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行动:呵护心世界 守住大未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近年来,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多措并举,通过开设儿少心理科、升格心理健康服务、强化知识科普宣传等方式,全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环境舒适的心理咨询治疗室。

叛逆表现

可能是心理问题

16岁的花季女孩,因为“反复情绪不稳,冲动自残等1年,加重1月”入住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其母亲易女士虽然察觉到女儿近一年来在性格及行为方面有不小的变化,但以为这是青春期、叛逆期的正常现象。直至发现孩子割手自残,并自己主动要求看心理医生,她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入院后经专业检查,该患者被诊断为“通常在童年和青少年期发病的行为和情绪障碍”。在药物、心理和物理等综合治疗下,半个月后,患者情绪由一开始的不稳定、闹脾气逐渐趋于平静、温和,也更乐于与医生、家长沟通,情绪明显好转。“总体情况缓解很多,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但还要注意后续的康复治疗,防止复发。”易女士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让她这个做母亲的很自责:在孩子的情绪性格、行为习惯发生较坏变化且持续时间长时,父母不可一味以为“青春期嘛,有点叛逆是正常的”,应及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切勿因为偏见、误解耽搁了治疗,导致情况发展越来越严重。

目前,每月入住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治疗的青少年有30人以上。“这个数字并不小,门诊治疗的人数则更多,周六日时常会满号。”儿少科主任邹智文告诉记者,青春期一些叛逆表现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但如果超出了一般青春期逆反变化的程度,比如说给孩子的情绪行为带来了严重困扰、痛苦,影响了其社会功能和学习、生活,甚至干扰、攻击到了别人,就不能简单归为青春期问题了,这是很多家长会忽略的问题。

多措并举

医者护航心理健康

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少科成立于2018年8月,设置门诊、住院、康复三大功能,专门为18岁以下年龄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将青少年和成年人分区域开展诊疗,极大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在这里,青少年可以接受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诊疗,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手段打开心扉、解决问题。”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治疗师黄小龙介绍道,一是心理量表筛查,为早期发现或诊断各类精神心理疾病以及后续治疗康复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专业的治疗康复,包括心理咨询治疗、团体治疗、沙盘治疗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XR拓展实景治疗等物理治疗。目前,每月来院进行心理治疗的青少年有150多人次。

为更好地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我市依托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开设了2条“梅州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电话2355640、19126962919)。医院配有心理医生24小时值班,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免费的、临时性的线上心理咨询疏导、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

东山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心理医生进校园”活动,让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心理健康教育惠及更多青少年。“去年,我们先后与广东梅州职业技术学院、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医校共建校园心理健康’服务合作,医院派出心理医生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协助学校提供心理健康筛查、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治疗转介等服务,形成医校共建合作长效机制。”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陈岳丰说,这一举措能够进一步提高师生对常见心理疾病的识别防治能力,将心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至学校,构筑师生心理健康“防火墙”。

学生们在进行心理普查。

学会“共情”

家长角色至关重要

从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病例可知,当前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学习问题,学习困难、被动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网瘾问题,长时间、习惯性沉浸于网络世界,痴迷导致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情绪问题,叛逆期容易出现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焦虑、抑郁最为常见;人际关系问题,开始寻求更多独立性的同时,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担心自己的缺点短处不被人接纳。

记者了解到,家长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早期教育中忽视了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忽视型、溺爱型、矛盾型教育,都会不同程度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家庭氛围中爱与安全感的缺乏,也会导致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

那么,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了呢?“生理上,不想吃饭、暴饮暴食、吃完又吐、失眠早醒等;情绪上,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学业上,注意力不集中,成绩下滑幅度大;人际关系上,没有朋友、同学关系不好……”邹智文说,一般来讲,当孩子出现上述问题两周,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

陈岳丰说,家长应努力与孩子建立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构建宽松愉悦的家庭氛围,要警惕青少年心理问题背后可能是原生家庭问题这一现象,比如留守家庭、单亲之家、父母不和、家庭暴力等,都会给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共情”二字是处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重要法宝”。出现心理问题时,孩子的痛苦是真实存在的,家长得认可接纳孩子的情绪,以平和、理解、接纳、支持的心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探索产生问题的原因,理清楚最近是不是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了什么困难烦恼,一同寻找解决办法。

本报记者:刘巧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