父亲出门时总爱开玩笑地指着母亲对别人说:“这是我的专职秘书,我听不清楚的事,你们跟我秘书说吧!”说完自己得意地笑起来,那种开心,让许多认识父亲的人也开怀大笑,母亲也跟着笑起来。

看到耄耋之年的父亲能享受快乐的退休生活,子女们都露出幸福的笑脸。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