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红禾朗电工新建厂房揭幕,年初兴宁32个工业项目集中动工投产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从年头到年尾,兴宁各级党政机关“一把手”的招商步伐遍及省内外;11月末的“2023广东兴宁医疗器械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广州)推介会”上,18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投资总额达51.4亿元。
抓招商引资,展示的是决心,提振的是信心,赢得的是未来。一份份合约,彰显了企业家对兴宁营商环境的信心,对兴宁发展前景的期待。这种大招商风起云涌、大项目纷至沓来的良好局面,既鼓舞了士气,也为今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是兴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全体干群聚力“狠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招商”的决心和成果、信心和底气。
在招商热潮下,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招”和“引”只是第一步,只有让企业项目顺利落地扎根,让“商”和“资”真正发挥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兴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招好商”更要“稳住商”,全力促招商成果落地见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推力。
何以“稳商”?招引外来企业优质项目,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这是两股推动经济崛起的重要力量,兴宁要坚持“两条腿”走路,让外来企业“扎根”,让本土企业“成长”,才能有效激发兴宁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
让外来企业“扎根”必须“稳一波”。招商引资政策“切实的落地感”,就是外来企业“稳稳的安全感”。这要求政府做好“店小二”服务,加快落实招商政策,做好用地、用水、用工、用能、用电、用钱等各种要素保障,让项目顺利运转。岁末年初,我们要把握发展机遇,用好支持政策,争分夺秒办理项目前期手续,为明年快速开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让本土企业“成长”必须“扶一把”。政府的“贴心”,就是本土企业发展的“信心”。针对当前兴宁本土企业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情况,政府需要加强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传统行业实现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例如,推动企业积极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扩能增产;通过抓“小升规”培育,加强跟踪监测和帮扶服务,助推企业稳步成长、顺利升规。
总而言之,坚持做好“稳商”工作,才能让兴宁既是外来企业的“热土”,也是本土企业发展的“良田”,才能将招商成绩真正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投产成果。
撰文:荣玫
编辑:刘家豫(实习)李舒宇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