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日报小记者寒假体验班之“潮客文化交流行”活动圆满举行
文化之桥 潮客之约
本报讯 (记者刘润涛)1月21日至22日,60多名梅州日报小记者走进潮州,参加梅州日报小记者寒假体验班之“潮客文化交流行”活动。
活动第一站为韩山师范学院。在韩山师范学院内的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该校教授通过动物标本,为小记者们普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在潮州文化达人带领下,小记者们漫步历史长廊,探寻广济桥之美与牌坊街的古建筑魅力,体会潮汕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之间的和谐融合。在韩文公祠,小记者们对话语文课本上的韩愈,研究韩愈与潮州的关系。在百师园与潮州市博物馆,小记者们目睹潮州木雕、潮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技艺。小记者们还动手制作潮州小吃,品尝潮州特色卤鹅等美食。
活动还安排了潮客文化交流联谊会,梅州日报小记者与潮州日报小记者纷纷上台展示两地特色节目,互相结交朋友,提升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优秀学员被评为“文化交流小使者”。通过与当地小记者的深入交流,梅州日报小记者对潮州文化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小记者 惠敬涵(梅县区扶大宪梓中心小学)
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我踏上了梅州日报小记者寒假班的大巴车,接下来就和我一起领略潮州的风土人情,感受潮州文化的魅力吧!
首先我们来到了韩山师范学院内的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参观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这里的标本多得数不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之后我们来到潮州古城,这里有雄伟壮观的进士牌坊,记录着古城的悠悠历史,还有许多有趣的店铺。我在零食店里买了一个紫色的网红冰棒,并且尝试用电话手表上的付款码付款成功,妈妈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行,自己去探索世界,还是我第一次独立购物和付款,具有里程碑意义呢!
晚上我们参加了潮州日报社为我们准备的潮客文化联谊会,潮州和梅州两地的小朋友分别带来了精彩纷呈而又各具特色的节目表演,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潮州日报小记者的工夫茶表演,只见她身着传统服装,举止从容地给我们展示潮汕工夫茶的8个步骤:备器、温壶洗杯、纳茶、润茶、洒茶、点茶、请茶、品饮,让人大开眼界。最后一个环节,梅州和潮州两地的小朋友互相交换手信,我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工夫茶茶具,每一个茶具都精心制作,小巧玲珑,而我则给对方送了亲手剪的窗花和DIY的明信片,我们都在心里悄悄期待着下一次见面。
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我不仅以小记者的视角深入了解了潮州的风土人情和风景名胜,进行了潮客文化交流,还在我们心里种下了一颗独立和探索的种子,它将引领我们以一颗坚毅、求索之心拥抱多姿多彩的世界。
✦
•
✦
游潮州有感
●小记者 周馨瑶(梅江区美华小学304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寒假,我跟随梅州日报小记者团的脚步,出发前往潮州参观学习。
在韩山师范学院的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里,我们被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所吸引,仿佛进入了神奇动物世界。教授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详细讲解了这些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保护意义。我认识了好多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的动物,原来它们在大自然里的生活是这么有趣又奇妙。
来到韩文公祠,周围满是古代诗词碑刻。我站在韩愈塑像前,认真欣赏着碑刻上的古诗词。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韩愈与潮州的关系,这时我才对韩愈有了深刻的了解。原来韩愈为潮州做了那么多好事,他真的很了不起!
漫步在历史悠久、造型各异的牌坊老街,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声音在此处回荡。街道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每一块砖瓦好像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如今的潮州牌坊老街和我们梅州的老街一样,都成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部分,它们承载着城市的记忆,特别珍贵。
当晚,两地的小记者们在潮州文化交流会上,互相学习了潮州话与客家话,还进行了才艺表演。大家还互送了各自家乡的特产,虽然是小小的礼物,但也是两地小记者们的交流见证。我学会了几句有趣的潮州话,还交到了新朋友,可开心啦!
在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我都能感受到那份来自遥远时代的呼唤,它们是前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文化遗产。看着那些古老的文物,我好想穿越到过去,看看它们原来的样子和用途。
我们还亲自制作了潮州美食:粽子和红桃粿。因为红桃粿独特的粉色外观,寓意着吉祥如意与长寿平安。制作的时候,我特别小心,想把这份美好的寓意都包进粿里。
这一次到潮州,我们观赏了潮州风光美景和建筑文化,也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以后,我还要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文化。我相信,每一次出行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收获,让我学到更多新知识,让我快快长大!
(指导老师:潘成园)
小记者们在韩江畔学习广济桥的构造奥秘。
✦
•
✦
我所了解的潮州
●小记者 罗梓诚(蕉岭县桂岭学校)
寒假里,我跟随梅州日报小记者团,来到了潮州参观学习,下面,让我来向大家讲讲我了解到的潮州。
首先,我们来到韩山师范学院内的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标本,有华南虎、极乐鸟等动物。接着我们来到广济桥参观,这是潮州标志性建筑物。广济桥建筑复杂,它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通过参观广济桥,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第二天,我们来到广济桥对面的韩文公祠参观。在这儿,我知道了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下午,我们来到了韩愈文公祠,了解了韩愈为潮州人民做的贡献。参观完百师园,我们欣赏了潮绣,各种精美的作品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下午,我们来到潮州博物馆,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各种潮州古代时雕刻的东西和物品——没错,这就是潮州木雕。介绍了这么多,你肯定想问,潮州有哪些美食呢?不急,这就告诉你,有卤水鹅、红桃粿等美食,真是数不胜数。
潮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让人流连忘返。
✦
•
✦
感受潮州文化魅力
●小记者 邹梓玥(梅江区鸿都小学205班)
春节前夕,我参加了一场潮客文化盛宴——走进潮州,体验潮客文化交流行活动。
在韩山师范学院,我们拉开了此次文化之旅的序幕,我们逛潮桥,食潮菜,品潮茗,听潮话,看尽潮州风景,既见识了潮州本土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潮州自然环境的特点,又感受到了潮州木雕、潮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魅力和生命力。
在潮之洲,潮水悠悠,踏上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我仿佛领略到了“十八梭船廿四州”的繁华之景。在韩江畔,广济桥以其独特的构造和悠久的历史深深吸引着我。桥全长约518米,桥面宽约5米,由东西两段石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东西两段为石梁桥,桥面由石板铺就,中间部分则是18艘木船连接而成的浮桥,可以根据需要开合,方便船只通行。这种“桥中有桥”的设计,既见证了潮州千年的历史变迁,又承载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夜幕降临,桥上灯光亮起,倒映在韩江水面,宛如一条璀璨的巨龙,展现出迷人的风采。
潮州人注重饮食的礼仪和传统,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潮州菜的制作过程也反映了潮州人勤劳、细致和创新的精神。无论是潮州卤鹅、牛肉丸还是潮州粿条,皆让我回味无穷。在潮客文化交流行中,我最喜欢的是亲手制作潮州粽子。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终于可以亲手体验潮州美食的制作,紧张的是怕自己包不好,贻笑大方。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两片粽叶,我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粽叶折成一个小漏斗,接着,在中间放了一块香喷喷的肉,然后塞了一个鹌鹑蛋,最后把粽叶折成个三角形,一个潮州粽子就包好了。上锅一蒸,那色香味真真不比大厨师做的差,又是让我们大饱口福的一顿。
随后,在一声声潮州方言和客家方言的比拼交流中,此次的潮客文化交流行活动落下帷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好的学习永远在路上。此次潮州之行,让我收获颇丰,意犹未尽,愿相约梅州日报小记者,再次启程……
小记者们学习制作潮州小吃。
✦
•
✦
潮客文化手拉手
●小记者 廖栩珩(梅州市实验小学301班)
今年寒假,我作为梅州日报小记者团的一名成员,和60多位小伙伴一起,参加了“潮客文化交流行”的活动。
潮州行的第一站是有名的韩山师范学院,我们参观了学校图书馆的动植物展览馆,现场的老师用标本教我们认识了不少大自然的生物,自然界的动植物种类繁多,而且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像彩虹一样!
下午我们来到电视上见过很多次的广济桥,从导游老师介绍的话语中,我知道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中间的浮桥由十八艘木船组成,像拼积木一样可以拆开,大船就能通过啦!如此精巧的设计,我们的祖先真的太有智慧了!
晚上,我们和潮州日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参加联谊会。现场的小伙伴们都各自拿出了自己最拿手的表演,全场掌声雷动。会上,我们还互相交换了礼物:我收到一套工夫茶茶具,潮州的小伙伴也拿到了我精心准备的小玩具。
第二天早晨,我们来到韩文公祠。韩文公祠里的千年老树沙沙响,我仰着脖子看韩愈爷爷的雕像,听老师介绍他在这里兴办学校、培养人才、驱赶鳄鱼等故事,他真是一个既有能力又有才华的人呀。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向他学习,好好读书,长大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随后,我们来到百师园,在现场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亲手制作了粽子和红桃粿,让我体验了一回潮州美食文化。我们还现场观看了潮绣、玉雕、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湛表演,让我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一站是潮州市博物馆。博物馆的宝贝真多呀,既有记录历史的书籍,又有制作精美的陶瓷、玉器、木雕、金雕和石器等,让我对古人的手艺和智慧敬佩不已!
回程的大巴上,我抱着潮州小伙伴赠送的小茶具,心里甜甜的。这次旅行不但增长了我的见识,还让我结识了不少潮州的好朋友,真是满载而归呀。
✦
•
✦
难忘的潮州行
●小记者 刘晓岚(梅州市实验小学)
寒假里,我第一次远离父母,和梅州日报小记者们一起体验了一次两天一夜的潮州行。
走进潮州,我不仅发出这样的感叹:这座古城真美啊!
来到潮州的第一站,我们走进韩山师范学院粤东农业与生物科技教育基地,张教授亲自给我们介绍和讲解各种各样的生物标本,有蜈蚣、绿孔雀、海星、巫骨螺……随后,我们来到中国四大名桥之一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广济桥横跨韩江,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不仅是古代广东通往闽浙的重要通道,也是潮州八景之一。壮观的广济桥让我感叹古代桥梁建筑的智慧。潮州的标志建筑还有很多,如古老的城墙、庄严的开元寺、繁华的牌坊街等。我在百师园里亲自体验制作了潮州特色粽子和红桃粿,也品尝到了地道的潮州美食。此行我们与潮州日报小记者们进行了两地文化交流联谊活动,小记者用自己精彩的才艺表演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活动最后,两地小记者们交换了各自家乡的特色手信,小小的礼物承载着大大的祝福,祝愿我们友谊长存!
潮州古城的美食和景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机会,我还想再去一次潮州!
小记者们认真聆听潮州古城背后的历史文化。
(图片由刘燕晖、张颖摄)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