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讯 7月20日至8月8日,由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指导专家杜炳旺率领的全国鸵鸟三大品种资源普查团队,历时20天跨越广东、河南、河北三个省份,初步完成我国三大鸵鸟品种资源普查采样和部分性能测定工作。
根据全国畜牧总站的统一部署,由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嘉应学院、广东海洋大学,以及广东、河南和河北相关企业组成的全国鸵鸟三大品种资源普查团队,在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家指导专家杜炳旺的带领下,开展了红颈鸵鸟、非洲黑鸵鸟、蓝颈鸵鸟三个鸵鸟品种的生物样本采集、外貌鉴定、生长性能、屠宰性能、生产性能测定及影像拍摄工作。普查所采样品分别干冰密封包装,当即快递至北京国家家畜基因库。
鸵鸟号称世界上目前仅存的最大鸟类,自1992年引入中国,30年来历经我国鸵鸟人的起步摸索、开拓进取、保种繁育、低迷停滞、奋力前行,终于使当年引入的红颈鸵鸟、非洲黑鸵鸟和蓝颈鸵鸟三大著名品种得以初步保存而不致消亡。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开展,将更好地促进这三大鸵鸟品种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
普查团队在盛夏的三伏天,从广东惠来,到河南新郑,再到河北望都,顶烈日冒酷暑,全力以赴完成普查工作。在这过程中,团队成员既要克服炎热的高温天气带来的工作难度,更要面对套抓鸵鸟当中随时遇到的伤人伤鸟的危险。最后,在大家的同心协力、共同奋战下,团队成员连续作战20天,顺利完成了预期工作任务。
此次普查工作,对于中国鸵鸟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扩繁选育、杂交利用、技术研发、产品推广、产业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期间,普查团队还与相关鸵鸟企业围绕鸵鸟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标准制定、产业发展、产学研结合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
通讯员:生科子 陈伟庭 黄勋和 王庆 翁茁先
编辑:刘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