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碓 寮

□刘礼达

瓷器上画的碓寮(刘礼达   摄)

碓寮是什么?那是以前陶瓷业兴盛发达的年代,在我老家大埔常见的加工制作陶瓷原料瓷土的作坊。

陶瓷,说到底即是水、火、土三者相融合的艺术。制作陶瓷,首先对瓷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高岭土是制瓷的最佳原料。起初,瓷土是比较粗糙的,有些还似碎石块般大小不一,于是就要经过水碓将其舂碎。水碓是古代的一项杰出发明,据说在东汉时期便出现了。《晋书》中有对水碓的详细记载:“水激轮转,则轴间横木,间打所排碓梢,一起一落舂之……”水碓正是巧妙地利用水流,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省去了不少人工。安放水碓和舂瓷土的地方,大埔人便亲切称之为“碓寮”。

碓寮的构造比较简陋、单一,且一般都搭建在小溪下游地带。碓寮四周通风,简单立着几根粗木桩,顶端再铺上禾秆。碓寮里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是水碓了,水碓一般是由巨大的水车、碓杆、石棒和石臼等几个部件构成。水碓的工作原理是,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水车开始顺时针转动,同时也把碓杆带动起来。当碓杆落下的时候,石棒就落在了事先放满瓷土的石臼里。值得一提的是,石臼的设计也是相当科学巧妙的,其由石块构成,椭圆形,上大下小,石棒每次敲打后,瓷土便会自动翻滚,如此一来就不必担心瓷土搅拌不均匀。

在水车“哗哗哗”的声响和水碓“嘭嘭嘭”的巨大声响中,在石棒的一起一落中,石臼里的瓷土渐渐变得光滑细碎。大半天过后,瓷土才算舂好。接下来的工序是洗瓷泥。通常,碓寮的旁边还会修建一个方形的小水池,将舂好的瓷土从石臼里掏出,倒进水池里,搅拌均匀。待其沉淀数天后,抽干水分,再捆成一包一包的,晾晒数天后,制作陶瓷用的瓷泥算是正式完成了。如此便可将其运往陶瓷厂去。从粗糙的瓷矿石块到柔软的瓷泥,让人无不惊叹水的神奇作用。

碓寮虽简陋,倒也能冬暖夏凉。乡亲们在碓寮里看水碓、掏瓷土、洗瓷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用勤劳和汗水撑起了自己的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碓寮早已被淘汰掉。

编辑:廖智

审稿:曾秋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