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丰顺县汤西镇双湖村的村民们在五姓祠“敦和堂”广场前休闲娱乐:有的跳广场舞,有的打篮球,有的怡然自得吹着晚风……随着丰顺县深化“1+6+N”(“1”指综治中心,“6”指全科网格及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政法力量和“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N”指其他综治力量)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积极挖掘本土文化,打造基层善治阵地,当地群众这种平凡幸福的生活更有保障。
挖掘祠堂文化打造基层善治阵地
“敦和堂”位于双湖村广湖寨,是当地冯、卢、曾、邱、陈五姓村民的共享祠堂,打破了客家地区“一姓一祠”的界限。该祠堂初建于清末,2022年完成重建,面貌焕然一新,依然保持着古色古香的韵味。
广湖寨建寨300多年,各姓村民世代团结和谐,形成独特的“和”文化。此外,五姓祠还是丰顺县早期的红色农会革命旧址,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充足的养料。
双湖村党支部书记冯源丰告诉记者,该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挖掘广湖寨五姓祠的丰富内涵,大力传承丰顺客潮相融“和”文化内核,打造“五姓祠堂+”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构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广湖寨村民、乡贤捐资600多万元,建成和谐公园、文体广场、绿美“四小园”等,以“绣花功夫”打造公园式乡村。当地村民表示,祠堂翻新了,水泥路铺了,小公园建起来了,村容村貌越来越好了,住着十分舒心。“我们也积极参与村公益事业,为祠堂建设出钱出力,配合村委开展各项工作。”村民邱伯说,村内事务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大家的生活才会变得更美好。
“邻里间,和为贵……外来客,如亲友,多帮助,不欺生……为村邻,群防治,见勇为,不旁观……”丰顺县政法机关帮助广湖寨制定的村规民约,刻在村里显眼处,成为村民日常行为规范和当地群众安居乐业的保障。
乡村善治离不开法治。在丰顺县政法机关帮助下,五姓祠设置了公共法律服务室和调解室,广湖寨也在全市率先建成“驻村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基层法律服务队伍,通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村民法律意识,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包容开放、团结和谐的广湖寨也成为附近乡镇群众迁居的首选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广湖寨居住的人口有6000多人,其中广湖寨籍人口1500多人,迁居至此的有4000多人。
祠堂讲事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
“我们同意设立奖学基金,奖励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优秀学子。”今年6月,广湖寨村民在“敦和堂”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出台奖学办法,得到广泛响应,共筹款20多万元,并于8月份举行了首届奖学基金颁奖典礼。
如今的五姓祠成了当地村民的议事平台,唤醒主人翁意识,共商建设、治理村庄等事宜,传递乡风文明,凝聚群众力量。五姓祠堂理事会代表曾邑赐说,五姓祠通过成立理事会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理事会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活动,接受监督。今年以来,祠堂理事会共商“大事”“难事”“小事”共13件,办“好事”3件。
村里难免产生一些矛盾纠纷,“有事祠堂坐、矛盾谈笑解”成为村民的共识。
“线路经过我的房屋,发生危险怎么办?”村里计划改造电网线路,解决大家夏季用电困难问题,一些村民对线路规划有不同看法。村调解委员会成员、叔公头、老干部等参与调处,心结在几杯茶、谈笑间得到化解。
“以前的电线随意拉,乱七八糟,不好看,整治后确实会比较美观,用电也有保障。”经过劝解,村民曾叔表示支持。
村民冯某因宅基地重建房引发矛盾,被邀请到五姓祠调解室喝茶聊天,得知大家都愿为村里的公共建设舍弃自身的小利益,他也深有感触:“我让一点,路就比较宽阔,对大家通行都好。”
据悉,丰顺县还充分借助网格化管理优势,推动干部下沉,发挥政法工作专班服务作用,开展常态巡查、上门走访,听民意、汇民智,做到人员在网格内服务、事情在网格内解决、矛盾在网格内化解。今年以来,双湖村共排查调处10多件矛盾纠纷,100%妥善化解并达成和解协议。
“敦亲睦邻 和气致祥”,五姓祠门前的八个大字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丰顺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广湖寨五姓祠“祠堂讲事”基层治理模式是丰顺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一个生动缩影,是充分运用“1+6+N”这个祠堂“N”力量的典型代表,更是挖掘本地文化、打造本土治理品牌、推动本乡发展的积极探索,接下来将持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护航作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敢于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治理效能,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梅州日报记者:李盛华
通讯员:丰政宣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