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宁市宁新街道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工作,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职能作用,打造“网格+排查+预警+调解”工作体系,从源头预防、事中疏导、事后服务、多元化解四方面综合施策,全面落实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全力保障各类劳动者合法权益,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宁新街道充分发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职能作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受访者供图)
健全组织 完善制度
在宁新街道办,有专门设立的调解工作办公室、调解接待窗口和专用调解室,这便是街道成立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
在调解中心,可以看到调解组织标识、调解组织名称等制度均规范上墙公布。调解员实行持证上岗,街道正逐步推进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我们现有专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2人、兼职调解员3人。”宁新街道公用事业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刘锐介绍说,调解中心多年来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多种形式接待单位与群众,积极推行电话调解、线上调解等多元调解服务方式,受理案件数400余件,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7%,其中包括工伤待遇赔偿和拖欠工资案件等类型,以个体工商户劳动争议调解居多。
如今,调解中心不断完善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排查、预警、研判、调处等制度机制,制订了调解工作办法、明确调解工作职责、规定案件受理范围。同时实行预警上报制度,辖区各村居或行业内出现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调解,为顺利开展调解工作打下基础,推进调解工作发挥效能。
关口前移 预防为先
“随着矛盾纠纷的主体更加多元,基层调解难度正不断加大,提高业务处理水平和沟通调解能力极为关键。”刘锐介绍说,为及时开展调解,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宁新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通过邀请专业人士讲授、专题学习研讨、汇报调解心得等多种形式,定期对调解员开展各类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同时,为适应调解类型的多样性变化,调解中心探索推行“党员+多行业”式调解机制,尝试链接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协调解决涉及劳资纠纷、物业管理、土地纠纷等多领域矛盾。
由于街道辖区范围发生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涉及的主体多、领域广、内容杂,该街道调解中心将辖区20个村居划分为109个网格,发动256名网格员化身调解员,以党员带头,按照“1+N+N”的方式建立“网格+调解”新模式。即一个网格配备N名网格员、N名村(社区)志愿者,将专职网格员吸收为调解中心队伍的补充力量,充分发挥“人”“地”优势,及时排查收集各类信息,预警矛盾纠纷并提前介入,精准分析研判矛盾纠纷的动态变化,从而妥善解决好涉及劳动人事争议的问题。“针对个体户小额劳资纠纷,我们充分发挥网格调解作用,及时介入调解,妥善解决了涉及餐饮店、广告公司、美容美发店等经营户劳资纠纷问题,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刘锐说。
协调联动 综合施策
“我们持续加强对劳动人事争议纠纷的风险预警,强化与党建办、人社、司法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搭建顺畅的协作链条,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完善工作台账资料,发挥基层基础性作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不断提升基层服务效能。”宁新街道办事处主任曾铭辉说。
为了加大宣传,该街道调解中心联合街道党建办、人社、司法、宣传等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到工厂企业、建筑工地和居民小区等场所,以“敲门行动”、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海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劳动保障和调解仲裁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活动,指导工厂企业合法用工管理,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依法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为了加快预警,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群众基础好的作用,调解员定时排查,收集掌握网格内潜在的劳动人事争议等纠纷,及时上报调解中心作出预警信号。调解员及时与企业负责人及职工代表进行交流,帮助梳理解决存在问题,将争议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司法所等设立登记窗口,多部门多平台多渠道提供专业服务,提高矛盾化解效率。
此外,该街道还配合兴宁市职能部门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加强对用工单位规范用工制度的督促力度,提高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纠正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通讯员:廖梓添
编辑:罗欢欢
审核:蔡颜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