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蕉岭中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蕉岭中学前身为桂岭书院,迄今已有119年办学历史,现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一级学校,梅州市重点中学。
走进蕉岭中学,古朴与现代交织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百年碑林镌刻着办学初心,桂岭书院的飞檐翘角与智慧图书馆的科技感相得益彰,校训墙、励志碑、荷塘月色等景观错落有致,构成“一步一景一课堂”的育人空间。“近年来,学校科学规划建筑布局、建设智慧校园、升级改造场所区域,并持续加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桂岭书院的修缮保护力度。”蕉岭中学团委书记丘昶介绍道,“当漫步校园时,你会感受到现代建筑与古典元素和谐相融,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文化浸润’,它让历史文脉在校园里流淌,无声地滋养着每一位师生。”
历史悠久的桂岭书院。
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精神的洗礼。近年来,蕉岭中学通过建立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上“思政第一课”常态机制,打造地域特色的“红色思政”校本课程,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之中,致力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扎实学识技能的新时代青年。“将丘逢甲的保台事迹、三河坝战役、谢晋元坚守四行仓库等爱国主义历史红色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开展‘模拟两会提案’‘模拟法庭’‘模拟联合国大会’‘模拟企业策划’等系列活动,把‘诚信’‘友善’‘敬业’‘法治’等价值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中,形成‘理论教学—案例解析—实践体验—评价反馈—调整优化’的闭环育人模式,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高三政治科组长赖婳媮表示。“通过上‘思政第一课’‘校本思政课’,我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贯穿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的价值坐标,是融入成长路径的精神指引。”学生陈楷翊告诉记者,自己会在“学习—思考—践行”的成长过程中,磨砺自身担当意志,练就扎实过硬本领。
办好思政课只是该校推进立德树人、建设文明校园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蕉岭中学以“助力每一个生命美好发展”为办学理念,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桂岭传薪》、校园文化墙等载体,开设文明校园创建、普法教育、校园文化特色等专栏,组建文学社、机器人创客协会、音乐社、体育俱乐部等13个学生社团,开展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创造节等系列文化活动,实现以文化人。“我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和我一样都热爱文学。在撰稿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让我在校园比赛中有所收获。”学生林子博说。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举办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体现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实现了‘五育并举’与特色发展的深度融合。”丘昶介绍道,学校还深入开展“立高尚师德,创蕉中品牌”主题活动,以良好师德师风成风化雨。“利用名师工作室和劳模工作室等来促进师德和教师的成长。同时学校开展了很多促进教师师德和专业技能成长的活动,比如,新晋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青年教师读书分享会,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高一年级级长郑志远说。
文化润心、思政铸魂、师德引领……近年来,蕉岭中学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该校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优秀(示范)家长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我们将持续深化文明校园建设,围绕文明校园‘六个好’标准,不断巩固已有成果,不断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依托学校‘融美教育’特色品牌,构建‘价值融入、资源融汇、主体融合’的育人生态,深化教育数字化赋能、初高衔接机制、家校社协同等重点领域,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丘昶说。
文/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图/梅州日报记者:吴腾江
通讯员:黄梅芬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