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麻坑村
●钟秋
阳光突兀地撕裂阴云,斜斜地呈45°角投射而下,在一排刚刚种下的直立的树木与大地之间构筑成许多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一个个稳定的几何图形,似乎在整齐地诉说着当前农村单调却不失稳定的状况。而在我的内心,却真诚地希望这一次普通的植树活动能够给这个古老而沉闷的村子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植树活动完毕,我驱车从大坪镇大东村沿河一路而下,当车子经过“麻坑村”的标志之时,如鬼使神差般,我竟将车折入了其中一条岔道。道路依然是水泥道路,但却开始慢慢变窄,上了几个坡,待我欲掉头之时,却发现一边是山体一边是深崖,根本没有腾挪之地。在小心翼翼地通过一段狭窄的悬空路段之后,我彻底断了往回走的念想,只能向着陌生的深山里继续前进。
麻坑村处于合水水库上游的群山环抱中,属于合水镇管辖。穿过一个高速公路底下的涵洞之后,我打开导航地图定位,却发现除了一个螺子塘的地名以外,没有任何道路状况。使用手机上的奥维地图,通过卫星影像看到有一条小小的道路可以通向乐群村后,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心下也着实体验了一次“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柳暗花明。
或许某个时候,有些人生是无奈的,有些岁月是迷茫的,有些故事是心碎的,有些生活是不安的。但是对于我来说,山之所在,心之所向也。只要有山林,生活就会在宁静中贴近自我,摒除社会中的各种躁动不安,从而可以宠辱不惊,不至于迷失在纷纷扰扰之中。
不知拐过了多少山尖,当视线中出现一座横跨两个山头的渡槽之时,我的心境更加沉稳了,对于前路可能被阻塞的担忧彻底放宽了。渡槽是20世纪中期的产物,当时水利设施落后的状况,直接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渡槽作为一种可以跨越溪谷和洼地的水利设施,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兴建,它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群体智慧的结晶,我却更喜欢它在西汉时期的名字——飞渠。
把车停在飞渠底下,我久久凝视着这个跨越山头,同时也跨越时空的工程。它简陋却安稳,不但稳稳地在这屹立了半个多世纪,更是稳定了这个山村的农业生产,让村里的人们可以安居乐业,更可以据此而腾飞。
只是山风呼啸,泉水叮咚,寂寞的田野上此时却只有我孤身一人仰望着飞渠。而那同样孤独而沉闷的飞渠,此刻是否也在凝视着我这个突然而来的旅行者?是否又在暗暗倾诉“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桥如虹,水如空,落叶飘然迷蒙中。
岁月没有是非,生活没有真假。日子就这样不慌不忙,岁月就这样不紧不慢,可是蓦然回首之时,原本浓烈醇厚的日子轻而易举地就在岁月迁流中变淡变冷。
我久久地在飞渠底下的田野里流连,路边野草凄凄惨惨戚戚,垄上李花零零落落悲悲,唯有在那枯蓑的禾头之间,一片一片的看麦娘正长得茂盛。清人顾景星的《野菜赞》中有这么一段话:“有看麦娘,翘生陇上,众麦低头,此草仰望。”这或许就是看麦娘的名字来由吧。池莉有篇小说叫《看麦娘》,她在小说中这样描述了看麦娘:“所有的草穗又都回护着麦地,无论日出日落”。看麦娘永远都喜欢长在田野上,田地主人在的时候它在,主人不在的时候它也在,默默地替主人守护着这一片或繁茂或清冷的田野。也许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像一株看麦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拯救着自己,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轻言放弃。
新的岁月,也许需要新的人生来守护;新的时光,也许需要新的岁月来支撑。告别曾经的记忆,挥别曾经的遗憾,我们终会一路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端午酿苦瓜
●郭华群
每年端午节来临之际,我都要为学生讲授端午传统习俗。屈原故事、赛龙舟这些知识,在小学阶段已经滚瓜烂熟。作为技工院校的烹饪教师,重点讲授方向是客家食俗,而端午节除粽子外,苦瓜作为应节菜肴,也会进行烹饪制作教学。
仲夏,苦瓜正是丰收时,在为学生分享苦瓜菜食俗时,顺便赞一下客家人的饮食讲究,不时不食,吃苦吃甘。“叮叮剁,苦瓜焖豆角”。记得小时候吃苦瓜,母亲连瓤也不浪费,把瓜籽去后,加豆角咸菜一起焖煮,缺了猪肉油脂的加持,又苦又涩难咽下饭,成年后细品却又觉丝丝清香甘甜。也有过餐复热后更加好吃的生活经验,当然,这些是如今的学生难以体会到的。
端午节当天吃酿苦瓜,是兴宁百姓的餐桌标配,比起梅县的猪肉焖苦瓜,“酿”更显风味特色。且馅料有大量糯米,跟其他客家地区的馅料差别较大。
首次接触带糯米的酿苦瓜,那是好几年前。饭堂推出酿苦瓜,看到米饭状物,内心鄙视得很,啥馅料?彼时正是猪肉最贵时,心想厨师搞的是什么黑暗料理,省成本的神来之笔?或许先入为主,味蕾并不妥协。后来同事解惑,兴宁酿苦瓜馅料分两种,上山是纯肉馅,城区就是这种带糯米的。
吃了几年带糯米的酿苦瓜,慢慢感觉到松糯可口,没有板结的口感,也少了些油腻,自己竟然喜欢上了。这或许是入乡随俗,又或许是爱上了这个城市使然。想起自己曾经闹过的乌龙,让我对每个地方风味更怀敬畏之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风味并没有优劣之分。
酿苦瓜的制作,宜挑选修身长条的土品种,纹路浅薄个头不甚饱满,一看就是农家种植的好瓜。粗壮的瓜内空大,酿上去馅料容易散落,切长切短均不合适,且味道缺少甘苦味的层次感。
糯米提前浸泡捞起,白眉豆少量点缀,新鲜五花肉、香菇切粒。起锅把肉粒煸出油脂和香味,下香菇粒,再下盐、味精、胡椒粉、生抽、蚝油等,煸炒关火!把糯米和白眉豆倒入锅中,趁热捞匀,馅料即完成制作。
苦瓜原条横切成6厘米筒状,匙羹柄去瓤,把馅料灌填紧密,注意两端不要凸出或坍塌。酿好后用不粘锅煎成金黄色,馅料受热定型呈封口状态,防止馅料散出。
煎后的酿苦瓜直立高压煲内,注入适量汤水,上汽小火高压焖煮12分钟关火,待自然落汽开盖即可。
经过高压后的酿苦瓜,形态松而不散,翠绿转化为淡黄色。少量的温润汤汁,散发浓厚的甘香。咬上一口,软、糯、甘、香,醇厚回味,佐酒佐饭,节味甚浓!
上完烹饪实操课,都会布置作业:端午节在家为父母制作一碗酿苦瓜,用技能弘扬客家优秀饮食文化,传承和创新烹饪技艺。
养儿苦乐
●李曼炜
儿子从出生开始就总被人质疑是多动症。婴儿时期,他喜欢把拳头或者大脚趾塞进嘴巴,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边啃边吧唧吧唧说着只有他自己才能懂的语言。后来不啃拳头或脚趾了,双脚也没闲着,蹬个不停,在床上翻来转去,一刻也不能安静。如果看到有人走过来,则会双眼发光地望着来人,笑眯眯地。
小时候带他出门旅游,坐高铁或飞机,短短几个小时,定会被他无数遍轰炸:妈妈,什么时候能到啊?妈妈,还有几分钟到啊?妈妈,我肚子饿了,不想吃面包,我能吃薯片吗?妈妈,薯片吃完了,我能吃饼干吗?妈妈,我想去看看厕所?妈妈,妈妈……此刻,我只想静静。调皮好动的男孩一出门一眨眼就跑得没影了。只要他一出门,我就必须开启小跑模式。记得他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独自带他和同事们一起去广西旅游。德天瀑布的景色很美,我刚停下来拿出相机准备拍照,习惯性先抬眼找他,发现他和小伙伴们一溜烟跑得没影了。中越边境,丢了小孩可是大事。因此,我一路都无心观景,眼睛一刻也不敢懈怠地追随着他,一眨眼不见又开始忙着找他,跟在他身后到处问人有没有看见他……吃饭的时候,带女儿的同事已经吃饱了,我则忙着给他换汗湿的衣服,给他清洗脏污的脸和手,叮嘱他注意事项。刚准备吃饭,不是汤洒了,就是筷子掉了,一顿饭吃得跟打仗一样。晚上回到酒店,他便在床上蹦来蹦去、和同住的小伙伴枕头大战……7岁的男孩正处于狗都嫌弃的年纪,体内的荷尔蒙无处释放,我竟敢独自带他出门,真是不知死活啊。
新衣服新裤子上身,出门前还是完好无损的,放学回来,衣服上必定都是灰尘。没两天,裤子的膝盖或屁股处必定会破,妥妥的“妈见打”。短则几天,长则半月,我就要带着他的一堆破洞裤子找缝补衣服的老姨婆报到。有一次最多补了6条棉裤子,都是两个膝盖破了洞,不耐烦给他买新的,让老姨婆在裤子的膝盖上各缝了一个公仔图形的补丁。
儿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感冒发烧,娃爸把房间的灯关了,让我躺床上好好休息。好动的儿子在客厅一会儿溜轮滑,一会儿跳绳……没看见我,不放心,便时不时开门,爬上床来,学着大人的样子摸摸我的额头、给我端茶倒水,看我要睡着了,便担心地扒拉我的眼皮,喊两声妈妈。怕病毒传染,娃爸把他拉出房间,过几分钟,他又回来了。反反复复,娃爸只好让他待在房间陪我,到后面,好动的娃实在待不住了,便在我旁边蹦床。病中的我,虽然头疼他过分旺盛的精力,但是知道他关心我,心里又暖暖的。
坐在儿子身边陪读是最让妈妈们崩溃的事。相信每一个陪读的妈妈,一开始坐到孩子身边的时候,一定是抱着好妈妈不发火这样的信念的。在把儿子摁在凳子上学习之前,经验丰富的我已经让他喝了水,并作了一系列提问:肚子疼吗?有没被蚊子叮咬?要上厕所吗?……在得到一切都还好的回答后,倒了一杯水,给他在手上脚上喷了驱蚊液,拿了风油精……第一时间掐断了儿子不想学习的全部借口和退路,但还没写几个字,儿子就开始出现写作业的一系列应激反应:要喝水(不要倒好的水,不新鲜)、被蚊子叮咬了(检查发现手上和脚上都没有红包,但就是莫名地痒),凳子坐着不舒服(加了垫子还是硬,再加垫子又太高了)、肚子疼(擦了风油精也不管用)……咦,有开门声,是谁出去了?客厅电视里的枪声为什么没有了,战斗结束了吗?一开始,他就已经成功激得我炸毛,我只能默念:亲生的、我要控制自己,不要大吼大叫、不要拍桌子……一个晚上下来,我好好说话,不管用,不得已只能背弃承诺,拍了几回桌子,大吼大叫了几回,儿子流着眼泪红着眼睛和我对峙: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撕我的作业?……我则瞪着眼睛在那里披头散发地嚎叫:不写好作业,咱们今晚都不要睡觉了……最后,撕了两回再写的作业仍写得像画符一样,但是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再撕一回。一个晚上的陪读像战场厮杀一样,已足以让我对孩子缴械投降、足以让我秒变悍妇。为了调和我跟儿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娃爸决定让我自我调节好后再来陪读,由他代管几天儿子的学习。一听到陪读要换人,二哈儿子便振臂欢呼:受苦受难的终于迎来了解放。殊不知,几天后,娃爸也被他激怒了,成功把儿子的学习桌拍得塌掉了……不谈学习、不写作业,家庭便能维持最基本的和谐:母慈子孝、父贤子仁。一旦跟学习沾边,家里便开始鸡飞狗跳。但是,一个母亲最后的倔强,是抓紧孩子的学习绝不放松。陪读的血泪史,是我永远都不想再触及的话题。
为了让躁动不安的儿子能有片刻的安静,同时培养他健全的人格,我们做了很多尝试:给儿子报了钢琴班,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他练琴,弹琴一直持续到他上初中;每周带他到图书馆借书,每天睡给他讲睡前故事,培养他的思维能力和阅读兴趣;给他报了书法班、羽毛球班、篮球班……除了学习以外,有空便带他到外面走走、看看,开阔他的眼界。长久以来的陪伴,在几年后开花结果了:儿子拿到书本便能立刻安静,沉迷书海。弹琴也能专心致志,一弹就是半个钟以上。写作文也很有新意、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
上初中后,儿子有了些许改变,但仍然躁动,仍然会因为上课违反纪律影响同学学习被留堂谈话,画符一样的字仍然让老师头疼……我仍然会因为他的纪律问题被老师约谈共同教育,仍然会因为他的毛手毛脚弄坏了同学的学习用具等带他上门道歉赔偿,但对比小学阶段,儿子自觉了许多,写作业也不用再陪读了。初中三年,他学习的小宇宙在燃烧,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养个儿子可真是累啊!
盼我诗行的文峰塔
(外二首)
●黄锡锋
认识你,是在一张儿时的报上。
那时 ,我幼稚的文字就在你低矮的山坡上仰望。
多想变成蜜蜂 ,一只只飞过你头上的蓝天 。
或变成蚂蚁, 一粒粒爬上你塔上的小树。
从此,让我风雨兼程 ,跑黑了白天,跑亮了黎明,就连青春也跑得瘦黄瘦黄。
当我以中年姿势叩开你旧时的大门 ,才发现,所有的往事都随风吹走了。
留下的,还是你旧时的姿势。
塔上站立的窗口,是否还在盼着我儿时的诗行。
一块石头在那坐等
一块石头在那坐等
一定是等他的另一位
人间的山盟海誓
海枯石烂,在它面前
似乎都显得那么渺小
微不足道
身上长满了苔藓
像一脸长出的胡子拉碴
甚至身上长满了野草
风一吹,就像披头散发
时间在他身上荒芜
但显然没法荒芜掉他的初衷
野草
每一株野草,都想长出
一朵朵鲜花,一粒粒果子
献给大地
长不出花,长不出果子的
常常躲在野外,或墙根下
光秃秃、负荆请罪的样子
也见过纠缠在一起的野草
但我知道,这不是爱
也不是取暖
无非就是想
借别人的花朵,或者果子
掩饰自己
美丽乡村幸福长
●曾向红
月光光,夜夜光,
一曲童谣唱客乡,
盛世新篇章。
绿竹丛,掩楼房,
桃红李白菜花黄,
满眼美田庄。
走幽径,闻稻香,
山村漫步灯影长,
蛙鸣难搭腔。
围屋修,亮堂堂,
花头天井映池塘,
品茶拉家常。
逢赏丁,鞭炮响,
合族摆席祭祖忙,
遇事有相帮。
春耕节,美食尝,
二月神社聚一场,
祝福共举觞。
农闲日,山歌扬,
随曲伴唱好词章。
娱乐心舒畅。
日出作,事农桑。
科技加持奔小康。
心安有余粮。
阡陌横,路通畅,
车辆出入更无妨,
游子乐返乡。
讲仁善,好风尚,
美丽乡村幸福长,
赞歌献给党。
编辑:罗欢欢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