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成绩连年丰收,主要数据指标稳居梅州各县前列,特色学校创建、“双减”、五育并举等工作出新出彩……
近年来,兴宁市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打造品质教育为抓手,紧抓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机遇,通过“扩容、提质、强师、改革、治理、服务”六大举措,不断加强要素保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让高质量教育发展新图景在齐昌大地徐徐铺开。
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学生应享尽享优质教育
为缓解兴宁南部新城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兴宁市政府投资1.63亿元新建了占地约50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锦绣学校。锦绣学校于2019年6月动工兴建,2020年9月开始招生。
走进锦绣学校,教室里传来朗朗书声,操场上满是欢声笑语,蓬勃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建有图书馆、体艺馆、室内外综合运动场和教学功能区等。该校立足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摆在首位,注重发展学生特长,初步形成了篮球、足球、合唱、创客、版画等特色项目,同时开展趣味运动会、创意美术展、现场作文比赛等多彩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把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高讯 摄)
兴宁多措并举呵护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高讯 摄)
近年,黄岭小学也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并配套建设了游泳池、运动场、多功能室等配套硬件设施,学位供给较之前翻了几番,大大缓解了兴宁城区中部地区小学学位不足的困境。
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兴宁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区学位布局,全方位保障适龄青少年应享尽享优质教育资源。据统计,近三年兴宁市完成15个改扩建项目,增加学位15230个。与此同时,兴宁市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凝聚乡贤力量,举行了一系列奖学助学活动,让慈善助学、奖教奖学在齐昌大地蔚然成风,助力困难学子圆上学梦。
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为兴宁下堡中心小学捐赠物资。(受访者供图)
8月21日,2023年“张庆华教育基金”扶困助学金发放仪式在会展中心举行,为120多名中、高考优秀学子发放助学金,鼓励他们在学业上继续深造。
在兴宁市2023年“曾浩仁慈善基金会”“伟泓教育奖教奖学金”颁发仪式上,“梅州市兴宁曾浩仁慈善基金会”向兴宁市教育局捐赠助教助学金50万元,“伟泓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向兴宁市教育局捐赠奖教奖学金10万元。
……
据统计,在2023年暑期,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基金共发放各类奖教奖学助学金累计842万元。
目前,兴宁市共有3个县级教育基金、20个镇级教育基金,突出激励高考、中考成绩优异的学校,重奖骨干教师、一线教师,重奖考取考入一流名校的学生,资助优秀的困难学生入高中、上大学等,“上学难”早已成为过去式。
改革教学教研方式
课堂更有趣教学更有效
教而不研则浅。近年来,兴宁市狠抓教研教改,成立了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创新举措构建了“中心教研—基地教研(镇站)—工作室教研(主持人+成员)—校本教研(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研修(研教同步)”从上到下、纵向到底的教研体系,为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台。
“我们坚持以研兴教,打造强大教研体系。”据兴宁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兴宁市加强教研基地建设,投入400多万元建立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教研基地。2022年9月,为切实加大教研指导乡镇学校力度,兴宁市教育局与水口镇政府联合在水口中学设立“水口镇教研工作站”。另一方面,兴宁市持续强化教研团队建设。2021年,兴宁市开设学科教研工作室,公开遴选优秀教师作为学科教研工作室兼职教研员和入室成员,在兴宁市构建了一支由“专职教研员+学科教研工作室主持人+入室成员+校本教研员”组成,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科的教研团队,为兴宁教学教研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人员保障。各学科教研工作室不仅开展分片教研、教研指导和常规教学检查,还大力开展送教送培、同课异构等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兴宁市是率先在梅州地区开展城乡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兴宁市根据地理位置划分为北中南三个片区,建立覆盖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的城乡教研共同体29个。以“一年起步布局、两年机制完善、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整体提升”的实施步骤,加快提高兴宁教研整体水平。
随着“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工作室建设的持续加强,目前,兴宁市有省级工作室主持人5人、梅州市级工作室主持人5人、兴宁市级工作室主持人51人。
学生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知识。(黄伟金 摄)
为了让孩子们“上好学”,兴宁市还坚持教学方式转变,聚焦核心素养,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常态化组织开展涵盖各个文化学科的核心素养能力知识问答竞赛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聚焦课堂教学变革、构建科学评价体系,组织教师参与全市各学科教师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选、常规实验现场操作展示评比等活动,逐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如何均衡区域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兴宁市一直探索的问题。
兴宁市首先从师资培育入手。自2019年起,兴宁市实施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改革涉及兴宁市78所中小学校、教职工近万人。目前,兴宁市已完成第二轮“县管校聘”工作,进一步促进全市师资配置更合理、更优化。同时,兴宁市积极引进优秀教育人才,近三年兴宁市教育系统录用研究生16名,引进优秀青年教育人才18名,新招聘454名编制教师,师资力量进一步壮大。
教育管理水平的激励提升措施不断推陈出新。今年,兴宁市出台《兴宁市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同时,兴宁市出台了《关于印发兴宁市公办中小学校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兴机编﹝2022﹞12号),实施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管理改革,建立完善中小学校长定期流动的刚性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校长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兴宁市还在梅州地区率先开展学校中层干部竞聘改革,有效激活学校发展活力。
为改变兴宁市城乡学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2020年兴宁市中学教育发展联盟正式成立,由兴宁一中担任理事长学校,齐昌中学、沐彬中学等其他7所城区中学担任副理事长学校,全市其余32所中学全部加入联盟,成为理事学校。该联盟围绕“强弱联盟、管理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先进办学理念辐射、骨干教师柔性流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用、文化生成融合等策略,聚焦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品位,促进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
同年,兴宁市实施了集团化办学,制定《兴宁市教育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受益面。目前兴宁市有16个教育集团,其中拥有兴宁一中、实验学校、第一小学、第一幼儿园四个省级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实现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全覆盖。此外,兴宁市还创建了2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进一步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兴宁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组织成员校九年级学生到丰顺县铜鼓峰开展暑期研学拓展活动。(兴宁市教育局供图)
兴宁市积极推动农村学校和湾区名校结对帮扶。(受访者供图)
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仅仅激发内生动力并不够,还需要吸收外部动能。兴宁市积极推动农村学校与湾区名校结对帮扶,在深化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华南农业大学、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启动“乡村教育振兴”深圳—兴宁学校结对帮扶行动,进一步拓宽兴宁乡镇教师与发达地区教育界之间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互通共享、优势互补,加快推进兴宁教育高质量发展。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与沉淀,我市教育整体质量持续上升。接下来,兴宁教育系统将始终以‘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为追求目标,出台《兴宁教育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兴宁市教育局局长郭远林说。
梅州日报记者:王丽莉
通讯员:刘伟平
编辑:李玉培(实习)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