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食”俱进,突破“吞咽”之困】大埔县人民医院成功开展食管癌手术

近期,大埔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李天阳教授的带领下成功为多例食管癌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填补了大埔县食管癌手术治疗技术的空白,这不仅彰显了大埔县人民医院胸外科在微创领域的精湛技术,更是为本地食管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病例回顾

病例一:患者首次入院诊断为Ⅲ期食管癌,肿瘤有多处淋巴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经过“化免”等新辅助治疗后具备手术条件,李天阳教授带领团队为其行颈胸腹三切口食管大部分切除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顺利,七天开始饮水进流食,术后十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出现,随访患者情况良好。

病例二:年近8旬的李奶奶(化名),两个多月前突然进食困难,家人赶紧带她到当地医院就诊,通过检查发现有一个食物团卡在喉部,取出后没有进一步检查就回家了,但吃东西时仍不舒服、不顺畅。直到最近症状加重,且饮水出现呕吐,遂前来我院就诊,发现距食管入口附近有一个病灶造成食管的狭窄,食管镜无法通过。经过全面检查后确诊为“食管癌”,并予实施了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

为提升大埔县肺部、食管等胸科疾病的诊疗服务能力,我院引进了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原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天阳教授为胸外科学科带头人。我院胸外科从2024年6月份成立至今,已开展了胸腔镜下脓胸、气胸、肺结节、肺破裂治疗、肺癌根治、食管癌治疗等手术,让胸外科疾病患者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避免奔波于省市大医院,而且医保报销比例更高、费用更低、家属照顾更方便。

食管癌科普

食管癌又称食道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食管肿瘤的90%以上,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增病例31.04万,我国占16.72万。目前,我国已成了全球最高的发病区。

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症状常不明显,间歇期可无症状并持续几年。早期以咽下哽噎最多见,可自动消失和复发,不影响进食。间歇性咽下食物有胸骨后或剑突下痛。

中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食管癌本身和炎症可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腺和唾液腺分泌增加,经食管逆蠕动,可引起呛咳和肺炎。

晚期:多因压迫及并发症引起,并且可以发生淋巴及血行转移。食管病变段有溃疡、炎症或是肿瘤外侵,则产生胸骨后或背部持续性隐痛。病人还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失水或恶病质等体征。

食管癌的治疗原则:只要病人条件允许,首选手术。病情不允许则行其他治疗或转化治疗。

编辑:林佳如(实习) 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