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花生田里收获“金豆豆”!兴宁“IT夫妇”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是我们引进种植的七彩花生,收购价高达每斤8元,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金豆豆’。”日前,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黄岭村的百亩花生种植基地迎来了七彩花生的首次丰收,该基地负责人罗浩林、林镇华夫妇激动不已。记者近日采访这对“85后”“IT夫妇”,深入了解他们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梦想,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IT夫妇”回乡卖花生

十多年前,互联网产业方兴未艾。罗浩林大学毕业后,与林镇华在广州开设了IT工作室。2012年,两人喜结连理,后来喜添龙凤胎。为了照顾家庭,他们决定留在家乡兴宁市。

“回乡创业之初考虑过做可溯源农产品,但所需资金太大,只能放弃。”罗浩林回忆说,当时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花生是受众特别广的休闲食品,而电商风头又正盛,便萌生了利用自己的IT从业经历,借助兴宁商贸城的批发优势,在网上销售花生的想法。得到妻子支持后,2014年,他们用自己龙凤胎子女“稀罕少有”的谐音命名公司,开了第一家淘宝店铺“浠涵家”。

为了提升竞争力,夫妻俩在创业之初就明确了只卖精品的定位。为了保证花生的品质,罗浩林骑着摩托车进货后,把经过粗加工的花生倒在米筛上,夫妻两人一颗颗分拣过滤,再重新包装成自己品牌的小袋。刚创业时因为请不起工人,罗浩林承担起了选品、进货、客服、筛选、打包等工作,经常一边挑选花生,一边用手机回复客户,晚上还要对店铺的销量、顾客口味、地域分布等进行分析复盘。林镇华白天除了要做好花生的配货发货外,晚上还要负责产品拍摄,写产品详情等。

好品质和好口碑带来了好销量,随着店铺订单的增多,罗浩林进货越来越频繁。有一次载货时不小心货物从车上摔下来,花生撒了一地,懊悔与痛心让他至今记忆犹新。到了年底的销售旺季,林镇华需要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进行产品打包等。正因为夫妻俩的辛勤付出,他们的事业也终于迎来了快速上升期。

扩大规模带动村民致富

随着店铺生意越来越红火,在进一步做好营销推广的同时,夫妻俩将进货地发展到河源、肇庆、龙岩等花生产地。2016年,他们在宁新街道文星村租了间厂房,雇请了20多名工人挑选花生。

“一开始父母是希望我们放弃创业,找一份清闲工作。后来看着我要每天骑摩托车来回跑,打包又累到直不起腰,还是拿出多年积蓄帮我们买了一辆车用来载货,但搬运工作还是靠自己完成。”罗浩林说,严重的体力消耗迫使他转变思路,考虑把精力用在选品、运营和销售上,而不是当司机和搬运工,这样才能创造更高价值。

为此,夫妻俩把公司整体搬迁至宁新街道黄岭村,实现网上销售和线下仓储、挑选、包装、发货为一体。罗浩林主抓公司运营和销售,妻子负责工厂的日常管理和业务接洽,公司业务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2018年至2019年,他们的花生位列淘宝网销量榜第一,种类也由最初的4种扩大到10多种,并且开始在多个网络购物平台上架销售。“花生销售旺季时,我们的日销量可达5万多单、日出量10万斤。此外每年还带动柚子、李果等客家特色农产品销售近200万斤,助力农户创收。”林镇华说。

公司稳步发展后,夫妻俩开始谋划在梅州本地建立种植基地,既减少运输成本、利于管理,还能带动家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2022年,他们响应复耕复种的号召,在黄岭村流转了100亩土地,引进七彩花生主攻高端市场,带动农户增收。

不久前,黄岭村的首批七彩花生开摘,每亩产量达800斤。如今七彩花生每斤收购价高达8元,100亩撂荒地上可谓是长满了“金豆豆”。“我把土地租给公司,一亩地每年有550元的收入,每个月还有2000多元工资,并且能照顾家里的小孩,特别满足。”村民李秋红说。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走好‘电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这条路,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努力实现互惠共赢。”罗浩林表示,如今有更多乡镇向他们伸出橄榄枝,他们也打算将种植基地推广至兴宁各地及周边县,计划至2023年把种植规模扩大到2500亩,带动280户农户每户每年增收5万元以上。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特约记者:钟思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杨乔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