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萝卜刀”之后,一种名为“烟卡”的东西,又悄悄在小学生中流行开来。何为“烟卡”,其实是一种由废弃烟盒盖折叠而成的长方形小卡片。为了收集各类“烟卡”,有的学生在路边捡烟盒、翻垃圾桶找烟盒,有的向家长索要烟盒甚至花钱购买“烟卡”。“烟卡”到底为什么能让学生们如此着迷?记者近日就此进行了走访。
小学生流行“拍烟卡”游戏
两位小学生在空地上玩“拍烟卡”游戏。
日前,记者在梅城一学校附近目睹了学生玩“烟卡”的一幕:两个小学生跪坐或趴在空地上,一人出一张“烟卡”,然后石头剪刀布决定拍卡顺序,拍卡的人双手合拢,以空掌心击拍地面,拍翻了对方“烟卡”就能收走该“烟卡”。在玩的过程中,不时还有其他小学生前来围观。
“我的烟卡主要都是爸爸抽完的烟盒制成的,平时上学、放学路上则会留意一些垃圾桶,看看有没有别人丢弃的烟盒,还有些是通过跟同学玩拍烟卡游戏赢得的,目前我已经收集了三四十张烟卡。”其中一名四年级小学生小儒说。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喜欢拍“烟卡”时,小儒回应道:“可以赢得很多东西啊,除了烟卡,有时候大家也会拿自己的玩具当筹码来玩!”另一名小学生则回答,“看到身边有同学喜欢玩,自己就跟着玩了。”
连日来,梅州市实验学校、蕉岭县人民小学、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等学校发现有学生痴迷“拍烟卡”游戏后,纷纷向家长发出倡议书,动员家长一起重视学生玩“烟卡”的问题,并通过主题班会、广播宣传等方式普及“烟卡”游戏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表示校方将加强校内检查,发现有带“烟卡”回校或聚在一起玩“烟卡”游戏的,将采取没收、批评教育、约谈家长等措施。
梅城一位老师介绍,虽然学校多次发通知,禁止学生玩“烟卡”,但仍有许多孩子在学校偷偷用作业纸或者卡纸叠成类似“烟卡”的长方形卡纸。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仍回味课后玩的“烟卡”游戏,思考自己应该用什么“手势”去赢得对局,偶尔情不自禁地做出动作拍打出声音,已影响到课堂纪律。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放学后并没按时回家,而是聚集在校外,或躲在校园的角落,沉迷拍“烟卡”。
部分学校周边售卖“烟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小学生都是通过在家里收集烟盒,或者上街捡拾烟盒的途径来获取“烟卡”,少部分学生还会在学校附近的文具店购买“烟卡”。
梅城一小学附近的文具店内,商家将装满“烟卡”的盒子放在入门显眼处。
日前,记者走访了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梅江区芹洋学校、梅江区城北镇中心小学等学校附近的文具店,发现有部分店铺售卖“烟卡”。为了方便学生购买,有些商家直接用盒子把装有各类香烟品牌的“烟卡”放在门口显眼处,有些商家则比较警惕,将一整盒“烟卡”藏在隐蔽处,只有学生询问了才会拿出来供学生挑选。
在某文具店,记者发现,一到放学时间,前来挑选购买“烟卡”的学生们络绎不绝。每张“烟卡”按不同香烟品牌划分,售价在一至五元内不等。当记者提及售卖“烟卡”行为和“烟卡”来源时,商家都会非常警惕。
有家长反映,因为玩“烟卡”,许多小孩对香烟品牌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吸烟的成年人。据学生家长黄翠芳介绍,她从他儿子口中得知,“烟卡”还分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烟卡”价钱不一,一张高档“烟卡”可兑换数张低档“烟卡”。如“荷花”“和天下”“中华”等高级香烟盒制成的“烟卡”,等级高,商店卖的价钱也高。大多数学生都会通过闻“烟卡”上有无香烟味来判别“烟卡”的真假,对于学生来说,拥有高级“烟卡”,也就拥有在同学中炫耀的资本。“为了尽快制作烟卡,我儿子居然叫他爸快点把‘荷花’牌香烟抽完,赶紧把盒子给他。”黄翠芳无奈地说道。
此外,记者查询发现,不少网购平台上均有销售“烟卡”,多家网店购买人数已上万。在一家网店内,标注有“稀有绝版烟卡”50张不重复加送“和天下”一张的售价为35.8元;在另一家网店内,销售的“烟卡”分折叠版和未折版,涉及有“黄山”“双喜”“荷花”“红塔山”等各类品牌。
“烟卡”游戏各方看法不一
对于如今各地不少小学生都沉迷玩“烟卡”的现象,有家长认为,这就类似自己小时候“拍画片”游戏,只要立好规矩,比如不买卖“烟卡”、不带进学校玩影响学习、不吸烟,自己作为家长并不反对。也有家长认为,“烟卡”游戏不仅让孩子们过早地接触到了烟草制品,变相进行赌博,对他们身心健康发育造成影响,还容易让孩子们形成攀比心理,应该严禁学生玩“烟卡”。
丰顺县汤坑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刘萍认为,对于很多家长们来说,小小的一张“烟卡”,成为孩子之间的社交工具,能让孩子们放下手机和平板,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玩耍。从这个角度来说,游戏的本身带给了孩子们更多的乐趣。但是,校园周边是禁烟的重点区域,社会各界都在联手防范未成年人受到烟的侵害,可随着“烟卡”游戏的流行,孩子们对烟盒趋之若鹜,甚至不惜通过翻垃圾、出入社会场所捡拾烟盒,显然已经让游戏变了味。当孩子们将“烟卡”价格和香烟售价挂钩,对不同档次、不同品牌的香烟侃侃而谈、交流心得的时候,任何一位家长都难免忧心。
兴宁市大坪中心小学教师周益中表示,虽然“烟卡”不像前阵子流行的“萝卜刀”那样危险,但是也影响学习。学校和教师应教育学生要以学习为重,多参加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我听学生们说,他们是看到网上有人这样玩就自己也跟风玩。网络时代,没有人能够置身于网络之外。现在的学生受社会风气和网络的影响非常大,学校和老师也常常是后知后觉,政府要加强网络自媒体管理,家长及学校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上网才是防止学生不盲目跟风的根本之道。”
家长曾柳瑞认为,作为家长应该从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入手,进行善意的引导和帮助,一方面,让孩子充分认识到沉迷“烟卡”游戏背后的危害,特别是香烟对身心健康的危害,另一方面,家长、学校应携手加强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意识,监管部门要及时查处学校附近向未成年人兜售“烟卡”的行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吴海清 文/图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