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百千万工程”,蕉岭县以“青梅有约·智汇梅州”人才周为契机,于3月中下旬创新开展“送技下乡 情暖蕉岭”农业科技专家下乡指导培训系列活动。本次活动集结省、市、高校三级专家资源,通过“技术下沉+产业问诊+长效帮扶”模式,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生动践行“人才振兴引领产业振兴”发展理念。
3月20日,省市场监管局、星海音乐学院驻镇帮扶队联合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深入长潭镇开展梅州柚种植科技服务,通过“田间课堂”现场演示黄龙病防治技术,推广自主培育的无病毒种苗,建立花期管理标准化流程,减少落花落果现象,以精准施策破解产业痛点,为柚果丰收奠定基础,促进农户增收致富。
3月24日,嘉应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广福镇叶田村百香果基地创新开展“理论+实操+物资”三位一体百香果栽培培训,针对引种选育、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建立技术规范,并与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温茹淑、作物遗传育种学副研究员张进忠博士、热带果树作物病虫害副研究员孙嘉曼博士、生物工程系主任牟利辉等4位科技特派员现场签订《人才进站协议书》,同步推出“专家驻点指导+农户跟踪服务”机制,全链赋能培育新兴业态,助力打造粤东特色百香果产业带。
3月26日,市农林科学院联动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吴清平院士团队,深入食用菌企业开展“专家会诊”。围绕灵芝、赤松茸等特色品种,重点突破菌种优化、功能成分提取等技术瓶颈,建立“科研院所技术攻关+企业成果转化+农户订单生产”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产学研融合激活发展动能,推动食用菌产业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
本次专家人才下乡活动充分彰显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战略导向,通过构建“需求导向+精准匹配+长效赋能”的智力服务机制,实现了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接下来,蕉岭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打造“人才+产业”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通过持续深化“院地合作”“校地共建”等创新模式,建立常态化科技帮扶体系,以科技力量助力蕉岭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文/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通讯员:汪敬淼 钟金珍
蕉岭县科工商务局提供图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