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学科建设水平是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能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嘉应学院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持续深化学科内涵,优化学科布局,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有效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科技服务质量得到双提升。
嘉应学院围绕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持续深化学科内涵,优化学科布局,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吴腾江 摄)
深化学科内涵建设 夯实科技创新根基
今年秋季开学,拥有百年历史的嘉应学院迎来7980名本专科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带着美好憧憬踏进校门,开启了崭新的大学生活。今年,学校的传统示范类专业和应用性强的非师范类专业依然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专项、卫生专项尤其火爆。这样的现象,还要得益于学科与专业建设诸多方面的努力。
记者了解到,嘉应学院的学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经过五轮重点学科建设,现有校级重点学科17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其中,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客家学在2023年广东省重点学科验收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与此同时,嘉应学院还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数字果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
近年来,嘉应学院创建35个科研创新团队,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嘉应学院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举全校之力,优化学科设置,整合资源,大力推进铜箔、稀土、陶瓷等先进材料和先进制造业的学科和学科群建设,聚焦地方产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铜箔、高性能印制电路板、稀土、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电子信息等领域重点产业领域的学科人才,打造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学校创建的35个科研创新团队涵盖大规模数值计算研究、新能源材料开发与利用、柚子果实发育与品质调控、粤东北地域文化研究等领域。经过几年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培育出省厅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
发挥学科优势特色 增强核心竞争力
嘉应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着力将办学定位和服务区域发展需求内化为学科专业发展的特色,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四大特色。一是师范教育特色鲜明,传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促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形成区域协同育人的教师教育特色。二是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特色鲜明,学校为梅州乃至粤东北地区的农业、铜材、电子基材等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客家文化特色鲜明,学校客家文化研究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优秀客家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之中。四是足球文化研究和足球专业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开展足球理论与实践研究,设置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构建“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多元协同的特色校园足球师资培养模式,在服务梅州建设“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方面贡献突出。
嘉应学院医学院张声源老师指导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常金梅老师指导学生做实验。
优势特色学科的打造带来了科学研究的强劲发展。依托学科科研平台,二级学院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与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业对接。三年来,学校积极组建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企业科技特派员团队40多个,由各学科专家带队奔赴镇村、企业进行科技帮扶,通过现场指导、技术示范,协助地方和企业解决病虫害防治、种养殖技术提升、研发创新、工艺改进、工业生产等问题,一方面助力企业和农户增收,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另一方面提升了学校科研创新实力,助推了学科提档升级。
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肖建华老师指导农户科学种植。
通过不断夯实学科硬实力,嘉应学院吸引聚集了更多办学合力。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与医疗、电子、农业等行业企业深化合作,和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形成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嘉应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定位、认真谋划,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以学科建设牵引,为老区苏区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文/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实习生:黄海婷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嘉应学院提供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