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课了,张老师轻轻地敲了敲桌子,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老师笑着说:“今晚有个特别的作业,就是让种子发芽!可以选绿豆或大蒜,用水培或土培,十天后带来学校比赛,还要写观察日记哦。”说完,张老师还给我们看了种植视频,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我也跃跃欲试,想和同学们一起比比看谁的种子长得最好。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又看了几遍视频,觉得挺简单的:泡水、换水、盖湿布。于是,我找来绿豆、碗和棉柔巾,开始动手种了起来。我把绿豆放进水里泡了一夜,还把浮起来的绿豆挑了出来,因为它们不能发芽。我想象着绿豆发芽的样子,仿佛看到了我和同学们在教室里展示自己作品的场景。
第二天一大早,我刚起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绿豆。绿豆泡了一晚的“冷水澡”后,比原来大了一圈,有的绿豆是“急性子”,已经冒出小鱼钩似的嫩芽;有的绿豆只是微微拉开“绿外套”的“拉链”,露出一点“白肚皮”;有的绿豆除了变大,什么变化也没有。上学前,我把水倒掉,用湿棉柔巾盖住绿豆,期待放学后的惊喜。
放学了,我直奔绿豆,掀开湿的棉柔巾一看,哇!绿豆们像是约好了一样,齐刷刷冒出弯钩似的嫩芽,有长有短。我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接下来的几天,绿豆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第三天,嫩芽变长变黄,长成了根茎;第四天像是有谁施了魔法一样,绿豆仁中间抽出叶子,根茎两侧还长出细须;第五天,绿豆继续争着长,有的叶子舒展开,有的还蜷缩在绿豆壳里;第六天,我的绿豆长成一片“小森林”,我高兴极了。
可是第七天,绿豆“森林”突然枯萎了大半,还散发出阵阵臭味。我伤心极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妈妈安慰我说:“没关系,可能是水放多了,我们从头来过吧。”我点了点头,虽然心里有些失落,但还是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幸运的是,作品展示时间延迟了两天。这两天里,我更加细心地照顾绿豆,每天都给它们换水,观察它们的变化。等到交作业那天,我的绿豆苗正茂盛。老师还给我和绿豆拍了照片呢。是时间和我的精心培育让它们成长,也是我的耐心等待让它们变成“小森林”。
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我知道了豆芽是怎么来的,还在我的心田里种下了一颗珍惜生命的种子,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是多么不容易,以后我会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点评:从大小、样子、长度、颜色等多角度记录了绿豆发芽的变化,小作者观察细致,情感细腻且真实,“冷水澡”“绿外套”“白肚皮”等用词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作者:叶洪华(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小学407班)
指导老师:张柳君
编辑:廖玉芳
审核:廖爱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