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记
文/霞 朵 图/罗金星
旧时没有空调,如何消夏?别担心,旧时的人淡定着从容着,“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只要一把蒲扇在手,摇着摇着,热浪就跑了,悠长的夏日就过去了。还有“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领了天命的莲荷也依时来到人间给人们消暑。荷塘就与冰镇西瓜一起,在苦夏来清凉人们的五脏六腑,沉淀人们的贪嗔痴怨。
你一定想过,如果盛夏黄昏,在荷塘边,放一张小木桌,放几把小竹椅,小木桌放着切好的、被井水镇凉的西瓜,邀来三五好友,一起坐下,轻摇蒲扇,细嚼瓜瓤,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直到蛙鸣鼓噪,直到星星布满了天空,那简直就是人间理想。
莲叶何田田,江南可采莲,老祖宗早把荷塘沁人心脾的美植入炎黄子孙的心里,面对“接天莲叶无穷碧”,没有人能拒绝荷的美意,都会乖乖地在一片青碧前偃旗息鼓、丢盔弃甲,将种种焦虑烦恼也一股脑儿地缴了出去,任荷香、莲叶来欺凌,任它们在你心上涂鸦,直涂得你愁眉舒展,月光明亮了你的眼睛和心灵。
荷是很古老的植物,《诗经·陈风·泽陂》就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之句。《泽陂》是主人公思恋心上人的一首情歌,“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池塘边的男子,看着水中那些香蒲与莲荷,想起了心爱的女子,因思念而忧伤而泪流,触景生情,真诚坦率,像荷一样的纯洁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据史书记载,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为方便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意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可以说这是人工砌池种荷的最早实录。如今大江南北的莲塘比比皆是,只是古人的纯洁浪漫被风吹走了不少。
殷周时代,人们称荷花为芙蕖,以荷的生长速度非常快而命名。屈原在《离骚》中,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来表现他的高洁,人们开始称荷花为“芙蓉”,展示荷花的盛开形态,《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荷花也由此进入了文人墨客的世界,文人墨客喜欢上了以荷言志这一玩法。自北宋周敦颐对莲荷作深情描述,“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荷更是惊艳了尘俗世间,真正成为坚贞高洁的代表。据说多情的江南人,还将阴历六月二十四定为荷花生日,因而荷花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一些文人雅士干脆称荷花为“溪客”“静客”,传达了对荷安静娴雅的喜爱之情。
我喜欢荷花“溪客”这一名号,着一“溪”字,圣洁高雅的荷忽地就有了山野地气。这名号让我想到了辛弃疾很温暖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檐、小溪、青草为背景,温馨的乡村生活画面是那样的宁静而动人: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亲切地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低头细语;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坐着织鸡笼,最可爱的要数小儿子,他淘气地趴在溪边,剥着莲蓬吃。小溪蜿蜒,流水淙淙,荷塘香暖,一家五口的乡村生活,平淡却幸福,荷花的娴雅气质中飘荡着烟火气,藏着尘寰最为美好的家庭生活。
荷塘就这样一直在诗里,在梦里,时远时近,风送荷香,一径温柔清雅。而这个盛夏,荷塘却出现在一场美丽的偶遇里,荷的风情与新意触手可及。
退休后,最安逸的一件事是实现了“清晨的自由”,自由显得奢华,睡到日出三竿也没人管你。我贪恋清早的纯净清爽,遂喜欢在日出之初去漫步。漫步在街巷,我从带了朝露的晨花面前经过,花们都向我颔首微笑,仿佛我是凡尘的贵客。微微甜的空气是我的,第一声清脆的鸟鸣是我的,路上不期然相遇的种种美好我也可以短暂地拥有,比如荷塘。
一天清晨,突发奇想要走一条新线路,走着走着眼看要转弯了,想着就此折回,但见转角处有青瓦白墙的老屋闪现,忍不住继续前行。就看见一口池塘正盛放着荷绿,在晨晖中一片翠碧;又见几秆白荷,在翠碧中亭亭玉立,仙气飘飘。很是惊喜,走了进去,在池塘边伫立又盘桓,观荷嗅香。数间老屋,一弯荷塘,一丛翠竹,几棵果实缀满的龙眼树,是不是从唐诗宋词中鲜活走出来的意象?而荷塘护栏的“和谐”“自由”“平等”“法治”等被晨光照得发亮的词语,分明又是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气息!荷塘外,早起的人们,或漫行或跑步,皆怡然自乐,见证着国家的平安,社会的稳定。我像被人邀着喝了一盏陈年老酒,醺醺然地不知身在何处。
荷塘嘛,就在中华大地,就在盛夏三伏,美丽了几千年,风致了几千年。如果你忘不了那年夏天穿绿裙子的姑娘,一定是初见她时,村口的池塘里,莲叶正碧,荷花正香,红蜻蜓在你眼前飞旋了那么几下的。
等郎归的魏金妹
●李曼炜
魏金妹的墓地坐落在自家菜地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那是一个小小的、灰扑扑的水泥鼓包。那里有魏金妹和她的公婆。在清明前的纷纷细雨中,家人来给魏金妹的墓地除草,准备在清明拜祭。除草过程中,有对燕子低飞而过。那是魏金妹和她的夫婿吗?
魏金妹出生于1910年前后,时值清末。那时,客家妹子从小就要学习做家务、干农活等,分担家庭重担。魏金妹也不例外,小小年纪就干得一手好活。
在适逢婚嫁的年纪,她嫁到了夫家。满心欢喜的魏金妹一定对婚后的生活充满了憧憬——夫妻双双,建设家庭,繁育子女……但是,生活总有意外。婚后没过几天,魏金妹的夫君就把父母和整个家都交给了魏金妹,匆匆乘船从松口下南洋讨生活去了。此后,生死未卜,杳无音讯。
出嫁从夫,从一而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魏金妹一边侍弄田地、尽心尽孝服侍公婆,一边等待夫君的归来。一年又一年盼郎归,望眼欲穿。在一年又一年的等待中,她容颜逐渐老去,青丝熬成了白头,乌黑双眼已不再灵动,却仍旧坚守着这个家。
等待已变成了一种坚持。她坚信,或许某一天,夫君会回来,推开家门……那时,他已不再认得垂垂老矣的魏金妹。相认的唯一印迹是什么呢?也许,一头长发是夫君对她最初的印象,亦是离家前最后的印象。长发绾君心,为夫君留着一头长发便成了魏金妹最后的坚持。
每天晨起,她必坐在长凳上,对着床头一面小小的青铜镜梳妆。动作缓慢、极为爱惜地用牛角梳缓缓梳理长长的头发。待长发理顺了,抹上好闻的发油,再轻梳一次,让头发变得顺滑……挽起发鬓,用发簪固定住。晚上睡觉前,把盘起的长发放下来,再把头发梳理顺……
身上穿的对襟蓝布衫或黑布衫,无论何时,都保持着整洁、平整。如果衣服起皱了,晚上一定会在衣服上洒一点热水,用盛酒的锡酒壶装好热水熨烫衣服。
为了让家完整起来,魏金妹征得公婆同意后,抱养了一双儿女。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靠一个女人艰难地支撑着。侍弄田地不够过活,魏金妹还要上江西去挑盐担。即使日子这样苦,魏金妹仍然谨记客家人的耕读传统,尽心尽力供养一双儿女读书,培养他们成才。
晚年,她仍保留着一头长发,穿着干净整洁的服饰。生前交代身后事时,她多次叮嘱子孙,她死后,一定要替她梳好一头长发,挽好发鬓……
一次中风后,魏金妹陷入了昏迷,瘫痪在床。为了方便护理,子孙把她的一头长发剪短了。她醒过来后,虽意识清醒,却不能言语。摸着剪短的头发,她呜咽着流下了一行又一行的泪……
自知大限已到的魏金妹,不肯进食,几天后,也追随公婆而去了。也许,对魏金妹来说,长久的等待终于等来了真正的团圆。她再也不用体会“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痴等的滋味了。子孙把她用了一生的发簪和从她头上剪下的头发一并放入了棺材。
这是魏金妹一生无言的坚持。
小满
●王玲
夕阳西下,清源桥沐浴在余晖的彩霞中,人们三三两两在街道上漫步,晚风徐徐吹来阵阵花香。小满捏着一张纸,怔怔地盯着被火烧似的落日。橙红的圆盘旁,拖着淡淡红晕,在桥头停那么一会儿,散发一缕余晖,最后无声地落幕。
那白纸上黑色的“恶性”二字,像一把利剑,穿透了小满瘦弱的身躯;像一道阴影,笼罩着小满风雨飘摇的小家。她的手不禁颤抖起来,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滑。高三的女儿再过一个月,就要高考了,正值人生的关键时刻,在这紧要关头,怎能因为这事而出了岔子,影响了她的前途呢?小满把满脸的泪花抹了又抹,把火星乱撞般的念头捋了又捋,思来又想去,犹豫再三,还是把这张体检报告折叠齐整,默默地塞回裤兜。她决定先隐瞒下去,老公、女儿谁也不告诉,一切等高考以后再说。
小满难得地买了一斤虾回到家中,发现老公阿元正坐在沙发上拿着几页纸发呆。小满唤了一声“阿元”,阿元这才回过神来,慌忙把纸藏在背后。小满有点奇怪,往常周末这个点,阿元都会煮好饭菜等待宝贝闺女归来。这天的阿元满脸疲惫,心不在焉。小满一心牵挂着将要回来的女儿,也没有多留意阿元,嘱咐他快点去厨房弄好饭菜,以便女儿回来饱餐一顿。孩子一周才回来一次,周末必定加餐。手头再紧,也不能紧了孩子的伙食;日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的生活。阿元很勤快,连忙把活蹦乱跳的虾提到厨房,麻利地淘米做饭、剖虾剁蒜、刷锅炒菜。
小满伸了个懒腰,腋下忽地一阵钻心的疼,她下意识地摸摸裤兜里的体检报告,得把它藏起来才行,不能让老公、女儿发现了。可藏在哪里呢?六点多了,女儿眼瞅着要到家了,阿元也准备端出饭菜。情急之下,坐在沙发上的小满顺手抬起破旧的沙发垫,把体检报告塞在沙发垫下。这地方除了她打扫卫生之外,父女两人从来不会留意这个角落。
当她抬起沙发时,意外地发现沙发垫底下居然有另外几张纸,纸上“求职简历”几个字看得甚是刺眼。小满揉了揉浑浊的老花眼,再仔细瞧了瞧,居然是阿元的求职简历,且不止一张,整整一叠!小满的脑袋“嗡”的一声响,不光腋下疼,脑袋更疼。简历上密密麻麻地写着阿元的年龄、特长技能、求职意向、手机号码等,一个“薪资不限高低,只求一份工作”更是让这份求职简历低到尘埃里去了。小满的心也似乎跌到尘埃里了,女儿即将高考,自己身患重疾,老公中年失业……一地鸡毛的熟年生活压得眼前这个女人快透不过气来,嗓子眼里似乎堵住了一团棉花。她仿佛孤身一人置身于茫茫大海中,不识水性,挣扎在生活的浪潮中。
看着在厨房忙忙碌碌的阿元,小满浑身疲惫,心乱如麻。难怪这几周男人都早出晚归,不知他要瞒到几时?小满正在胡思乱想,阿元像个大厨一般骄傲地端出蒜蓉大虾,这是他的拿手好菜,妻子和女儿最喜欢的一道菜。生活偶尔要演戏,日子总得过下去,小满连忙把含在眼中的泪珠硬生生地憋回去,把体检报告塞回裤兜,将求职简历放回沙发垫底下,一切似乎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不过才半个钟头,能干的阿元已经在桌上摆好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女儿还没回来,小满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升起的月亮,看着月色沐浴下的清源桥北,不觉陷入了回忆中。阿元走过来,挽起小满的手,默默地看着窗外,夫妻两人都没有说话。
小满:“阿元,今天的月色好美!”
阿元点了点头,还是没有说话。
小满:“阿元,你记得吗?曾经在清源桥北,我跟你说过同样的一句话,当时你是怎么回答的?”
阿元:“忘了,只记得那天的风很大。”
小满幽幽地说:“那天站在清源桥北,我说今晚夜色好美,你说,对呀,风也很温柔。二十年了,我一直都记得。”
阿元紧紧抱住小满:“有我在,这个世界再大的风都会变温柔。”
正在这时,“叮铃铃”手机铃响了,是女儿打来的电话。她说临时接到通知,明天上午要听高考心理讲座,这个周末暂时不回来了。
一直盼着女儿回家的夫妻俩,竟不约而同地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望着一桌子饭菜,两人相对无言坐下来,小满往阿元碗里挟了一只蒜蓉虾,关切道:“今天工作一天了,挺累的吧!”阿元若无其事地往嘴里扒了一口饭,道:“今天加班,迟了点回来。还好,有你在,不累。你的体检结果出来没?”小满笑了笑,故作轻松地说:“没事,挺好的,吃饭吧!”
窗内,依然是平静如昔的日子;窗外,正是万家灯火的清源桥北。
题记:2023年6月19日,位于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的桂山书院正式开馆,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名誉院长,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科技法学家罗玉中和兴宁市委书记宋才华共同为书院揭牌。兴宁市桂山书院由罗玉中教授斥资将祖屋改建而成。该书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馆藏图书5000余册,包括《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一套以及国学书籍、农书、医书、工具书等,集藏书、讲学、研究、展览为一体,开馆后免费对外开放。2023年7月8日,在杨才珍、张小豪等文友的带领下,一行人慕名来到“桂山书院”,进行实地采风。书院的恢宏大气,呈现客家元素中古典园林书院胜景,满满的人文情怀,让人徜徉在文化的时光机器上,品味参悟思索……
耆宿京城垂式范 闻鸡故里见精神
——访兴宁市桂山书院有吟
□杨才珍
城嚣别却作闲游,最爱边村桂岭头。
树掩千重苔径绿,路环九曲鸟声柔。
山河曾染英雄血,乡土还牵赤子愁。
见有高名题画壁,一间书屋读春秋。
□张小豪
芸窗经典桂山晨,尽是文光照凤麟。
耆宿京城垂式范,闻鸡故里见精神。
青溪水绿田园秀,绛帐灯红帙卷新。
时鸟都随弦管唱,原知烈士不甘贫。
□雪棠
故家雀鸟噪松筠,书院云开一色新。
漫说山前来白鹿,何曾篱落避红尘。
传经长作京华客,问法还推粤海人。
高阁流风藏宝典,并为向学溯源津。
□罗亮辉
国学珍函故里藏,桂山书院展新妆。
万篇博古通今史,千卷知天识地章。
名画高联添异彩,碧梧傍水溢芬芳。
休闲觅趣生诗韵,一曲乡音伴夕阳。
□李慎行
山坳深沟出凤凰,著来学识报家乡。
宜将心血垒书院,尽教客人吟画堂。
架上藏书经万卷,笔间码字写千章。
芸窗静坐开心觉,回味当年田舍郎。
□谢惠芳
罗君国士故乡情,桂院松风招手迎。
高顾躬耕传学处,康梁倾仰党魁名。
兴衰今古垂殷鉴,教化绵长育俊英。
归去不谈天下事,涧泉犹伴读书声。
□曾蕴斯
白云深处桂山坳,耕读恭承识过人。
广集雅香飘俚巷,巧修精舍傲乡邻。
千家宝墨并橱摆,四库全书列架陈。
满目琳琅观不尽,只期后辈出麒麟。
□勇哥
桂院名书沁沁香,于今犹似上黉堂。
谁言白发已穷志,只是还无到此乡。
□曾胜
桂山文脉仰高贤,书院风流翠岭前。
薪火相传荣社稷,弘扬国粹一心牵。
太阳,母亲,稻谷
□陈海奎
金色系的稻谷繁衍了千年
挥起镰
感染了同色系的太阳
于是把金色渲染
染上了母亲的双颊
好看的金黄色稻谷的笑靥
母亲把金色分成两份
一份是孩子们赖以生存的饭
一份用于岁月的繁衍
我与你相识在稻谷丰收季节
也牵起手相伴了多年
如今母亲已逝去
执在我手里金色的稻谷
也正继承着母亲的遗愿
它会养育人类几千年
现在我也把它分成两份
一份是我们的饭
一份用于世代的繁衍
编辑:罗欢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