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彩!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羊城公演饮誉南国艺坛

↑6月26日《梅州日报》推出《红色经典树丰碑  文旅相融合绽芳华》专版。


一段血战三河坝、誓死杀敌的红色故事

一群梅州大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军民英雄

一份客家儿女实业救国、血性报国的家国情怀

……

6月24日至25日,由我市创排的广东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在广州友谊剧院连演三场,感人的故事情节、恢弘的舞台呈现、浓郁的客家特色受到了领导嘉宾和羊城观众的一致好评。这是该剧首次走出梅州“围龙”,造访羊城,并作为“2020广东省艺术院团演出季”的重点演出项目精彩亮相。

该剧不仅是广东省、梅州市今年文艺创作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我市为贯彻落实广东省推动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现场会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省委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而推出的精品力作,旨在为三河坝精神树起一座历史丰碑,“把生命活成一首歌”献给祖国、献给党、献给理想、献给时代。

歌剧演绎红色经典

还原可歌可泣故事

1927年,一场关系中国革命前途命运的战役在大埔县三河坝打响,由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一部与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队,在此浴血奋战三天三夜。这是南昌起义后军队入粤经历的一次异常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役,不仅在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坚守信念、勇于担当、誓死杀敌的革命精神。”该剧总导演谭颖说,正因如此,更应该把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还原于文艺舞台之上,将历史史实、英雄人物、红色文化宣扬出去,彰显梅州的文化自信。

自2017年8月开始,主创团队立足梅州实际,紧扣史实,两年间先后10多次深入到三河坝战役旧址以及梅州境内其他县(市、区),深切感受八一南昌起义军和三河坝军民为革命胜利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历史贡献,感受这片红色土地上客家儿女的家国情怀。

“梅州是红色文化资源的一座富矿,一片沃土,不缺素材。”编剧陈晓琳说,有一次到梅江区攀桂坊采风,听闻在椿荫堂内的兄弟俩,一个信仰共产党,一个信仰国民党,相安无事。一下子,就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所以,该剧巧妙地利用了国共两党敌对关系与客家人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这一矛盾冲突,讲述了谢啸天、欧阳朵朵、谢怀烈等剧中人物在理想与信仰、亲情与爱情的抉择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奋战的故事。


“三河坝战役为后来的井冈山会师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军事战略的转变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促进了广东革命运动的发展。”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易立表示,《血色三河》以歌剧的形式讲好红色故事,是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舞美效果震撼人心

客家元素耳目一新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炮火连天、子弹呼啸……这些场景都让观众身临其境,仿佛身处三河坝战斗之中,直呼“比电影还精彩,比电影还真实”。


“为了打造独特逼真、冲击力强的视觉环境,我们创造性地将舞台艺术与影像艺术相结合,将全息影像与戏剧完美融合在一起。”执行导演王焱说,与LED影像相比,全息投影不仅以油画般的质感还原了厚重的三河坝战役,还能实现舞台演员与虚拟影像的互动,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观感体验。

这部剧之所以给人留下“真实”“震撼”的印象,不仅仅因为有技术“助攻”,还体现在道具的细节中。“剧中涉及的装备、武器、服装全部严格按照1927年黄埔军校军人军队的建制和标准1∶1还原,像捷克式轻机枪、勃朗宁手枪、‘苏6’望远镜。而且,我们还对演员进行队列动作、战术动作等严格训练。” 谭颖说。

因为是在广州“首秀”,剧中浓浓的客家特色也让“羊城”观众耳目一新。“我是第一次听山歌。演员一开口,我的耳朵就被‘征服’了,想跟他们一起喊出来。以后我会去梅州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原汁原味的客家风情。”广州市民朱琛说。

从现场布景到情节设计,一个个具有客家特色的“梅州符号”都贯穿其中。该剧巧妙地融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杯花舞”,八月十五举家团圆吃柚子、品娘酒,客家人“上灯”预示人丁兴旺,“送伞”寓意给对方一个家等“微设计”,传递出浓浓的乡土味,让在外的梅州乡贤产生了共鸣。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久久不肯离去,拿起手机为演员拍照。

“勾起了心里最深的乡愁!”76岁的李惠嫣说到动情之处,她眼里泛着泪光。 “我的老家在梅县松口,现在住在深圳,今天我‘拖家带口’十个人专门从深圳赶过来看。” 李惠嫣说。

“全梅班”马力全开

“后生人”让人佩服

除了“全息投影”技术,剧中所有的音乐都是原创的,也是这部民族歌剧的一大亮点。

“剧中涉及音乐唱段有45段,总时长达90分钟,占全剧时长的四分之三。” 青年作曲、音乐制作人谢鹏年仅30岁,来自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他说,在音乐的设计和创作上,该剧保留了传统的客家山歌、民间小调,使歌剧的音乐和唱段更加时尚现代、通俗流行,更具艺术魅力、更加动听,使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喜欢上山歌音乐。

当演出结束,主创团队、演职人员一一登台亮相时,这帮“后生人”“全梅班”让嘉宾纷纷竖起了大拇指。“18年前,我去梅州创排大型客家山歌剧时,人才稀缺。这次听说80多名演员都是梅州本土的,其中10名主演全部来自剧团,让我们看到梅州戏剧界的‘希望’。”曾为梅州创排过《等郎妹》《客魂·家风》等山歌剧的著名导演艺术家、国家一级导演王佳纳说。

该剧自去年12月公演后,已经完成了四轮近20场的演出,每一轮都有新的提升和改进。其间,演员通过以演代练、以赛代练等方式,不断打磨剧目、锤炼艺术团队,有力推动了本土文艺人才的阶梯式培养和文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倾力打造精品剧目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硝烟不再,但三河坝精神在梅州大地上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承下来。

近年来,我市充分挖掘大埔三河坝红色资源,加大对三河坝战役纪念园的建设力度,着力推进有关三河坝战役的红色文艺精品创作,努力讲好三河坝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为擦亮三河坝红色文化品牌,促进当地文旅融合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月25日第二场演出结束后,全体演职人员在广州友谊剧院门前合影留念。

特别是《血色三河》演出后,反响热烈。目前,《血色三河》“精华版”已经完成创排工作。据了解,“精华版”全长45分钟,由大埔县广东汉剧传承保护中心负责编排,将作为大埔县三河坝干部学院的驻场演出项目,为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市场深度融合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让《血色三河》这一精品剧目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

“4月份开始,我们中心43个人参与到‘精华版’的创排中。其间,也被剧中的三河坝战役精神所感染。” 该中心主任郑永华说,接下来,还计划将这部戏“搬”出剧场,“送”进学校、园区、乡村,让三河坝战役精神在梅州大地生根发芽。

演出结束后,一位小观众上台为主演献花。

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接下来,梅州将立足保护利用红色革命遗址,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创造性推动文旅融合和红色游学。一方面,创新“红色+教育”,把《血色三河》嵌入教育教学实践,创排民族歌剧《血色三河》的驻场演出版,把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还原于文艺舞台之上,丰富红色教育情景,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品课程。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旅游”,把三河坝以及三河坝的相关旅游资源链接起来,吸引更多人铭记先烈丰功伟绩,缅怀先辈革命精神,努力探索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全国、全省样式。

专家点评

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完美交织

观看完《血色三河》,暨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叶志海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因为不仅精神上受到了洗礼,更是在精神上完成了一次“寻根之旅”。“我母亲祖籍就是梅州大埔,外公也是在年轻的时候从大埔下南洋,剧中的乡音、故事都让我倍感亲切,有一种故土‘寻根’的感觉。”叶志海说,通过这部剧也让他更加懂得为什么外公当时要坚持举家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这是一直传承在血脉里的家国情怀。

在评价《血色三河》这部剧时,他认为,对于革命题材主旋律的歌剧,能够做到把握重要环节和主题不走偏的同时,又能够推动当代更多的年轻人去关注它、理解它、认同它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做很大的创新和改进,《血色三河》做到了。“这部剧整体的构思非常精巧,不仅通过传统主旋律与现代设计元素巧妙地结合,而且将这部剧中看似矛盾的内容做了很好的契合和迎合,促进了文化的有效传播。” 叶志海说。

除了构思的精巧,剧情内容的思想性也在不断升华。“剧中的故事很精彩,戏剧矛盾冲突、人情味、感情、爱情、亲情等各种元素在不断地交织、融合,当它们撞击在一起后,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叶志海表示,这部剧除了架构在客家文化的基础之上,还进行了一场革命的升华。它将文化自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革命文化元素结合得非常好,牢牢抓住了客家文化、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内核,使这部剧十分具有“血色”,这个“血色”不仅是牺牲的血色,更渲染了一种奋斗的“血色”。

站在观众的角度“做戏”

“三河坝战役是一场很重要的战役,《血色三河》这部剧以艺术的形式,把舞台视像和舞台演绎合二为一,将这段历史在舞台上更丰满地呈现,让更多不知道这段历史的人,去感悟当初那段艰难的历史,告诉大家不能忘记曾经的风风雨雨,要回望我们来时的路,从这个层面来说它是有教育意义的。”原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梅晓说,这部剧运用了一种比较独特的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多地是将情景剧、戏剧、民族歌剧进行了融合,突破了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一些局限,并且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这种选材、这种切入点,走出了一些自己尝试的路子。

好的艺术作品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综合提升。梅晓认为,《血色三河》首次走出“围龙”来到广州演出对于这部剧本身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十年磨一戏”,艺术贵在探索、积累经验。“艺术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做一个艺术作品,特别是回顾历史的作品,应该让更多的观众去看到它,然后再从不同的层面去听观众的意见建议,做到在尊重历史史料的基础上满足观众的期盼,让他们进入剧场后不仅是受教育,也要受感动,这就是做‘戏’的意义。”梅晓说。

记者手记:

《血色三河》首演至今,场场爆满、一票难求。首次跨越300多公里亮相“羊城”,观众掌声不断、喝彩依旧。

这部民族歌剧给人直观的印象是,充分运用声光电技术,舞台效果十分震撼。但在我看来,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编剧。剧本情节中有战争,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但不管是哪个故事、哪条线索,都能从里面发现自己的影子,从第一幕到最后一幕,情绪都会被牵着走。

这正是编剧的高明之处。一部好的剧目,要“登得上舞台,下得了田间”。 “下得了田”就意味着要“素颜”,就要关掉舞台特效的“滤镜”,最终能够打动观众的就只有剧情。所以,也十分期待《血色三河》“精华版”能够坐上移动舞台车,开进村头巷尾、街道社区、园区学校等,让更多人了解三河坝战役的悲壮历史,让三河坝精神种子撒得更广、撒得更远、撒得更深。

文:本报记者 林丽妙 赖运香

图:本报记者 吴腾江

编辑:张晓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