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开创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嘉应学院建校110周年系列报道之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专访

百十弦歌不辍,前路再启新篇。在嘉应学院建校11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嘉应学院党委书记吴琦、校长陈文海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畅谈学校办学成果及学校如何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

提高育人质量

记者:吴书记,您好。嘉应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今年将迎来110周年校庆,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嘉应学院建校以来的情况。

吴琦: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从1913年创办的梅县县立女子学校发展至今,110年办学过程中历经多次合并和更名,办学规模从几十人发展到2.5万多人,办学层次从单一的中等师范教育提升到涵盖11个学科门类62个本科专业的综合性大学。

嘉应学院党委书记吴琦。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是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高校,建有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校110年来,学校始终立足梅州办学兴教,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精神,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30多万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应用型人才,莘莘学子在各行各业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目前,学校正抢抓发展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申硕为抓手,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优势,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服务梅州苏区振兴发展、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请您简单谈谈,嘉应学院是如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具体路径是什么?

吴琦:近年来,嘉应学院不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具体而言,我们的人才培养路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赓续红色血脉。依托梅州市全域原中央苏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健全“三全育人”体系,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铸魂育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奉献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是以“五新”建设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学校明确“五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师范)建设实践路径,发挥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优势,深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师范”建设成效显著。此外,学校建设了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嘉应学院铜箔产业学院,精准培养适应铜箔等产业发展要求的人才,助力梅州打造“中国铜箔之都”。依托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学校引导学生围绕柚类、南药、水产家禽等产业突出问题开展研究,为梅州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动力。

三是以“双万计划”为契机,提高育人质量。学校对标教育部“双万计划”(又名“双一流专业”计划),积极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建设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学校还积极开展援疆援藏支教工作,助力西藏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聚焦梅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项目,动员广大青年为苏区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力量。2023年,我校共有608名本科毕业生考取上海交大、哈工大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学生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各类比赛奖项1700多项,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全力冲刺“申硕”

提高办学水平

记者:陈校长,您好。近年来,嘉应学院是如何推进学校“申硕”工作目标任务落实,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陈文海:一是锚定申硕目标,提升办学层次。学校强化顶层设计,聚焦内涵建设,确立了农业、教育、体育3个申硕专业,目前整体办学条件及申硕核心指标均达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要求,正全力以赴申硕攻坚,争取早日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二是聚焦内涵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学校坚持以内涵建设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引育为抓手,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帮扶工作等重要任务,持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多措并举激发高层次人才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育力度,2021年以来引进博士教师210多人,占全校博士总量半数以上,将引进人才量的提升转化为质的飞跃,产出更多高质量教学科研成果。

三是主动服务地方,提升办学实力。高校融入地方始终是学校发展的职责所在,应地方所需,我们主动对接并积极融入省市战略布局、创新体系及新发展格局,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梅州苏区“融湾入海”振兴发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发展需求,深度实施“双百行动”和嘉应学院科技服务梅州行动方案;组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工作队,常年有省市科技特派员等专家200多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围绕农业、教育、卫生、文旅、实体经济、制造业等重点领域,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苏区振兴发展,服务广东区域协调发展。

嘉应学院校长陈文海。

记者:陈校长,嘉应学院未来将怎样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学校各项事业谋发展?

陈文海:嘉应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未来,学校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外引内培力度,借助中山大学帮扶契机,依托“中山大学——嘉应学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渠道、多路径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持和鼓励优秀青年教师研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实施青年学者“引育领航”计划,设置高峰人才、科研为主型教师岗位,聘请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持续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二是增强科研服务能力。对标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注重科研团队建设,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打造突出学校特色学科群,着力打造服务弘扬苏区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基础教育,梅州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乡村振兴研究的不同学科群,结合地方所需,开展有组织的科研,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三是激活创新发展动能。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术力量、科技资源、创新要素有机整合,有效对接“地方急需”“行业痛点”及“学校所长所能”,提升科技服务地方水平。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以构建跨学科平台、基地、团队为抓手,着力推进校内协同创新,推动院系、学科、教师的深度合作和联合攻关。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高效科技创新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

梅州日报记者:吴海清  吴腾江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