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怀揣着希望,蕉岭县三圳镇再次吹响了“争春”“赶春”的冲锋号,不断深化对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继续拿出推进“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蹄疾步稳推进“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挖掘价值、塑造优势,努力把底子打得更牢更实,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村民“议”起来
走进三圳镇顺岭村横龙片红色网格议事站,镇村干部、网格员与治理顾问团成员以及几名村民代表等齐聚一堂,共议近期村里发生的喜事和治理难题,为推进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以往我们都是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村民议事活动,但我们发现,很多时候村民更爱到附近小广场、祠堂门口、榕树下闲聊议事。镇里通过摸查了解,依托‘全科网格’建设,在群众休闲聚集场所创新打造了‘红色网格议事站’。”顺岭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双英介绍,目前顺岭村已有3处“红色网格议事站”。
顺岭村横龙片红色网格议事站,各方代表齐聚一堂,为推进乡村建设出谋划策。
“今年由村党组织牵头促成的撂荒地种烤烟项目很成功,下一步可以考虑扩大种植规模……”有30多年党龄的村民陈祥明自成为顺岭村“治理顾问团”成员后,不仅积极协调解决村组矛盾纠纷,还利用过往种植经验,当上了村里的产业“技术顾问”。“当前,我们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把像陈祥明这样心系乡土、具有一定声望和影响力的党员先锋吸纳进来,组建‘治理顾问团’,充分利用其人头熟、地方清、情况明等优势,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钟双英介绍说,顾问团成员通过参与协商议事,开展政策、技术、信息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协助所在村“两委”班子解决发展难题、办好民生实事。“除了顺岭村,我镇还在招福村、芳心村试点开展‘治理顾问团’组建工作,并有序在全镇铺开。”三圳镇党建办主任赖卓凡说。
村民有需求、基层有回应。当前,三圳镇强化党建引领,依托“红色网格议事站”这一村民议事主阵地,通过“三同治理”(顾问同向共治、网格同心议事、走访同力推动),将村组和村民串联起来,引导群众在闲聊评议中把“问题晒出来”“心结摊开来”“办法讲出来”,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多方共治美丽家园,画出最大红色网格同心圆,实现“民呼我应、民盼我为”的良性循环。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三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拓展优化基层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把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切实增强乡村内生动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以特色产业带动振兴
村民“富”起来
“制作咸菜是我们村的老传统,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做。2023年我们村共种植芥菜300多亩。”招福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钟永增告诉记者,在三圳镇党委帮助下,村里盘活利用闲置厂房,建设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咸菜加工厂,将传统的制作工艺升级为工厂化操作,以精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咸菜从一产转为二产,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创造了许多就业岗位,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在咸菜加工厂,入目而来的是成百上千的泥瓮,从门口到墙尾有序排列。工人们忙着整理腌制好的咸菜。村民徐阿姨告诉记者,她从去年冬天起就在这里工作了,每天主要做一些挑选、腌制、装瓮等工作,日收入约120元。“从种植到采收、制作,工厂都需要人手,能为村民提供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对我们来说,能在家门口就业,还是挺方便的。”徐阿姨说。
工人正将咸菜打包,准备销往珠三角地区。
得益于当地的优良气候、土壤、灌溉条件,种植的芥菜品质优良。家家户户娴熟的咸菜制作工艺,也使得工厂招工更加便捷。“这些都是我们引进富民强村公司建设加工厂的底气。”钟永增告诉记者,咸菜产业的生产投入小、见效快、产量高,能够有效盘活冬日农村闲置土地,为村民和村集体增收。“通过收购产出的菜青并进行精深加工,再集中销售。目前已有50万斤左右的订单销往珠三角,农户亩均增收约2000元。”钟永增说。
招福村咸菜产业蓬勃发展,是三圳镇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生动实践。2023年,三圳镇被梅州市认定为“百千万工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的破题攻坚行动示范镇。以此为契机,该镇通过集约零散田地,将小块田变成大块田,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了冬季作物种植面积,使产业得到了规模化种植、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经营。
三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三圳镇将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党建为引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充分发挥“强村公司”和“产业村长”作用,积极培育咸菜、香水柠檬、淮山等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三圳高质量发展。
以农旅融合助推发展
村庄“热”起来
三圳镇不断深化落实“百千万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加快镇村高质量发展。
荡秋千、逛灯展、拍照片、游田园……在三圳镇客家农夫公园,市民游客携家人欢聚一堂,尽情感受假日休闲时光。
“春节期间,我们举办了‘过年游三圳系列活动’、围炉煮茶和各种丰富多彩的野外活动,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接待游客约3万人次。”三圳镇九岭村产业村长、客家农夫生态园负责人徐春红告诉记者,客家农夫公园充分依托九岭村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通过白天美丽乡村休闲游+夜晚璀璨灯光秀的方式集聚人气。
三圳镇客家农夫公园充分依托九岭村良好的生态环境,聚人气兴产业。
走进位于客家农夫生态园的草莓种植基地,置身大棚中,可以闻到阵阵的草莓香。一垄垄草莓苗油绿茂盛,颗颗鲜红的果实点缀其间,鲜嫩欲滴,令人垂涎。游客们也在尽情体验采摘的“莓”好乐趣。“我们是从文福镇自驾过来摘草莓的,趁天气好,带孩子出来走走。”游客陈佳裕说。
在另一边,徐春红正忙着为游客采摘的草莓进行称重、包装。“果园共种植了5亩草莓,主要有3个品种,口感都很不错。草莓丰产期为半个月后,春节前后产量最大,总产量约有1.5万斤。”徐春红介绍说,为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园区开辟了游玩、采摘、田园体验为一体的鲜果采摘园,自草莓上市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
近年来,三圳镇九岭村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发挥“产业村长”带动作用,充分挖掘农文旅结合的旅游新资源,打造“采摘经济”新业态,满足游客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瓜果采摘的需求。“目前,客家农夫生态园共种植有6个水果品种,有阳光玫瑰、火龙果、水果番茄、李子、黄金百香果和草莓。接下来,我们将打造成一个集体验、观光、游玩于一体的生态采摘农业公园。明年计划打造260多亩的莲子种植基地,大家在观赏荷花莲蓬的同时能品尝莲子。”徐春红说。
九岭村的“莓”景图是三圳镇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三圳镇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积极引导农户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采取“农业+休闲采摘”的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三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依托地理优势,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葡萄、香水柠檬、黄金百香果、草莓等特色“土产品”,搭好“采摘经济”快车,走出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新路子,赋能“百千万工程”,促进高质量发展。
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特约记者:廖静宜 丘林强 汪敬淼 徐志宝
图:丘林强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贝婕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