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中收获成长

编者按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为引领未成年人亲近阅读,热爱阅读,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在第二十九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梅州日报教育周刊编辑部特向全市小学生征集了他们的阅读感悟,一起来看看孩子们都阅读了哪些书,都有哪些收获吧!


和小伙伴一起阅读。(王茹晴 供图)

体验成长的快乐 

——读《十一岁,长大还很遥远》有感

●李俊羲(梅州市实验小学401班)

洛絮的世界不大,一条短短的街道,一幢矮矮的家属楼,一所普通的小学校和一个空旷的大操场,一些点点滴滴的喜怒哀乐就能填满。想想我自己,好像我的世界也不大,也是充满了酸甜苦辣。在这个不大的世界里,时间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它藏在大操场上奔跑的风里,它藏在每一次专注认真的课堂里,它藏在色彩斑斓的图画里。我和洛絮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着成长的误会与和解,相聚与别离,体验着失落与心动,自由和束缚……当我完全沉迷在洛絮的世界里,我不禁想问,十一岁,离长大还有多远呢?

现在的我,刚刚好是十一岁,我每天的任务就是学习,有时候我觉得学习很累很枯燥,尤其是当语文老师布置了作文,我整个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耷拉着身体,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而当我走进这本书,惊讶地发现主人公也是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瞬间让我想和她交朋友。

书中这样写道:长安街的另一边是几排密密麻麻的平房,大部分的房子都很破旧了,砖瓦多半已经看不出颜色。门窗掉了漆,早已斑驳——那些划痕是岁月和贫穷留下来的烙印。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洛絮,并没有迷失自我,自暴自弃,反而力争上游,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她值得我敬佩,也值得我学习。

在洛絮的世界里,写作文对于她来说一点都不难,每次她写的作文都会被老师高高地拿在手里表扬一番,让她读给大家听。可正如冰心奶奶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一开始写作文的时候,洛絮也和我一样总要在桌边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半天也想不出来该写什么。可每当遇到困难之时,她就会想起妈妈的话:“如果想不到写什么,就从今天看到的东西,发生的事情写起。”只要一想到这,洛絮就能落笔有神,很快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来。

我的妈妈也会提醒我注意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也会给我提供思路,可我总是忘记,直到遇见这本书,让我心中燃起了写作的热情。我应该要向洛絮学习,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很好,不应该有懒惰的心理,应该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妈妈说:“事情一旦开了头,一切都会变得很容易。”确实是这样,你看我这篇读后感不就写完了吗?

最后,我想对洛絮说:“感谢你,我的好朋友,我会追上你的步伐,去体验成长的快乐,十一岁,离长大不远啦!”

(指导老师:谢诗琪)

用坚持铸就梦想的丰碑 

——读《红舞鞋》有感

● 范芷嘉(梅县区丽群小学505班)

“没有童话,没有王子,没有南瓜车,你依然可以如她一样,成为那只翩翩起舞的白天鹅。”这个寒假,我读了吴洲星老师的《红舞鞋》,书中讲述了主人公李莎莎由一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

平凡的李莎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老师选中加入舞蹈队,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获得了参加舞蹈大赛的资格。然而,在她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误解、背叛、伤害纷至沓来,但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坚强的李莎莎始终没有放弃自己,而是保持着一颗善良、勇敢的心。最终,她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蜕变成了一只美丽而耀眼的白天鹅。

每一滴眼泪都应该被珍藏在心底,因为时间会把它们孕育成珍珠,在我们的年华里闪闪发光。主人公的故事让我想起自己学习书法的往事。

从小我就想成为一名书法家。学习书法的这几年,无论严寒酷暑,白天黑夜,只要得空,妈妈就让我练习毛笔,横、竖、撇、捺……曾几何时,我羡慕窗外传来的笑声、打闹声,我甚至羡慕树上鸣的蝉、河里游的鱼儿,我也想跟小伙伴们去轮滑、骑自行车、打羽毛球……为此我曾无数次哭过后悔过。曾经无数次丢掉手中的毛笔,把它们扔得远远的,再也不要看见它们,因为它们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我常常觉得这毛笔是世上最令人讨厌的东西……发觉我状态不对,妈妈、老师和我开启了“三方会谈”,经过和平协商,我们一起调整了练字方案,而我也咬牙调整心态,经过一个月的调整,我在书法这条路上坚持了下来。当我的书法作品获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忍不住掩面哭泣……

练习书法这条路有多苦,我想练过的人都懂。每当觉得自己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总是想起坚强的李莎莎,她照亮着每个我想放弃攻克书法难关的瞬间……

“做花朵一样的女孩,向葵花一样执着,像百合一样纯洁,拥抱每一个梦想的日子。”努力的感觉很好,愿你和我一起努力追逐梦想!

(指导老师:李洁峰)

亲子共读。(宋子夏供图)

生命可贵 大爱无垠 

——《雪域营救》读后感

●谢瑞辰 ( 兴宁市实验学校307班)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寒假,我读了《雪域营救》这本书。看书的过程中,我像一个漫步书原的探险者,找到了无尽的宝藏。这本书讲述了藏族牧童卓玛姐弟营救边防战士周玉平叔叔,因缘际会之下,周叔叔一家找到救命恩人的动人故事。

掩上书的那一刻,雪域的险象和绝美似乎近在咫尺,强烈的情感震撼了我,冲击着我,心潮似千军万马奔腾。在这本书中,我读到了大爱无垠,读到了责任和担当,读到了生死与共、同舟共济。它也让我对生命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生命,尊重自然,用爱心和无畏去呵护每一个生命。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营救”的场景。在这片茫茫的雪域里,狂风、积雪、悬崖、狼群……它们都可能成为杀人“利器”。即使走路也要小心,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雪掩埋,活活冻死;开车的人更要小心,如果一分心就可能坠入深渊——那将是九死一生。文中的周叔叔就是开车时掉下了悬崖,卓玛和加措飞快地骑着黑骏马赶来救援,他们毫不犹豫地爬下悬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车里的人拖了出来。而车里的周叔叔受了重伤,绿色的军衣都染成了血红色……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揪紧了,我担心卓玛他们支撑不住,担心黑骏马倒在雪中,担心周叔叔再也无法醒过来!还好,他们成功把周叔叔带回家里……那一刻,我流泪了,这是欣喜的泪!

朋友,《雪域营救》值得一读。如果你捧起它,一定会发现,那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的主题思想和丰富的人物形象,会给你震撼人心的体验和醍醐灌顶的启示。

(指导老师:张玉芳)

人间最美是故乡 

——读《月是故乡明》有感

●徐圣媛(梅江区东山学校附属小学503班)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常常在想,“明月”和“故乡”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给了我答案。

在文中,季羡林先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的月亮,虽然广阔世界的大月亮都是美妙绝伦的,但也永远比不上家乡苇坑里的小月亮。家乡的月亮不仅是作者心中的眼中月,更是作者心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中月。可是他乡月亮显然更美更大,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气势;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皎洁;也有“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的梦幻。由此看来,仿佛真是他乡月更明。然而作者在文中却多次出现“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仍然是”“我永远忘不掉”等词,来表达对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小月亮的喜爱之情。为什么作者还是那么喜欢家乡的月亮?我想作者表面上是对月亮的喜爱,深层是对故乡的眷恋,因为故乡的月亮包含了他童年的记忆碎片,难以忘却。他对故乡月亮的念念不忘,其实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执着。

我不禁想到自己,有一年暑假,我们一家人去桂林游玩,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确实山水如画,景色优美,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它比不上家乡。我想家,想念家里熟悉的味道,想念我的小枕头,想念我的小狗玩偶。

读了《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后,我才知道,这些想法都源于自己内心深处对家乡的爱。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家!”

是啊,故乡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记忆,它一直陪伴着我们,静静地,不露声色地。当我们身处异乡时,它便出现,像一股微风温暖我们的心田。

(指导老师:庞利英)

独自阅读的乐趣。(房亿宸 供图)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读《西游记》有感 

●罗梓航(梅江区客都小学504班)

只有努力地不停地赶路,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路上的妖魔鬼怪,才能取得成就。这就是《西游记》的精神内涵。 

《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他们一 路降妖伏魔,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许多故事都动人心弦,而我随着他们的历险心潮澎湃。如“三 借芭蕉扇”中唐僧师徒来到了火焰山,需借用铁扇公主的扇子,后来孙悟空用了七十二变,把扇子借了过来,把火熄灭了,他们顺利过了火焰山。唐僧师徒遇到困难时团结一心,团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 

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火焰山”。记得我之 前跑一千米时,由于十分紧张,手心不停地出汗,脚也剧烈地颤抖,心中有无数个小恶魔想让我放弃,可我突然想到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勇敢地面对火焰山,毫不畏惧地向牛魔王借扇,过了火焰山。想到这,我认为跑一千米就像过一座“火焰山”,唐僧师徒都能过去,我也一定可以。我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跑完一千米,在我的努力奔跑下,我终于冲过了终点线,完赛的成就感令我欣喜万分。 

《西游记》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勇敢面对。 

(指导老师:徐嘉品)

喜欢阅读的我。(朱雨晨供图)

有一种温暖叫亲情 

——《万家灯火,一盏归处》读后感

● 张瑾彤(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506班)

你讨厌父亲的平凡,却不知他以前也是充满活力的少年,你讨厌母亲的唠叨,却不知她以前也憧憬着未来。你的父母很了解你,但你又了解你父母多少呢?《万家灯火,一盏归处》这本书中的作者们通过一件件真实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事。

这本书写了平凡却伟大的父亲,也写了温柔贤惠的母亲。在名家们的回忆中,父亲教会了他们许多道理。我觉得的确如此,我的父亲,只是一位老师,但他会修家具,会做饭,总会教我礼仪,告诉我要谦让、要大方。在这本书中,母亲让他们变得柔韧而坚强。母亲对他们的每一次关心,每一次安慰,每一句话,都让他们感动终生。

其实,刚开始读这本书,我觉得它平平无奇,但读到一半,读到结尾,读完全书后,我的态度转变了,也真正理解了书名《万家灯火,一盏归处》的真正含义:在几万盏灯火中,只有一盏是为你留的,那就是家,你的父母,你的亲人。

当我读到“我很想念我的父亲,现在还经常做梦梦见他,我的那些梦本和他不相干,我梦里的那些事,他不可能在场,不知道怎么会掺和进来了”这句话时,我鼻子一酸,心也颤抖了一下。作者说他的梦与他的父亲并不相干,却常常梦见他的父亲,说明作者特别想念他的父亲,希望梦里发生的那些事他的父亲也在场吧。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他们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普通人,但我想要的,他们都会尽量满足我,在我不开心的时候,他们会变着法子来逗我开心。他们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他们会尊重我的选择,倾听我的意见。他们是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温暖而安定的港湾,在这里,你可以把所有麻烦,所有事都抛之脑后,这就是家,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家人!

(指导老师:文妙艳)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