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讯 眼下,俯瞰蕉岭乡村沃野,风吹稻浪,农机穿梭,金黄色的稻田和农民忙碌的身影,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绚丽的丰收画卷。
走进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水稻收割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连片的农田稻浪翻滚,颗粒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大型收割机在农田里来回穿梭,切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衔接流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今年6月,受特大暴雨影响,当时的农田‘一片汪洋’,以为耕不了。好在党委政府及时维修了主渠道,才能够复耕复种。现在稻谷产量也上来了,我们感到很欣慰。”在蕉岭县新铺镇尖坑村承包了约50亩农田的种植户黄建珍告诉记者,今年基本上没有很大的病虫害,价钱也合理,收的稻谷每100斤约160元。“从7月底开始,村里就着手发动农户对受损农田进行清淤工作,以确保土地能够尽快恢复耕种条件。”尖坑村党委副书记曾德均介绍道,这项修复工作持续了约1个月,于今年8月底顺利完成,涉及农田面积达到约1800亩。
据悉,为了尽可能降低农户的损失,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还专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为农户提供灾后复产技术指导,切实解决复耕复种的技术难题,确保水稻稳产丰收。同时,全县还组织社会力量对受灾较轻的田块进行抢收,并疏通排灌渠道,向受灾各镇发放一批救灾种子和农药,全力以“复”打好抗涝保收“主动战”。
“种水稻十几年来,第一次遇到这么大的洪水,种的水稻都被淹没了,实在不知道怎么办。”尖坑村种植户谢志良介绍,受之前洪灾影响,自家50亩水稻受损严重,一半面临绝收。“简直是雪中送炭!当时已经过了晚稻播种时间,市场上已经没有种子卖了,还好镇村都发放了一批救灾种子,支援我们水稻补种。”谢志良告诉记者,得益于后来村里派相关设备清理淤泥,还有了农技人员下田指导复耕复种并发放了救灾种子,今年的收成预计和去年持平,可以挽回一些损失。
“‘6·16’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蕉岭县把灾后农业复产作为灾后重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灾情、不同需求,分类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一对一’制定恢复生产方案,帮助农民解决困难问题,倒排时间、挂图作战,以丰补歉、以秋补夏,全力推进复耕复种,确保粮食生产稳定。”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新铺镇尖坑村复耕面积1796亩,复耕率100%;复种面积1296亩,种植水稻和玉米,复种率87%。
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特约记者:廖静宜 汪敬淼
图:汪敬淼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