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直以来,兴宁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用心用情呵护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儿童事业呈现稳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增加学位供给
提升教育质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兴宁市持续加大教育投入,通过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学区学位布局、有序扩大城区学位供给、均衡区域教育发展,全方位保障适龄儿童应享尽享优质教育资源。
走进齐昌幼儿园,就仿佛进入了儿童乐园。园内外设计新颖、环境优美,不仅设有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科学室、综合游戏室等功能室,还配有塑胶活动场所、戏水池、玩沙池、种植区等。“2015年兴宁市委、市政府投入6900多万元,按照‘广东省一级幼儿园’的标准兴建齐昌幼儿园。它的建立提供了充足的学位,缓解了周边孩子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齐昌幼儿园园长古惠中介绍道,该幼儿园占地面积约37亩,目前开办了23个班,共有学生860多人。自创办以来,齐昌幼儿园以“体艺特色,树立品牌,和谐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已形成“快乐足球”“客家舞狮”“特色武术”等特色课程体系,真正成了一所环境美、园风正、班子强、队伍良、质量高、人民群众满意的幼儿园。
学校开设了各类特色课程。
孩子们进行“客家舞狮”表演训练。
齐昌幼儿园的建立,是近年来兴宁市学前教育资源增量扩容的一大成果。为缓解兴宁南部新城学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兴宁市政府还投资1.63亿元新建了占地约50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锦绣学校。学校未来规模可达54个教学班,可提供2520个学位。“学校于2019年6月动工兴建,2020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有一年级至八年级共47个班,其中小学33个班,1775名学生;初中14个班,726名学生。”兴宁市锦绣学校副校长刘向阳表示,该校立足素质教育,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摆在首位,注重发展学生特长,初步形成了篮球、足球、合唱、创客、版画等特色项目,同时开展趣味运动会、创意美术展、现场作文比赛等多彩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进行户外活动。
黄岭小学原本仅有一栋教学楼,近年进行了改扩建,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并配套建设了游泳池、运动场、多功能室等配套硬件设施,学位供给较之前翻了几番,大大缓解了兴宁中区小学学位不足的困境。近期该校将游泳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从三年级开始全面普及游泳教学,让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收获健康与快乐。
据统计,近三年,兴宁市共新建或改扩建学校14所,增加学位供给1.2万多个,有效缓解城区学生增长、学位紧张问题。“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兴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股副股长彭崇峰表示,兴宁市以打造品质教育为抓手,近年来积极实施教育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开展结对帮扶,进行城乡教育共同体、城乡教研共同体建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全面提升兴宁市办学质量和水平。
加强道德建设
培育时代新人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走进兴宁市实验学校。中共兴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四级调研员罗幼珣以“赤色的土地 不变的情怀 ”为主题,通过“伟大政党应运生”“宁江河畔响春雷”“梭标打出五兴龙”“苏区人民迎解放”四个部分,向学生讲述了党组织建立以来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和辉煌历程。
宣讲会加深了中小学生对党史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增强了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引导学生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育人之要,首在立德。一直以来,兴宁市紧抓德育不松懈,多措并举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教育部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积极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进教材、进课堂。各中小学结合学校特色,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将文明的种子根植进学生心中。共青团兴宁市委员会通过开办“红色课堂”“指尖课堂”“实践课堂”等,引导青少年以史为鉴,传承优良品质。兴宁市妇女联合会不断强化家庭教育支持行动,深入村(社区)开展各类家风家教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兴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军休干部走进校园讲述老兵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精神。兴宁市检察院加强法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兴宁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兴宁市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兴宁市教育局供图)
5月27日,兴宁市教育局联合兴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兴宁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举办家庭教育“心方法·心主张”大讲堂公益第一期讲座,引导中考考生家长正确应对考试,做好考生后盾。本次讲座采取线下讲座与线上同步直播的形式开展,现场共有90位家长参与讲座,线上观看人数达6000多人。
“心理健康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兴宁市教育系统多形式、多渠道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切实规范提升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兴宁市教育局德育与学校安全管理股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以来,兴宁市教育局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沟通渠道与平台提高教育合力等方面发力,不断做深做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做实关爱保障
点亮童年星光
5月28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快乐六一 童心向党”在刁坊镇圩东村举行,活动由共青团兴宁市委员会、刁坊镇团委、圩东村童心港湾、刁坊镇社工站等联合举办,共同为圩东村的留守儿童送去关爱。
“如果不慎发生溺水,该如何自救呢?”在防溺水安全讲座上,志愿者通过图片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圩东村的留守儿童形象生动地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活动还组织了圩东村的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在文体活动中心玩趣味游戏。套圈圈、叠纸杯、螃蟹赛跑、小猫钓鱼……丰富多彩的游戏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文体活动中心。“2019年,共青团兴宁市委成功申请到团中央的‘童心港湾’项目,目前宁中镇蔗塘村、坭陂镇汤二村、刁坊镇圩东村、合水镇合水社区、叶塘镇鸭池村5个村(社区)成为项目示范点。”共青团兴宁市委员会副书记黎文怡表示,每个“童心港湾”都配有1名“童伴妈妈”,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日常服务与关爱。“童心港湾”的建设为常态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阵地支撑,共青团兴宁市委依托这一阵地在手拉手志愿服务、关爱服务项目、重点支持保障等方面更好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老师向学生介绍沙盘的作用。
留守儿童需要更多的社会关爱。去年,兴宁市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了全市留守儿童入户摸排,实现了兴宁市留守儿童一人一档的目标,为精准关爱留守儿童筑牢了根基。“我们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组织社会组织奔走在公益一线,不断丰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营造了全社会关爱和保护儿童的良好氛围。”兴宁市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刘驾辉表示,兴宁市持续关爱特殊儿童,全情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近年来逐年提高困境儿童养育标准,2023年集中供养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2017元/月/人,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1359元/月/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含艾滋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补贴参照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补贴执行。
孩子们在学习。
与此同时,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建设也在不断拓宽。全市镇街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已实现100%全覆盖。今年将争取实现全市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全覆盖,全面落实辖区未成年人福利政策、权益保护和关爱工作。“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加强部门联动,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让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刘驾辉说。
文/梅州日报记者:王丽莉
图/除署名外均由梅州日报记者高讯 摄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