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讯 人才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2月2日,全市高质量发展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在世界客商中心举行。会上,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罗盛芬通报并部署梅州人才有关工作。
去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健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高规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焦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精准发力,做优做好人才“引育留用”,苏区振兴的人才支撑更加坚实。
近日,我市重磅推出“1+N”人才政策,是梅州历年来最积极、最开放、最具有含金量的人才政策。“1”即主文件“人才振兴16条”,“N”是配套子政策,主要包括“青梅计划”“鸿雁计划”“宗匠计划”“金谷计划”“桂竹计划”5个人才发展计划。政策突出用户思维、产出思维,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突出支持实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想方设法引导人才往企业和农村基层流动,降低企业用才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1+N”人才政策的推出,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求贤若渴、唯才是举的鲜明态度,释放爱才、敬才的强烈信号,将为企业在梅州的发展、人才在梅州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戳下图,了解梅州市“青梅计划”“鸿雁计划”“宗匠计划”“金谷计划” “桂竹计划”人才政策↓↓↓
罗盛芬表示,接下来,梅州将按照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我市高质量发展和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中来。
一是全力推动人才政策落地。把贯彻落实“1+N”人才政策作为今年工作重心和首要任务。加大政策宣传推介力度,推动政策进校园、进园区、进企业,扩大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抓紧制定配套措施,加强调度指导,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对政策规定的各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挂帐督办”,以钉钉子精神强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二是全力抓好人才引进工作。树立产出思维,紧贴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想方设法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团队和领军人才;设立一批引才联络站,支持各类企业引进实用型研发人才、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将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强化项目引才。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探索“人才飞地”建设,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借智发展。提前谋划、储备,做好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工作。
三是全力抓好人才培养工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引导更多本地毕业生“留梅”就业。加强培训网络体系建设,依托各类院校、人才驿站、社会化培训机构、育人平台等,持续开展大规模培训。实施好青年企业家培养工程、教师“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嘉应岐黄人才培养工程、“圆梦计划”等人才培养项目。加大乡村工匠、广东汉剧、足球、非遗传承人、电子商务等各类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支持人才提升学历、晋升职称。
四是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设立人才发展基金,撬动更多资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建好用好“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推进人才驿站赋能提质,提升梅州人才卡综合功能。增加人才公寓供应;完善人才子女教育、医疗保障、配偶就业等方面保障,办好人才“关键小事”,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开展人才关爱行动,不断加强人才政治引领、政治吸纳。
五是推进人才工作改革创新。抢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建设新时代苏区人才振兴发展试点,开展人才政策综合改革;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着力解决一批制约人才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以制度创新突破推动人才竞争优势的整体提升。
文/梅州日报记者:江婵
图/梅州日报记者:连志城
海报:刘婳 黄书滢
编辑:张晓珊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