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下的童年时光
●杨 丽
记得童年时候,住在老屋的那段时光。屋后面的小山坡上有几棵果树,其中一棵老李树,我们这边的方言叫“猪血李”,是一种成熟后长得如猪血般红的李子。隔不远还有一棵串珠李,而在它俩中间挺立着一棵桃子树,三棵树都是祖父先前种的。差不多同龄的它们显得格外亲近,两边李子树的枝杈都喜欢向中间的桃树伸展开去,就如同好朋友之间的拥抱一样。
小时候的我,总喜欢一放学就往后山坡奔去,去看看那几棵树。除了它们的绿叶和花的颜色以外,主要是喜欢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那声音在我听来像是很动听很优美的曲子。当年,七八岁的我还会向老树们讲讲一天所经历的事情或者小心思,而它们也总能静静地听我倾诉,好像我的开心和不愉快,它们都能听懂。
老李树下原有个小土坑,奶奶锄了些土把它填平了,这里却成了我的一方小乐土。我学着大人的样,用比我还高的锄头松了松土,然后从家里拿来蒜头,把蒜头插在泥土里,浇些水,天天盼望着蒜苗赶紧冒出来。在我的辛勤劳动下,那些小蒜苗长得特别好,连奶奶都夸我小小年纪会种菜,那时不知有多开心!蒜苗长大后我把它们摘回家,妈妈用它们煎鸡蛋做菜给我吃,特别香特别好吃,那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呀!
到了果树花开的季节,我更喜欢往后山坡跑了。满树的花朵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常常坐在树底下闻着花香便会不知不觉地打瞌睡,做甜甜的美梦……然后每次都是在妈妈叫吃饭的呼喊声中醒来,才慢慢伸伸懒腰,回头看看老树们,开心回家吃饭去。那时的我是有多么沉醉在其中呀!
花落了,慢慢结出了果子,那些小小的,青绿色的小精灵,又成了我每天必到的理由,我太喜欢看着小果子每天的变化了,心底默念着快些长大吧。过了一段时间后,果子慢慢成熟了,没有了当初的青涩,变成了诱人的红色。满树的果子好美,压得树枝都垂下了头。
看着那些果子,我想赶紧爬上树去摘,馋了那么久,终于可以吃了。可是我不够高,于是从家里搬来椅子,踩上去爬到树上,爬到树杈上的我还很喜欢往高处那边攀去,丝毫不觉得害怕。那时根本不知道一个小孩子在没有大人的看顾下,私自爬上树顶是多么的危险,现在想来真是“童年无惧”呀!果子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我在树上美美地饱餐了一顿,丝毫记不住大人的提醒,李子一次不能吃太多,会消化不良,肚子痛。然而,我每次吃饱了拍着肚皮回家后,却什么事都没有,或许是老树的果子品质太好了,又或者是老树们在呵护着喜欢它们的我呢!
童年的时光,屋后的那几棵老树陪伴我度过了纯真无瑕的岁月,我好像能懂它们,而它们也像家里的老人一样,年复一年,静静地看着我长大,守护在我的身旁。它们像玩伴又像长辈,成了我人生中深刻的记忆。
可惜的是,后来的一场大暴雨,老屋的后山坡山体塌了,那几棵老树也倒了,淹没在泥浆中,从此再也见不到它们的树影了……我黯然神伤了许久许久。从此,我对老树们的念想只能在心底深处去寻找去回忆,我想,我会一直记得童年的那三棵树的。
日日是好日
●江 静
5月12日,星期天。
早上出门时,担心凉,加了一件连帽衫。这连帽衫,紫色,柔软,透气,防水,老妈给的,年份都成双了吧,雨天防雨,晴天防晒,我可喜欢了。下了楼,咦,雨毛毛喔!顺手拿帽子兜住脑袋,妥妥的,暗自欢喜。
时已立夏,本该炎热,却似凉秋,难得的舒适感。一路心里不由自主循环着最近听的《四季歌》——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外归鸟知春晓。那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船在桥底轻快摇,桥上风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谣,湖上荷花初开了。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有一天闲练笔,戴上耳机,听QQ音乐,听着听着,就听到了这首歌。词简单,曲简单,歌者和风细雨,朗朗上口,还自有温馨感,不自觉就喜欢上了。
当时浮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月光下,一位妈妈,坐在床边,轻摇蒲扇,轻轻哼唱,床上,孩子慢慢进入梦乡。
估计是童谣吧。或者是催眠曲。粤语唱出来,轻轻柔柔,很有味道。
雨丝绵密,透过镜片,世界都水灵了。
每星期天上文化馆公益课,我都以为会是自己最早,当然自然都是想得美。孩子们总是让人出乎意料,早早地,乖乖地坐着,像花园里的小花朵。看见我进来,连近千度的近视,都感觉得到孩子们羞羞的小喜悦。
很快,课室热闹起来,叽叽喳喳,像极了一大群小鸟儿,落在公园那棵大树上。
我边和孩子们一问一答,边整理桌面。小孩子小小的心里,有许多小小的问题,像一颗颗包好的糖果,你不打开,不知道是什么味道。像“老师老师,上节课你怎么没来?”这个问题,很简单,但孩子轻
轻走上前来,站好,仰着小脸,眼睛乌溜溜,急切地说出来,这问题就不简单了。“对不起,老师有重要的事,缺课了,老师保证不无故缺课,好不好?”我认真回答。“好。”孩子郑重点点头,满意地回到座位,开始练字。
因为上午有课,所以我微信了老妈,晚上再过去煮饭。
五点多过去,刷脸,门一开,就听到了厨房抽油烟机在呼呼响。哈哈哈,我还说过去煮饭哪!吃现成的,就图了个嘴甜。我悄悄用手机,记录老妈做一道菜。从下锅、翻炒、调味、起锅、洗锅,全过程,然后发家庭群,全员分享老妈的日常。
饭桌上,妈说的一件事,让我们真是笑出了眼泪。妈说,来,我跟你们说件事,相当不讲道理的。唱歌群有个好朋友,听我说过当年在乙班,有一天特意带了个朋友来,让我们一起聊天。我说这个人我不认识啊,我好朋友说不可能啊,你们是乙班同学啊。我说我又不是乙班的啊,我是丙班的。后来她又带了个人,说这是丙班的同学,遇到了,约来一起聊天。我说这人我也不认识啊,丙班我又没去过。我好朋友就问我,那你到底是哪个班呢?我说我在丁班啊,隔壁还有一个班的,叫戊班。
哈哈哈……
我们从头笑到尾,根本停不下来。这不讲理的老太太呀。
暖黄色灯光,一屋都暖暖的。
女儿刚装瓶的玫瑰,让一屋除了饭菜香,还有种淡雅花香。
想起有次我们陪妈去千佛塔,闲闲逛着,遇见墙上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也是简单明了,妥妥帖帖,只觉得透心舒服。
四季似歌有冷暖。
日日是好日。
有一种快乐叫回忆
●赖雪红
假日养精蓄锐换来的元气,已与今天的值班同归于尽了。现在是能量不足、情绪低落。抬头看天,大朵大朵的云,如白絮般绵柔,真想去云里躺会,感受那深深的柔软。
滴……手机响了,是退休老同事发来老照片,童心未泯的她要我猜是哪届学生。还用猜吗?2002届的呀,他们是我工作变动后认识的第一届学生,照片再模糊,也能认出他们来。照片是在校运会上抓拍的,赛道上跑出一道旋风,惹得全场尖叫的小伙叫王迅,人称“迅雷哥”,运动健将,有迅雷的速度,只要裁判的哨声一响,“嗖”的一下他就能飞出去了,狂甩对手八百里,简直是神一样的选手,哪怕脚伤后重返赛场,依然霸气十足。我要是有这速度,还有自行车什么事。
站我身旁的是玉芳,同事的女儿,小时候爱笑,有点“社牛”,但越长大越内向,起初以为女大十八变,直到知晓了她的苦闷,才知事出有因。她说她妈好胜心强,总想把她培养成优等生,她尽力了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她妈急了,每天就让她冲冲冲,不是刷题就是上辅导课,关键是一番操作下来,她也没能成为“牛娃”,还心生焦虑了。玉芳的情况我反馈给了同事,劝她少些鸡血轰炸和指手画脚,别让孩子承载太多不可承载的东西,平常心就好,说不定还会有想不到的效果。后续的事忘了,只记得玉芳明显开朗多了。去年,我在街上与她偶遇,手里牵着的孩子都上二年级了,和她一样,轻易地能把眼睛笑弯,笑出一个春天来。
镜头前的是李欢,这家伙最可“憎”,明明有实
力,非要剑走偏锋,劝了多少回,仍是犟猪不怕开水烫,最后混个职校毕业。在小区散步时,还遇见他在挨个检查电气房内密密麻麻的线路。见了我还大倒苦水,说学习不如他的同学都升职加薪了,而他打个短工还被裁员,如果那时能听老师的劝,少走弯路十几年。我能说什么呢?人生没有重来,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当初年轻气盛,听谁说话都带刺。如今,被生活狠狠教训后,才明白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走的路。所幸,他还知道找补,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并取得了特种作业的操作资格证书,随着他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现已渐渐在行业中崭露头角。
记分牌边,书不离手的是刘玲,学习委员,印象中,她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去看书的路上。女同学都喜欢抱团往厕所跑,她不一样,她抱书,且秒入境界。我是懂书迷的,他们是恨不得钻书里去,连吃饭都觉得浪费时间,就好比我们的书迷班主任老卓,连口头禅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都知道书中未必有金屋美女,但书中一定有一把伞,在我们遭遇风雨时,给我们慰藉与保护。
人群中的国航、依辰、小珊,也让我想起了过往的点点滴滴,希望他们都有自己的热爱,有为之努力的未来。
六月的风带来玉兰花的清香,感觉自己已满血复活。窗外,学生们又开始吵闹了,这一届一届的学生,让我想到潮水,涌上来,又退下去,一波接着一波。但愿若干年后,我想起他们时,也能温暖四起,快乐加倍!
土豆的味道
●赖雁铉
一碟土豆丝,置于眼前,每一根土豆丝,在柔和的灯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泽,也带着诱人的香。
入口,熟悉的土豆味瞬间充斥着整个口腔,唤醒沉睡的味蕾。这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呢?酸中带着一丝辛辣,而后夹杂着淀粉带来的一丝甜味,吞入腹中,令人回味无穷。
在我的故乡,那小而温馨的山城,人们更愿意称土豆为马铃薯。这是一种平凡却又特别的食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爱一切与马铃薯有关的食物,无论是脆脆的薯片、金黄的薯条,还是热气腾腾的炒土豆丝、排骨炖土豆……每一种制作方式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让人无法抗拒。
每当我进入一个新的饭店,总是会点上一盘与土豆有关的菜品。不为别的,就为了尝一尝不同人炒出来的味道。为此还经常被同行人笑话,别人都是点肉吃,你却爱点素菜。尽管那些饭店主厨的手艺精湛,炒出的土豆丝味道鲜美,但总是缺少了一种特殊的味道,一种让我难以忘怀的味道。
小时候,母亲总爱买马铃薯。那时候,我并不理解母亲为何如此偏爱这种食材,直到后来,我才明白,母亲选择马铃薯,是因为它的“耐放”。买回来的马铃薯,不需要冰箱存储,就往角落里一放,几天都不会烂。反观那些青菜,若不放冰箱,放个一天就蔫了,再不处理,直接就腐烂了。
我已经忘记第一次吃马铃薯是什么时候了。真正有马铃薯的记忆,大抵是从我10岁那年开始的。那一年,母亲带着我从乡下来到了县里,我也从乡小转到了县里的小学,母亲一个人拉扯着我,有时候遇到工厂赶工期,不得不加班,等下班时,市场档口都收了,母亲就会拿出买好的马铃薯,给我做一顿马铃薯大餐。
母亲的厨艺其实很一般。她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也没有掌握高超的烹饪技巧,甚至她炒的都不能叫做土豆“丝”,或许称为土豆“条”,或者土豆“块”更合适。但她做的土豆,却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种味道,从我高中开始住宿以后就很少再尝到了。那时候,我离开了温暖的港湾,开始了独立的生活。每个星期只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回家,与母亲团聚。母亲总是会为我准备好一顿丰盛的大餐,让我补补身子,而土豆,也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母亲下厨的每一个步骤,试图找出那种特别味道的来源。然而,母亲下厨时并没有其他特殊的步骤,也没放特别的调料,她只是简单地翻炒着土豆,加入一些盐和酱油调味。
我也曾试着按照母亲的步骤来下厨,但无论我如何努力,都无法复制出那种味道。我开始意识到,那种味道并不是调料或技巧所能带来的,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表达。它是母亲的爱,是母爱的味道。
如今,我已经在异地工作多年,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与母亲相聚。每当母亲问起我想吃什么菜时,我总是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想吃马铃薯。”母亲总会笑着摇摇头说:“那么多好吃的不选,偏要选这个。”但我知道,她其实很高兴我能够喜欢吃她做的土豆“条”。
土豆的味道,是母爱的味道,家的味道。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味道,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每当我吃到土豆时,无论何时何地,我总会想起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想起那些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这种味道,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时光。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味道可以让我们流连。但对我来说,最难忘怀的,还是那碟普通的土豆“条”。
五月的歌声
●曾志雄
1
等到熟悉的歌声在夜空升起
方想起母亲,想起那些
渐渐被淡忘的细节,那些
总是被忽视的折叠在日子里的艰辛
思念的浓度,已经在
一个个借口里稀释
而母亲,始终像一个听话的孩子
她用笑脸和软声细语
接纳我吝啬的电话或一句问候
像接纳奢侈的加持,如果
没有五月的歌声拨动心弦
那片心海,依然沉默
我的自责,又怎么能够
在体内掀起波澜
2
歌喉打开,记忆的缝隙被歌声填满
我唱得忘情,万物因忘情而复活
五月的红杜鹃又开满山岗
那时,你的歌声是多么的轻柔
轻柔得像红杜鹃的开合
如今的你不再唱歌,你说
你美妙的歌喉已经被时光没收
深邃的目光包裹着惘然
可是,当你听见我的歌声
就会喜上眉梢。母亲啊
我的歌声率真、深情
我的歌声
泪流满面
平常的日子
●陈丹丹
晨风掠过树梢,赶着我们的脚步
小小菜市,人海如潮
瞧,上新的宠儿
红苋豆角秋葵,三华李西瓜红樱桃
静静地躺在菜架果架上
“壹号土猪”“鲜虾到货”“新鲜土鸡蛋”
此起彼伏的吆喝不绝于耳
嘈杂的声音掩盖声音
老板娘忙不迭地招呼顾客
忙里偷闲擦了把汗
买菜的年轻妈妈往啼哭的孩子嘴里
塞了个草莓
卖碌鹅的姑娘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紫金八刀饭店老板在剁剁切切
瓦钵里升腾起丝丝缕缕肉汤热气
美食的诱惑四散开来,抚慰凡人心
提着鲫鱼、红葱、豆腐
几个阿嫲粽子,晃悠晃悠回家
不知从何时起,菜市里多了我的足迹
菜市日日如是,却觉得它日日如新
人间烟火,诉说你我的生活
编辑:李舒宇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