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补丁田”变“聚宝盆”,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土地是乡村发展的核心资源,科学有效开展土地整治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合水镇通过“四链重构”实践,推进耕地整合、盘活闲置资源以提升利用效率,创新合作模式推动产业增值,秉持绿色理念开展生态修复,让一块块“补丁田”变身为“聚宝盆”。实践证明,有效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才能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稳固农业发展底盘。(详细内容>>从“补丁田”到“聚宝盆”!兴宁市合水镇全域土地整治的“四链重构”实践

耕地整合迫在眉睫。当前,乡村耕地碎片化严重,小块耕地不利于机械化作业,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推动耕地整合,要从凝聚多方合力入手,调动村民、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在清点地上附着物、精准丈量土地,夯实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安排熟悉政策的人员组建服务团队,为村民答疑,妥善调处土地矛盾,保障土地整合项目平稳推进。此外,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农户流转土地,实现集中连片、规模化经营,提升耕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稳健发展。

合理的空间腾挪对乡村发展至关重要。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但布局混乱、利用效率低。我们需与专业机构合作,精准分析潜力地块,优化用地布局,让有限土地资源发挥最大价值,满足乡村多元发展需求。同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群众参与拆除危旧建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公共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提前做好土地收储,保障重点项目落地,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产业增值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动力。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农业产值不高,农民收入增长受限。为此,我们须引入农业企业和种粮大户,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升农业产值。创新合作模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通过示范带动,吸引本地种粮大户参与,带动运输、农资销售等周边产业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循环活力。

生态修复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过去因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受损,废弃矿区等地不仅影响生态美观,还存在地质灾害隐患。我们要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生态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多部门协同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养护,改善生态环境。探索将修复后的区域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地,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为乡村绿色发展开拓新路径。

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各地应因地制宜,巧用经验,深挖土地潜力,优化资源配置,让乡村迸发无限活力,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撰文:荣玫

编辑:黄炜明

审核:蔡颜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