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慕松军装照
黄慕松(1883—1937),广东省梅县松源宝坑村人,先后就读于广东武备学堂第一期、日本振武学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日本火炮工兵专门学校,及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回国后,他曾两次担任中国陆军大学校长,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在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时,他主持推动完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军事测量工作,被军界誉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
黄慕松系松源宝坑村人,上图右边那一排大屋为黄慕松故居。
1904年,从广东武备学堂毕业的黄慕松因成绩优异,被中央政府选派官费留学。他与同乡、梅城攀桂坊的杨少穆一起东渡日本,进入振武学校学习,半年后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而对黄慕松来说,这仅是他的第一次留学生涯。1910年,他从广东黄埔陆军小学堂监督任上卸任后,再次到日本炮工专科学校学习。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黄慕松由日本返国,谒见孙中山,随孙中山入南京,任参谋部第四局局长、兵站副部长。1913年,黄慕松任外蒙考察团考察委员,参与规划国防军事,对国民政府的军队建设贡献良多。
1916年1月,黄慕松第三次前往日本,并以陆军工兵中尉身份入日本陆军大学31期深造学习军事理论,成为第一批进入日本陆大的中国留学生之一,与其同班的同学有覃师范、陈仪、王孝缜、朱绶光、张华辅、王树常6人——在日本本土,士官学校并非是高级军校,和日本陆军大学相比,士官学校相当于中学的级别。要进入陆军大学学习的日本军人,必须先就读于士官学校,通过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到类似陆军大学这样的高级军校进修。民国时期,到日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大都被安排到士官学校学习,很少能够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如果能够进入日本陆军大学深造的中国留学生,都是经过层层面试,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方可进入这所高级军校进修。黄慕松1919年11月26日毕业。教师对他的评价为“具有独自创造性,性格诚实。热心钻研军事学术。成绩优秀、战术技能卓越、日语表达流畅,精通俄语。该学生将来具有很大的前途。身高约172厘米,体重约59公斤。属于体形较大、健康良好的学员。”
青年黄慕松并不是只顾埋头学习的军人,他时刻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在数度留学日本前后时期,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黄兴等人在日本成立的中国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期间南京革命政府的北伐行动,还加入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革命文学团体——南社。
1918年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展示了大量新式的武器,以及伴生的作战战术、战略,给壮年黄慕松极大的刺激。他决心到欧洲进行军事考察,于是申请辞去军事测量总局局长的职务,作为军事研究员远赴欧洲。从1920年到1923年,黄慕松先后到英、法、德考察学习欧洲先进的军事理论,研究各国军事战略器械。他通晓日、俄、英、德、法语,见多识广。回国后,黄慕松先是担任中俄界务公署参议兼中俄会议专门委员,后又兼任交通部路线审查会主任。1928年和1933年,曾两次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29年任参谋本部测量总局局长。先后奉命宣慰新疆、西藏,后任蒙藏委员会委员长。
在中国军界,像黄慕松有着日本振武学校、士官学校、炮工学院、陆军大学完整学历者,可谓凤毛麟角。但若要成为一代军事大家,仅通晓东洋军事还远远不够,必须兼收并蓄,博采欧美军事众长,与时俱进。黄慕松是一位热爱军事理论研究的军人,对权位不太留恋。他在北京政府陆地测量总局局长任上,甚至一度需要家里寄钱解决开支。好在当时的家族企业由弟弟黄焯南等人打理得红红火火,免去他的后顾之忧。他认识到现代战争已经进入海陆空立体作战时代,因此对开展军事测量活动极为热心,先后出席英国万国航空会议、第四届万国测地联合会、万国航空摄影测量会议,撰写了《出席国际测量会议报告》。在他的主持推动下,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军事测量工作顺利完成。正是这一成果,让军界赞誉黄慕松为“中国军事测量之父”。
根据1919年出版的《嘉应留东五属同乡章程附同乡录》的记载,当年仅嘉应五属的留日学生就有194人,其中梅县籍的125人、兴宁籍的39人、长乐(五华县)籍的16人、镇平(蕉岭县)籍的7人、平远籍的7人,而黄慕松排在首位。他的信息登记为时年36岁,籍贯梅县,在日本陆军大学,国内通信地址为广州西关宜民市万昌隆。
黄慕松在当年嘉应留东五属同乡中名列第一
据梅县松源镇宝坑村《黄氏族谱》记载,黄氏第十三世仰成公留下了代代流传的家训:“传家二字,曰读与耕,治家二字,曰严与公;保家二字,曰让与忍;起家二字,曰勤与俭。”仅仅八字,道尽中华文化中客家文化“齐家”的真谛。黄慕松原名汝海,讳字“承恩”,即有继承精神、感恩先贤之意。慕松,是黄慕松后改之名。慕者,羡慕,仿效也。黄慕松羡松树的品格,昂扬向上,中正有节,慕松树气质,不畏风霜雨雪,四季常青。
少年时,黄慕松即离开山村,随父迁住在广州,其祖父黄璧池在广州创建了彩虹染织厂以及万昌隆、亿昌隆商号,是当时广州数一数二的大型染织企业。黄慕松的胞弟黄汝燊(1884—1951),字焯南,长年在广州、汕头、贵阳、连平和香港等地经商,并担任广州市纺织行业理事长,是当时广东声名显赫的实业家。
1933年7月,黄慕松从新疆回到内地,一度回到家乡松源宝坑探亲。次年初,他听到弟弟黄焯南生了一个儿子,决定为侄子起名黄维疆。同年底,黄慕松宣抚西藏从拉萨回到广州,听到小弟弟黄青松也生了一个儿子,又建议将小侄子起名黄维藏,以纪念他维护国家统一的艰难行程。在此之前,黄慕松给自己的儿子起名,就有维敬、维恕、维廉的字样,从中折射出客家人践行传统儒家伦理的精神。黄维疆、黄维藏的名字寄寓着黄慕松的家国情怀。
从广东陆军小学校长到中国陆军大学校长,是黄慕松成为民国军事教育家的印记和全记录。广东陆军小学校长仅是他作为中国杰出军事教育家的发端。然而,从一省之陆军小学监督,到问鼎中国最高军事大学校长,征途漫漫,形若霄壤。唯有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的攀登者,才有可能登上军界最高峰。
黄慕松传世著作主要有《环球游纪》(1923)、《出席国际军缩会议报告》(1930)、《出席国际测量会议报告》(1931)、《新疆概述》(1934)、《使藏纪程》(1935)、《奉使西藏报告书》(1935)、《我国边政问题》(1936)等。
1937年,黄慕松逝世于广东省政府主席任上,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黄慕松去世的时候,留下遗言作了自我评价,“律己则以廉洁励清操,处事则以和平求进步,因此生平无大成就,亦无大过失。”他的人生观可从他为子侄命名的事例找到佐证。黄慕松的墓地位于广州白云山西麓的永泰庄,即今白云区永平街道永泰村,周围三面建起高高的厂房住宅,墓后不远处也被砌起一道高墙。墓前一对华表和石狮子虽然还在,但正前方的墓道已因修建道路而消失。
撰文:何小荣
编辑:黄振韬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