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百千万工程”相关工作要求,加快构建“县镇村心电一张网”,实现县域医共体内心电检查结果互认共享,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足感,2月14日,在大埔县卫健局、红十字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埔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开启构建覆盖县、镇、村三级的胸痛急救体系。通过“县镇村心电一张网”与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救治系统融合的胸痛救治模式,成为粤东地区县域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先行者,为破解山区医疗资源不均、救治响应滞后难题提供了“大埔方案”。
大埔县地处粤东山区,乡镇分散、交通不便,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设备缺、诊断难、转运慢”的困境。胸痛患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延迟,救治成功率难以提升。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大埔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在县卫健局、红十字会的鼎力支持下启动“心电一张网”建设工程。通过专项资金投入与多方资源整合,项目累计配置14台网络心电图机至乡镇卫生院、93台便携式心电图机至村卫生站。同步铺设覆盖到村卫生站的心电数据传输平台,村卫生站的便携心电图机可在5分钟内完成心电图采集并上传大埔县人民医院心电诊断中心,由专家团队远程判读,发现异常心电图后,可直接联系大埔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启动绿色通道救治流程,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极大地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间,力争降低胸痛患者死亡率,挽救人民群众生命,造福广大老百姓。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心跳骤停患者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分钟,早期除颤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是提高心跳骤停患者存活率的关键。为了提高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大埔县卫健局联合县红十字会争取专项资金支持,购置了3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发放到中小学校、单位等重点公共场所,在粤东地区率先将AED纳入县域急救体系,创新打造“设备布防+全民培训”双轮驱动模式。胸痛中心同步开展心肺复苏术、AED使用等急救培训,加强公众的急救知识普及,大幅提升公众心肺复苏技能,构建起“专业救治+社会急救”的双重救治体系。
通过胸痛中心,将“县镇村心电一张网”与AED急救系统有机融合,形成了心血管疾病“防—诊—治”全链条保障:从而早筛查早发现高危胸痛患者,快速诊断、推动治疗关口前移,通过远程指导、培训,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医护人员的心血管专科服务能力,为农村山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编辑:林佳如(实习) 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