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内涵双提升 绘就圩镇新图景!大埔县因地制宜全力打造美丽圩镇助推“百千万工程”

美丽圩镇建设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埔县正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发挥圩镇连城带村节点功能,实现镇村同建同治同美,使乡镇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以美丽圩镇为主体

提升人居品质

走进位于三河镇三河社区的八一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沥青路面干净整洁,商铺门面整洁统一,建筑物外立面粉刷一新,一条古色古香、充满活力的街区出现在眼前。“现在路灯明亮、道路平整,各类设施得到提升和完善,步行街环境变好了,我们逛街和散步都很舒心。”家住附近的张女士说道。

三河镇规划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区风貌,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图片由三河镇政府提供)

据三河镇党委副书记曾维鑫介绍,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打造富有特色的街区风貌,该镇在美丽圩镇建设中启动了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周边风貌提升改造工程。道路全线铺设沥青,增设垃圾分类亭,对杂乱无章的招牌进行统一规划改造,统一房屋样式、色调,并给道路沿线的建筑物外立面“穿衣戴帽”,使圩镇整体美观、规范、有序。“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重新设计楼体外立面造型,将三河镇独有的历史文化融入其中。”曾维鑫说道。

在美丽圩镇建设过程中,如何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是关键。该镇成立了由主要乡镇领导带队的工作组,深入各村(社区)指导工作,并通过召开党群联席会、乡贤座谈会、村民理事会和入户宣传、印发倡议书等方式,动员党员干部和乡贤带头,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活力。

去年年初,在该镇举行的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商讨会议上,汇城村群众代表徐伯带头响应,出让自留地用于村道建设。在改造提升过程中,社区群众无偿让地、让青苗,支持韩江源驳岸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各村(社区)还成立农村人居环境基金会,发动广大乡贤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赠资金、资助项目,用于本村(社区)环境卫生的长期综合管护。

目前,当地完成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周边及可视范围内(汇城村、三河社区)的“三清三拆三整治”、绿美行动和风貌提升任务:改造房屋外立面84户共6688平方米、清理乱搭乱建42处1037平方米、整治乱堆乱放156处1758平方米、整治卫生死角93处、清除顽固牛皮癣1400多张、韩江源沿岸绿化种植6处约4300平方米、韩江源一带“三线”全部放管落地、完成百子地商业步行街风貌提升改造等,镇域风貌焕然一新。

三河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是大埔县有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行动的缩影。当前,该县以美丽圩镇为主体提升人居品质,围绕“一主三附多点”城镇发展格局,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建设高陂、茶阳、三河等3个示范圩镇,以及大麻、百侯等11个宜居圩镇,以圩镇带动镇域、镇域支撑县域,助推“百千万工程”实施。


以公共服务为落脚

留住圩镇人口

近日,记者从百侯镇侯南村出发,沿着刚改扩建不久的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向南行驶,路面平缓整洁,周边景色秀美。今年6月底,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S222线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

“省道改扩建后,不仅改善了附近村民的出行条件,也提升了沿路村庄的村容村貌,在这条路上开车感觉很舒畅。”国庆假期,家住湖寮镇的余先生在驾车前往枫朗镇西岩山观光游玩时,体验了一把在新路畅行的乐趣。

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高质量提升了项目沿线乡镇互联互通水平,为大埔发力“百千万工程”打好交通基础。

据了解,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公路是百侯镇、枫朗镇连接县城湖寮镇的重要通道,一直以来承载着繁重交通运输任务。湖寮至枫朗段改建工程起点位于湖寮镇坳背,终点位于枫朗镇枫朗牌楼处,路线全长12.048公里,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总投资5.96亿元。改建后该路段从双向单车道水泥路面升级为双向四车道沥青路面。项目全线通车后极大改善了沿线乡镇交通环境,优化了县城与乡镇的互联互通基础。

S222线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是大埔县连接梅州市区、潮汕地区的重要通道,项目起点位于银江镇坑口,终点位于高陂大桥桥头处,路线全长19.388公里,全线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3.79亿元。项目建成通车后,进一步完善了大埔县干线公路网络布局,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百千万工程”对乡镇的发展定位是将其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促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当前,大埔县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圩镇建设落脚点,以“十件民生实事”为抓手,加大资金资源投入,今年已完成县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城东实验学校、实验幼儿园教学楼建成使用,S221线湖寮至枫朗段、S222线坑口至高陂段公路改建工程建成通车等工程,城乡设施差距逐步缩小,圩镇人口吸纳力不断增强。

今年,大埔还将重点推进枫朗西岩山至三溪等3条旅游产业路、通村道路“单改双”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省道三河至茶阳、高陂至光德改建项目及青溪虎市大桥、旅游产业道路等“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将“交通线”变成“风景线”“致富线”,为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以“四上”企业为基础

厚植经济根基

走进位于枫朗镇的梅州市宏宝水泥有限公司,运输水泥的车辆穿梭往来,一条年产1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正不停运转。

宏宝水泥不断拓展水泥行业相关业务,生产的水泥产品除了在大埔县内销售,还销往福建、潮汕等地。

“我们公司生产的水泥产品主要销往大埔县内、周边,以及福建、潮汕等地,去年产值达1亿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罗振威说道。近年来,宏宝水泥不断拓展水泥行业相关业务,通过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磨站的先进生产技术,生产出西岩牌、名塔牌等系列水泥产品。

在罗振威看来,企业的稳步发展,得益于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成长过程中,政府会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需求,协助我们及时完善材料。”罗振威说道。

位于桃源镇的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内,员工正在车间进行生产作业。

据了解,大埔县现有95家“四上”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今年以来,大埔县不断加强对“四上”企业的各项保障,拉近政企距离,优化营商环境。目前,大埔县44家规上工业企业和16家拟“小升规”企业全面落实县领导挂点服务,95家在库“四上”企业全部落实属地乡镇党政领导挂点,每季度必到企业实地了解经营状况、存在困难及问题,每月收集上报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清单。同时,大埔县还借助挂点机制,重点对“四上”企业能获得的优惠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提高扶持奖励政策知晓率,消除企业入统顾虑,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到政策红利,企业申报入统的意愿显著提高。

此外,大埔县统计局积极宣传企业入统的条件标准、申报时间、流程以及申报所需材料,对培育企业采用现场指导、电话、网络等方式开展“一对一”保姆式服务,重点指导企业将营业执照、台账、财务报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等材料收集入库,并提前提醒企业相关材料中易出现的问题,高效完成企业申报及审核工作。

当前,大埔县积极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据悉,今年大埔拟培育30家“四上”企业,力争无“四上”企业镇清零。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洪国栋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连志城

特约记者:罗文燕 刘文烽

编辑: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