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社区示范带 带宽共同富裕路!走进五华县水寨镇感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产业兴农村美幸福来

水寨镇名片

水寨镇地处五华县城,是五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99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4个社区,户籍人口16.7万多人,耕地面积2万多亩。

一座座村庄美丽蝶变,一个个产业项目高标准实施,一张张群众笑脸甜美幸福……盛夏时节,穿行于五华县水寨镇各乡村,一幅幅美丽乡村美好图景日新月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水寨镇立足“城乡发展示范区”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打造产业社区示范带,带宽群众共同富裕路,用实干实招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党建引领“火车头”

激活振兴“动力源”

“现在村民生活都好了,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了,鱼塘可以赏荷、森林公园散步、污水设施美化环境……生活太幸福了。”在水寨镇罗湖公园,罗湖村村民周红兰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村庄变化,她说,生活之所以越来越好,都是“好班子”带来的大变化。

改造后的水寨镇罗湖公园焕发新的生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振兴,党建引领是关键。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水寨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不断加强基层党建,构建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党委”格局,实施乡村组织振兴,聚焦短板弱项、强化改革创新,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关键在干。”水寨镇党委书记黎辉文说,面对乡村振兴这道“复合题”,水寨镇坚持多措并举、多方齐下,以提升干部能力素质、集聚优秀人才、建强战斗堡垒、强化组织引领等方面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与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水寨镇通过镇党委统领“大党委”,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六员”主题活动,通过设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宣传员、巡视员、调研员、施工员、研究员,对应强化政策引领、宣传引导、责任落实、掌握村情民意、参与一线建设、探索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龙”实施和管理,汇聚起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五华县水寨镇探索打造产业社区示范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日前,水寨镇坝心村每月一次的党员大会如期召开。和以往不同的是,外出党员通过手机登录党建视讯系统,在线与村里的党员代表共同商议村里的发展大计。“外出党员眼界更开,能为我们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思路,集思广益。”水寨镇副镇长刘伯强介绍说,2020年底,水寨镇在全县率先全面推广使用“沃视通”智慧党建视讯系统,并实现所有村(社区)全覆盖。“通过互联网+优势,加强村党组织和外出流动党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水平,为乡村振兴破局集智。”


探索产业社区路

比学赶超促振兴

“水寨镇曾经在很多人看来已经没有太多空间来发展乡村产业了。”黎辉文说,事实上,水寨镇一半城一半乡,虽然存在土地集约难等问题,但通过盘清“家底”,产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如何破题?“用工业化思维发展乡村产业!”年初,在一场会议中学习到的内容让黎辉文茅塞顿开,随后水寨镇探索在地域相邻、资源相连的若干村搭建乡村产业社区,在产业社区上组建临时党支部,探索打造产业社区示范带,解决农村撂荒耕地和产业发展难题。

水寨镇黄狮新村大力发展母婴产业,为五华县最大的月子中心。

据介绍,产业社区成立后,由产业社区临时党支部统筹村党组织、农业企业党组织等各方力量、各项资源,将村土地资源统一“打包”进产业社区“超市”,统一发布招商信息,统一协调企业进驻,并结合不同地段土地面积、土壤肥力和村民意愿等实际,由临时党支部统筹布设适合村中发展产业,形成“村集中供货、临时党支部统一营销、企业进店买货”的机制。

根据区位和产业定位,水寨镇划分为4个产业社区,各产业社区由副镇长担任支部书记,统筹布局该产业社区产业发展。今年3月16日,作为示范区的梓皋片乡村产业社区临时党支部第一次会议召开,吹响了水寨镇建设乡村产业社区的“号角”。

水寨镇莲洞村悯农稻虾共作基地,挖掘机正在开展撂荒地工作。

“我们集约了270多亩撂荒土地,等这一季水稻收成后就可以放虾苗,连片发展。”在水寨镇莲洞村悯农稻虾共作基地,莲洞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曾繁新满怀希望。“梓皋片乡村产业社区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大力向农业企业‘招商’,企业选定‘意中田’后,大家全力以赴,拿出了8天集约410多户农户共270余亩撂荒地的速度。”曾繁新说,产业社区内聚合力发展产业,也让大家对产业发展壮大更有信心。

自产业社区建设至今,水寨镇还通过采取“促成一场产业签约、开展一场产业研讨、召开一场产业现场会、打一场产业评比擂台赛、召开一场产业推介会、成立一个产业基金会、成立一个乡村产业协会”等“七个一”举措,召开8场研讨会、12场现场会、13场推介会,举行9场签约,筹集产业发展基金230多万元,集约撂荒地共1000多亩,吸引10多家优质企业落户产业社区,成功引进10个多项目。

“目前已成立2个产业社区,一场场签约、一个个落地项目也让各村形成了‘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提升了大家的工作干劲,一个个做好工作承接项目。”刘伯强说。


围绕发展和民生

持续发力补短板

下午放学时分,在水寨镇大布村新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内,对面五华县实验幼儿园一群刚放学的学生来到此处尽情嬉戏玩耍;旁侧的党建文化长廊内,不少村民正在休闲聊天、学习丰富的党建知识,相当悠然惬意。

“去年底,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多方筹集资金400多万元,对村广场及周边人居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使原本老旧、脏乱差的广场,改造为集休闲娱乐、健身、教育于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大布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思源说,广场及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成,让大布村旧貌换新颜,村民满意乐融融。

水寨镇大布村新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内,学生来到此处尽情嬉戏玩耍。

变化不仅发生在大布村,记者继续走马水寨各乡村,处处可见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水寨镇黄狮新村设施设备一应俱全,梅蓄项目移民在这里实现安居乐业;罗湖森林公园内草木吐绿、人声鼎沸;坝心村的荒地里又见新绿,丝苗米和黑豆正孕育着丰收希望;善坑村满山的五指毛桃经过几年生长,即将上市……

善坑村满山的五指毛桃经过几年生长,即将上市。

“我们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还是乡村产业比较薄弱,同时民生领域方面还与群众的美好生活期待仍有距离。”黎辉文介绍说,下一步,水寨镇将继续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此外结合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继续探索打造产业社区示范带,尤其着重在田、山、林、水中夯根基、扩增量、挖潜力,盘活土地,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坝心村的荒地里又见新绿,丝苗米和黑豆正孕育着丰收希望。

与此同时,水寨镇还规范细化了工程项目实施流程“十步法”,为产业、民生项目实施提供制度和资金保障。下一步,该镇将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着力补齐人居环境突出短板,不断提升乡村风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思路一变天地宽

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一道“复合题”,如何挥毫运笔、谋篇布局,非常考验当地党委、政府决策力和群众参与度。水寨镇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不断扩展思路模式建强组织、凝聚合力、激发群众热情,让水寨镇乡村变化日新月异。

此外最为关键的是,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足够多、足够合适的产业作支撑,乡村发展就容易变成空中楼阁。水寨镇高度重视乡村产业发展,创新通过工业化思维发展乡村产业,积极探索打造产业社区示范带,解决了生产主体、要素、营销等一系列制约乡村产业发展的难题,可谓是思路一变天地宽,令人眼前一亮。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赖锋 郑炜梅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吴腾江

视频:侯渊增 梁柳青 审核:丘儒

编辑:罗欢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