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大会在蕉岭县成功举办,专家学者、乡村休闲经营主体和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开展理论探讨与实践分享,探索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新路径,共同推动广东乡村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会上,蕉岭县介绍了乡村休闲资源情况及经验做法,获得广泛关注和认可。
2024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大会在蕉岭县成功举办。
近年来,蕉岭县以打造“百千万工程”典型县为统领,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点,深入挖掘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加快推进全域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推动农文旅融合从“点上开花”向“全域铺开”转变,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探索出具有寿乡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坚持规划战略引领 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径
在2024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大会上,2024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热度榜单TOP100出炉,蕉岭县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桃花源山庄、培鸿乡墅和“卡拉比-丘”数学世界旅游区。据悉,2024广东乡村休闲产业热度榜单TOP100全面展示了广东乡村休闲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发布该榜单旨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乡村休闲产业“三品一标”新标杆,推动广东省乡村休闲产业品牌化建设迈向新高地,助力创新培育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引导新消费,积极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蕉岭县举行乡村休闲产业项目签约,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广福镇桃花源山庄风景秀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
在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蕉岭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2024年8月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的工作方案》以来,蕉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谋划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组织编制《蕉岭县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从该县的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出发,制定近期、中远期和远期目标,加快蕉岭县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全面激发县镇村发展活力、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探索独具蕉岭特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我们计划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各镇多点开花,统筹推进县城更新和乡村再造工作。同时加大培育典型镇村,因地制宜打造休闲旅游景点、观光线路、特色镇村和农林景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点)等,形成串珠成链的景观风貌。”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说。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有效拓展发展新空间
金桔飘香,“桔”祥如意。日前,蕉岭县第十二届金桔采摘节在长潭镇百美村举行,活动旨在着力打响“金桔+文旅”品牌,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让桔香飘得更远,助力“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新鲜优质的百美金桔。
长潭镇百美村盛产金桔,品质优良,着力打响“金桔+文旅”品牌。(徐志宝 摄)
在长潭镇百美村的金桔果园里,颗颗金桔圆润饱满。冬日暖阳温柔地洒落,空气中弥漫着果实成熟的甜蜜芬芳。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穿梭在金桔树下,争相采摘品尝刚成熟的“黄金鲜果”。“百美村的金桔非常甜,我和同事们一同前来采摘,体验采摘的乐趣。我们摘了很多,打算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尝一尝。”正在采摘果实的游客罗女士笑着说。
一颗颗甘甜多汁的金桔,承载着村民增收致富的希望。在果园一隅,记者看到,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和打包金桔,及时将品质优良的鲜果送往市场,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来自寿乡蕉岭的这份甜蜜。“我种金桔已经30多年了,目前种有200多棵金桔树。今年是个丰收年,预计能摘10000斤金桔,总收入约10万元。深圳、珠海、广州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尝了我的金桔都说好吃,还让我给他们用快递寄过去。”果农钟健奇满面笑容地告诉记者,甚至有顾客只要有空就会到村里,亲自体验采摘的乐趣,享受那份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与甜蜜。
为推动“小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近年来,蕉岭县以农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壮大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培育多元特色产业,聚焦丝苗米、食用菌、百美金桔、红肉蜜柚、“嫣心红”三华李、桂岭蜂蜜、蕉岭冬笋等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通过深入挖掘“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壮大“产”的规模,不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产品增值、产业增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丰”景。
建设乡村产业社区 因地制宜促进三产融合
乡村环境干净整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风文明浸润心田。漫步在蕉城镇龙安村,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据龙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小峰介绍,龙安村依托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加快推进乡村产业社区建设,聘请“产业村长”对丝苗米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形成集聚集群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镇内有乡村产业社区、社区内有‘四上’企业、村内有‘产业村长’”的蓬勃发展局面。
蕉城镇龙安村依托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推进乡村产业社区建设。(丘林强 摄)
“我们协助招商引资,发展米酒产业、米粉厂等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和电商平台,推动快递物流企业进驻产业社区,推动形成丝苗米全产业链集聚集群发展格局,并引进‘产业园+公司+基地+社会化服务+农户’农业生产模式,联农带农3000多户。”龙安村产业村长、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介绍道。
郑小峰告诉记者,接下来,龙安村将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丰富乡村振兴内涵,让农业产业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再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再升级、社会治理效能再提升。
长潭镇白马画家村美丽乡村的气息令人陶醉。
在长潭镇白马村,白云映衬着蓝天,微风吹拂着树木,美丽乡村的气息令人陶醉。白马村是蕉岭县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有序推进乡村产业社区建设的生动实践。“当前,蕉岭县正在白马村、新泉村和龙安村探索建设乡村产业社区,以产业为核心,串联石窟河沿岸各类资源节点,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蕉岭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立足社区功能定位,强化党建引领,抓好丝苗米、毛竹、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串起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全力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现集体收益与村民收入互促互进、共同提升,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产业社区建设。
当前,蕉岭县抢抓省、市实施“百千万工程”机遇,依托“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石窟河沿岸经济示范带,串联石窟河沿岸各类资源节点,以乡村产业为主抓手,拓展优化“六事”乡村治理方式,推动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更多流向农村,推进城乡产业链延伸对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探索建设以产业为核心,生产、生活、生态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产业社区,形成多主体参与、多要素聚集、多业态发展格局。
梅州日报记者:杨乔颖
特约记者:汪敬淼 廖静宜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汪敬淼摄
编辑:张晓珊
审核:练海林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