焖烧壶里的汤
□李曼炜
早年,我远离父母、老公和儿子,独自一人在外务工。节假日或周末,必定是要回家的,哪怕往返两地要跨越800公里的距离。
一想到要回家,能见到父母、老公和年幼的儿子,心情就很欢愉。一般回家前好几天,就已经买好了给父母的家常便药、滋补汤料,给儿子的帅气衣服、玩具、零食,给孩子爷爷奶奶也同样准备了滋补汤料等。
那时,每天下午3点左右,都会有一班大巴车从我工作所在的镇区经过,上高速回梅州。因搭车的时间比较特殊,赶车永远都是急匆匆的,没准备什么吃食。在服务区停车休息的时间也就十几分钟,来不及吃饭。每次回到家,不管多晚,电饭锅里的饭永远是热的,锅里的汤是温的,桌子上的菜在我进家门前刚刚在微波炉里转热。儿子已在床上睡熟,旁边一角的位置是留给我的……因这温暖,几百里奔波的疲惫和饥肠辘辘一扫而光。
周六,带孩子回娘家。在回家之前,妈妈已多次提醒,要把焖烧壶带回家。周日下午,返回工作地之前,妈妈必定会煲好各种汤,在我搭车出发前几分钟,再次加热后装进焖烧壶。这样,饭点到达服务区,就可以叫一碗白米饭,就着焖烧壶里的汤,好好吃饭。省得回到工作地,要独自一人面对冷锅冷灶。焖烧壶的汤是家的温暖的延续,满满的都是妈妈的爱。
焖烧壶里带的汤,既是汤,也是菜。妈妈一般会弄猪肚煲鸡、蒸盐鸡、猪肘墨鱼汤、三及第肉丸汤、咸菜猪骨汤、鸽子蒸猪心……因为汤要就着饭来吃,会稍微咸一点点。妈妈总是体恤我独自一人外出工作,还要跨越两地奔波。妈妈总是很心疼我。
外出让我带什么汤,带什么菜,她都要提前几天谋划。因妈妈常年劳累,多种慢性疾病缠身,使得她的手脚不利索,每回她要煲汤,我总是不肯。但是,我永远拗不过妈妈那伟大的母爱。每次出门前,她都帮我提着焖烧壶,还有一大堆沉甸甸的带回工作地的食物——已经斩好并真空包装好的鸡肉、肉丸、卤肉、咸菜焖猪肉等等。上车前,妈妈总是唠叨:到服务区记得吃饭,回去早点休息……数不尽的嘱咐,永远听不厌。透过汽车的后视镜,望着妈妈送我远行的蹒跚身影,总是泪湿双眼。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就是宝啊。
后来,妈妈因疾病离世。回家奔丧之后,我又要返回工作地。给焖烧壶灌汤的重担落在了家婆手中。每次我返回工作地的那天,家婆都会早早地起床,弄好了我爱吃的饭菜,也像妈妈在世时一样,炖好汤,赶在我出门前几分钟,装到焖烧壶里。
在妈妈去世后的那一个月里,因我时常伤心哭泣、夜不能寐,家婆炖的汤,都是补气安神的人参汤、养肝的红枣枸杞汤等。为了能让我吃好饭,她还用另一个保温饭盒,装了我爱吃的梅菜扣肉、笋干烧肉等等。每次我出门,她必定像妈妈在世时一样,帮我拎着焖烧壶,嘱咐我:要多爱惜自己的身体……
都说自古婆媳难相处,但我很庆幸,我们婆媳之间没有隔阂。妈妈过世后,家婆更是接过了妈妈的接力棒,待我如亲生闺女一般。
前几年,我终于结束两地奔波的生活,回到了家乡工作。见证我往返奔波的焖烧壶已被我束之高阁。就像女儿说的,外婆那么爱你,她变成了星星,在天上默默地守护你。奶奶也爱你,她每天都给你做好多好吃的。妈妈,你幸福吗?是的,我很幸福。
夏日瓜事
□黄明樱
好不容易哄睡女儿,收拾了一下战场,把枕头叠放成最舒适的角度,躺下伸展身体开始刷手机。打开微信,闺蜜群上百条未读信息,赶紧发了个吃瓜表情正式加入群聊,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到深夜,散场了,心满意足了。
想来也是奇怪,所有吃瓜的表情,吃的基本都是西瓜,没见过哈密瓜、甜瓜等其他瓜类,看来都对西瓜情有独钟,也是只有吃西瓜,才最能表达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吧。
西瓜是我最钟爱的水果,我女儿也非常喜欢,一看到西瓜就两眼放光,满嘴“瓜瓜”个不停,直到切好赶紧放她手里,才满意地开始啃瓜。小小年纪已是合格的吃瓜群众。不过令人烦扰的是,好像很久没吃过物美价廉的西瓜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市场上、超市里甚至路边摆售的西瓜,无论是嘱咐老板挑选的,还是自己精心比对选买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一刀下去,皮厚的,瓜肉粉白的,滋味寡淡的,各有各的特点,每到此时,心里就懊恼不已,吃一口好瓜怎么就那么难?
好吃的西瓜也是有的,在装潢精美的水果店,店员把我挑选的西瓜放在秤上,转眼手机便划出了50元“巨款”。瓜是好瓜,就是价钱实在令人有些心惊肉跳,吃瓜时小心翼翼,感觉每一口都是钱,真是太不痛快了。
想当年,每每夏天刚至,村镇尘土飞扬的大路旁,陆续就会出现一抹抹鲜亮的绿色,卖西瓜的大板车扎堆来了。当时的瓜很“土”,价格也是便宜实惠,瓜皮青绿瓜纹清晰,蒂儿弯弯似猪尾,瓜身椭圆大气,一个起码有八九斤重。小家碧玉虽然可爱,但于西瓜而言,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纵使车上的西瓜品质都很稳定,但大家购买时还是习惯性曲指敲一敲、听一听,仿佛这样挑出的瓜就更胜一筹。挑选好后,老板拿着刀子,熟练地在西瓜上开个三角小口,挑出的瓜瓤不红不甜就可以免费换一个,很是爽脱。
回到家后,先往脸盆里打几桶冰凉的井水,把西瓜搁里面泡上,有空就多换几次水,吃完晚饭基本也就泡透了。那么大的瓜,一家人是吃不完的,于是搬出桌凳,让四邻们过来一起吃,所以这种瓜也戏称“百家瓜”。
夜幕渐浓,在院子里支个小桌,人就会越来越多。妈妈洗完碗从厨房拿来水果刀,那是名副其实的西瓜刀,足有20厘米长,才能利索给这么大个西瓜开瓢。老爸接过水果刀,把凉透的西瓜放桌上,一刀划拉下去,西瓜就清脆炸开。
西瓜汁顺势流到桌子上,让人可惜得紧。那西瓜的滋味,至今都令人垂涎,瓜肉甜美多汁,瓜籽溜黑坚实,一种瓜还有两个口感,一部分瓜肉呈沙瓤状,入口绵粉,一部分水瓤口感脆爽,水分也多。
老爸聚精会神继续切瓜,用刀把西瓜均匀分块。长刀配大瓜,切出来的,是敦实的大瓜块,大人基本两块管够,小孩子一块管饱。表妹从广州回来,小小人儿吃急眼了,居然吃下两块,这还得了,捧着肚子坐在板凳上起都起不来,被奶奶一顿臭骂。现在表妹也30岁了,每次回来我们还拿这事笑她。
等到全部切完,瓜块整齐摆在桌上,大家这才一拥而上,小孩子更是迅捷——赶紧抢上一块瓜,狠咬一口,灵活的嘴巴将瓜籽剔出,瓜肉囫囵吞下,向旁边的小伙伴发射瓜籽“子弹”,反应慢的只能抓着西瓜抱头鼠窜了。
玩累了,也吃饱了,瓜也啃得见了底。我们开始懒洋洋坐在凳子上,看着月亮,吹着凉风,听着大人拉着家常,拿着瓜皮往脸上身上一顿乱擦,听说这样可以美容,不过小孩子仅是图个好玩和凉快,擦完也有股淡淡的瓜香,很是舒服。
如果散场了西瓜还有剩余,妈妈会把瓜肉切小块,放点白糖兑满凉白开后放冰箱,这就是我们最早吃过的甜品。剩下的瓜皮有时也不会浪费,放点盐抓拌均匀放入冰箱,第二天一早取出,挤干水分,加入蒜末、生抽、盐和一点香油,又是一道清爽开胃的小菜,拿来佐粥也是一流。
多想再有这么一只西瓜,选最大那个瓜块,一声不吭埋头苦干,直到啃见青色瓜瓤方才罢休,轻舒一口气,用手背擦擦嘴巴,再用瓜皮蹭蹭脸,多么畅快。即便童年热闹不再,但一颗好瓜,至少还能安抚下未泯的童心,真是想念西瓜味的夏天!
吟荷
□张小豪
合是妖娴不解春,偏将夏日作良辰。
凌波莫怨红衣短,对月堪怜过客新。
正值朱华闻鹤唳,恰如绿绮任颦呻。
嫁装依旧秋风起,顿觉芳心属路尘。
□雪棠
红蕖菱叶碧浮沉,雨过南塘野色侵。
鸥鸟归时迷水国,藕花深处是乡心。
冷香飞向濂溪梦,翠影来从苏子吟。
对月折荷为贮酒,清风十里醉林岑。
□彭亮元
夏日萦怀梦水乡,荡舟十里醉荷塘。
翩翩云盖轻罗伞,袅袅仙姿翡翠裳。
霁月满池亲柳色,洞箫一曲透纱窗。
是谁惊醒缠绵夜,缱绻相思到远方。
□李慎行
六月青莲开满塘,田田雨盖一池芳。
蜻蜓对对刚飞起,水鸟双双又欲翔。
赏景观花今日醉,构思拾韵此时忙。
荷风抚我劳尘梦,逸致闲情著雅章。
□曾汉权
绿树青荷接远天,满池香露沁心田。
风摇罗伞群蜂戏,出水芙蓉彩蝶翩。
翠盖澄波游锦鲤,红妆碧叶映飞鸢。
出污不染真君子,赞曲高歌奏管弦。
□李小星
田田翠盖满池塘,叶自清兮花自芳。
湛露泠泠蛙起舞,熏风习习蝶回翔。
胸无块垒民心顺,吏有情怀国运昌。
绿伞朱颜堪悦目,聊将美景入奚囊。
□陈胜光
出水芙蓉半未开,痴情蜂蝶已飞来。
娇羞最动风流客,纵使仙翁亦看呆。
□勇哥
都夸绿伞可遮阳,前世谁怜泥垢妆。
锦上添花皆众喜,沉沦落魄自身尝。
□曾胜
正是荷塘赏景时,花开菡萏觉心怡。
今朝雨洗风梳过,水色山光映绿池。
□黄向欣
非是籍东风,花开别样红。
情思千万缕,系在水云中。
□钟昭君
亭亭立水中,从不媚东风。
无语传心曲,撑开一片红。
一个人就是
一个人自己的奇迹
□大山
当你把不会做的数学题
解答出来了
你就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你把数学考及格了
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当你从20分考到30分的时候
难道不是奇迹吗
当你理解了一个概念
就是一个奇迹
当你理解了一个公式
并用它解题
更是创造了一个不朽的奇迹
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奇迹
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奇迹
所以数学才这般迷人
人生才这么快乐
未来才会一直在向我们招手
当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
奇迹的时候
就会明白,奇迹并非就是一个
高不可攀的神话
当我们创造了
一个又一个数学奇迹的时候
上帝也会为我们打开
一扇又一扇智慧的大门
风吹麦浪
□霞朵
我与小伙伴在上学的路上,穿过一片麦田,一阵风从山上吹了下来,越过一口水塘、带起了水波纹、带来了些水汽,吹向我们身边的麦田,于是好像来自遥远时空的麦浪,一波一波地向我们涌来……
是的,没错,就在岭南,我曾经穿过麦田去上学。至今也不明白,那年夏天麦子为何会跑来岭南,出现在故乡的土地上,让我着实感受过一回“风吹麦浪”的意趣。麦子还带来矮脚粟(有的地方称龙爪粟),让家乡的溪畔矮坡长满了像草一样的庄稼。那个夏日,水田里稻禾吐穗,旱田里麦芒尖尖,坡地上粟苗郁郁,风一吹,整个村庄被生机蓬勃的庄稼包围,日子氤氲着迷人的麦粟清香。
记得那年春节后,旱田被社员们整出一块块地畦,然后叔伯们将小麦种子,与配置好的农药进行拌种,将它们放在晒谷坪上晾晒,再由社员们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播到土壤中,覆盖上一层稻草、浇水。不久就看见麦子冒出芽苗来,一片鹅黄嫩绿,在稻草上摇头晃脑,很是可爱。
还记得我正期待这些小可爱快点长成一丛丛一排排麦秆的时候,生产队里负责记工分的一位小伙子,拿了火柴,将麦田的稻秆全点着了,在一旁点数芽苗的我与我的小伙伴,吓得直说“不要点、不要点,麦苗会烧没的”,愣是把人家当成破坏生产的坏分子了。却听得那大哥哈哈大笑,道“别担心,烧不着麦子,火烤后麦苗会长得更壮实”!我们对他的话将信将疑。可是不久之后,被烧过的麦地果然变成绿油油的一片毯,翠旺旺的麦苗,甚是喜人。
“火烤后麦苗会长得更壮实”一句,似乎也成了我忆念那年夏天的理由。麦子原来亦有“凤凰涅槃”般的品质,“风吹麦浪”的浪漫画图背后,原来有着刚柔并济的生命支撑。这忆念的理由够分量吧,我觉得它就是我心灵成长的矿物质。
村里种了麦子,村庄便是有了古典的诗意,王安石《初夏即事》描摹的“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在我的乡村便也有了着落。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麦子的气息随风而来,配以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麦地有多美,村庄就有多美,村庄有多美,我的童年就有多炫彩。
“远处蔚蓝天空下,涌动着金色的麦浪……”风吹麦浪又是何等美妙的画面啊,每天经过麦田去上学,心里的愉悦真是无法言说。麦子在故乡的土地上肆意生长,长成黄澄澄、金灿灿的一片,谁能拒绝秀气的岭南无端地多了一抹壮丽的北国风光!那些日子,真是兴奋得很呢,放学后没事就与小伙伴们在麦田四周跑来窜去,捉迷藏,挖蟋蟀,追蝴蝶,玩得不亦乐乎,直到村落的屋顶升起了炊烟,吃饱了鱼虾、沙蚬的鸭们鹅们气定神闲走进村子,月亮或者星光照在麦田上,我们才回家。
有月亮的时候,我通常会贪恋月色,在麦田间逗留一会儿,发一会儿呆。月色明亮,麦田静谧,读小学的我在天穹与麦田之间,显得何等渺小,但月光透亮又洁净,麦香清新又友好,洋溢着阳光的味道,我就一点都不觉得害怕,反而有一份安然满足,喜悦盈怀。我站在麦田中间,看一家一家如豆的灯光,听哗啦哗啦故乡河水欢唱的声音,忍不住一笔一画地将家乡的美景描进心里,用褐色的铅笔和彩色的画笔交替描绘着,将小小的心灵填得满满当当。
向晚的风一阵一阵地吹来,麦浪起伏,风抚弄着麦子,时而把它们吹弯,时而又把它们扬起,仿佛土地有节奏的呼吸,麦子们似乎也得到了神谕,彼此交头接耳,传达着可预见的丰收。风吹麦浪,让我心里的故乡原风景变得立体、灵动而富丽。
那年的夏收时节,我们的餐桌除了新米饭,还有面制品,还有粟粄,丰富多样。粟米粉糅合了糯米粉、红糖水,做出的粟粄弹牙软糯,贼香,孩子们吃得可开心了。用新麦磨面擀出的面条,面香浓郁,无论煮还是炒,配上乡下自家的韭菜和鸡蛋,那个醇厚的鲜香呀,对常年以米食为主的岭南人来说,真是无上的享受。那时节在饭点如果你走进我的村庄,也许你会碰见端了一只大海碗的村民,蹲在门口或檐阶嗞溜嗞溜地啜面条,忒好玩,忒惊艳。
麦子在故乡在岭南的土地上神奇出现过,梦一般的。你看时光深处,青山隐隐,绿水悠悠,麦田一望无际,风吹麦浪,绵绵不绝,以安怡,以丰盈……
编辑:杨乔颖 刘金鹏(实习)
审核:李盈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