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专项整治,长达17年的村集体山林承包合同纠纷得到解决,集体经济合同全面清理,问题合同全部整改,村集体‘家底’越来越厚实了。”大埔县西河镇北塘村村干部说。
受益的不仅仅是北塘村,今年以来,大埔县纪委监委紧盯涉及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以清产核资、查办案件、健全制度等为抓手,积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行机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县15个镇(场)246个村(社区)通过清产核资,共清理集体资金3091.1万元、集体资产15919.45万元、集体资源43.7万亩,对比清理前增加4.35万亩。
聚焦“三大重点”精准整治
大埔县纪委监委在总结西河镇北塘村“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聚焦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村组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资源流失贱卖等重点问题,精准开展专项整治。通过实地盘点、查验、核对等方式对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清查,摸清“三资”底数,针对村组财务管理不规范、公款私存等问题,开展村民小组“公款私存”专项整治,督促全面清查村民小组财务现状,进一步规范村民小组的财务管理。截至目前,全县4042个村民小组已落实“组账镇代记”工作,共清查资金7758.86万元,发现公款私存254.41万元,已整改246.38万元;34个重点村在开展集体“三资”经济合同清理中,排查出问题合同420份,已整改351份,追回合同欠款200.68万元;其他212个村已清理经济合同1795份,已完成整改577份。农村集体“三资”的钱袋子越扎越紧,坚决防止村民集体利益被“伸黑手”“动奶酪”。
聚焦突出问题严查快办
大埔县纪委监委建立“委领导+纪检监察室+乡镇纪委”工作机制,联合农业农村等部门,围绕“三资”管理、项目工程建设开展专项督查6次,发现问题442个。建立“室组地+职能部门”模式,推动职能部门及时移送问题线索,不断畅通问题线索来源渠道。今年4月以来,全面起底“三资”领域问题线索30条,立案36人,留置2人。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53个,处理处分9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人,追缴资金996万元。
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同时,坚持以让人民群众满意、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出发点,通过专项整治,推动大埔县茶阳镇某村22户121人追回被村民小组长长期挪用的集体鱼塘补偿款;推动解决西河镇某村某队长达17年的山林承包合同纠纷问题,用心用情办理了一批民生实事。
聚焦制度建设规范管理
大埔县纪委监委紧扣专项整治发现的普遍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健全长效机制,切实规范“三资”管理。
推动县财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工作的通知》,实现组级经营性收入纳入村级核算,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村民小组财务管理工作。通过印发工作建议,督促规范农村“三资”和工程项目档案,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向纪委监委报备制度,目前已报备234个工程项目。推动村级“三资”信息在惠民信息平台公开,率先将梅州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端口接入惠民信息平台主页,设置群众“一键”监督反馈功能。定期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核查和惠民资金大数据比对,共公开“三资”信息27.02万条,惠民补贴资金45.22亿元,工程建设项目2886个,涉及项目资金2.36亿元。
“自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41.79亩土地成为全市首宗通过线上交易平台成功竞拍的项目之后,目前大埔县已成功完成农村产权项目线上竞拍交易8宗,正在挂网竞拍交易13宗,全县14个乡镇已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全覆盖。”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埔县纪委监委将持续监督规范农村“三资”管理,不断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为大埔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梅州日报记者:侯珍妮
通讯员:市纪宣
编辑:黄炜明
审核:练海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