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可控可治!规范治疗、科学管理这样做

每年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是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世界防治哮喘日的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位哮喘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哮喘。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哮喘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工作、学习和生活。早发现、早治疗,绝大多数的哮喘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哮喘患者千万不能心存侥幸,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才能避免哮喘加重甚至产生不良后果。

为此,记者向兴宁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科主任医师潘伟胜了解哮喘的相关知识。






前不久,兴宁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30岁的哮喘患者李先生。李先生两个月前开始咳嗽、喘气,特别是运动后咳嗽加剧,给李先生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李先生随后到兴宁市人民医院就诊。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二科主任医师潘伟胜先了解李先生的情况,结合胸腔、鼻腔内部和肺功能检查后,诊断其患上了哮喘。潘伟胜向李先生讲解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李先生表示之后一定配合治疗。

“医生开了吸入药物给我,并嘱咐我3个月内要再去医院检查,而且还要定期进行哮喘评估和自我管理。”李先生说。出院后李先生按照医嘱服药和雾化,定期复诊,目前病情明显好转了。

哮喘多发于夜间

找准病因谨慎对待

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气道的慢性疾病,当这些运送空气的管道(即支气管)因过敏性炎症而变得肿胀、狭窄时,可令呼吸不畅,从而导致哮喘症状。

“许多哮喘患者会出现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哮喘患者的症状多表现为昼轻夜重,很多患者会在夜间出现症状。”潘伟胜说。日常生活中导致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种,不同患者触发因素不同,主要有吸烟、肥胖等。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来说,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螨虫、花粉等,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病率。

潘伟胜强调,在哮喘的诊断和治疗上要避免以下误区,患者认为得了普通感冒或支气管炎没有采取对症治疗;感觉良好而擅自停药或减少用药,造成病情不能控制和肺功能不可逆的损害;不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而反复发作。

早发现

早干预效果好

那我们应该如何尽早发现是否哮喘呢?潘伟胜告诉记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判断家庭成员是否有过敏类的疾病、是否有家族史、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其次对胸腔和鼻腔内部进行检查;如果怀疑哮喘,还要考虑到有没有其他可能引起相同症状的疾病;最后进行肺功能检测。这里分享几个肺功能自测的方法,平时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尝试自测。

1、爬楼梯法 使用适中的速度一次爬三层楼梯,若没有出现明显的气急或胸闷,则表示心肺功能很好。反之,则表示肺功能已经受到了影响。

2、吹火柴法 用力吹灭一根火柴。若火柴距离唇部15厘米时无法吹灭,则表示肺功能已经出现问题;若距离5厘米仍无法吹灭,则说明肺功能受损严重。

3、憋气法 深吸气后,能憋气达20秒则显示肺功能正常。达30秒,则表示心肺功能很好。

4、小运动量试验 原地跑步使脉搏增快到每分钟100-120次后,停止活动,如脉搏能够在5-6分钟恢复正常,则说明心肺功能正常。

严格按照治疗方案

加强锻炼定期复诊

“长期规范治疗可以控制哮喘症状,预防急性发作,从而实现哮喘控制。”潘伟胜表示,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分为控制类药物和缓解类药物。控制药物用来长期维持治疗、控制症状、改善肺功能、预防急性发作;缓解药物用于急性发作时快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这些药物通常是吸入剂,也有一些控制类药物是片剂。如果急性发作时使用缓解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连续使用3次仍无缓解或症状迅速恶化,呼吸严重困难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就医。

哮喘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缓解药物气雾剂治疗。(受访者供图)

最后潘伟胜提醒,哮喘患者在自我管理中要避免诱发因素,严格按照治疗方案用药,加强锻炼,做好哮喘病情日记;定期复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长期维持治疗至少3个月;每3个月就应进行随访检查,以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增加或减少治疗药物或剂量。

梅州日报记者:江波

实习生:余伟权

编辑:刘滨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