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兴宁市新圩镇,这样增添振兴“硬核”动力

“我这个棚里的土壤适合种植吗?”“专家您给看看我这个瓜苗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这个温棚温度多少合适?”……日前在新圩镇鲤湖村西瓜种植基地内,种植户和企业负责人听说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的专家到来,自发前往请教,一五一十地讲出自己在种植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队长张冬生在现场向果民们详细解答问题。

在新圩,像张冬生这样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他们深入基层一线,俯下身子躬耕田野,用科技服务农业,把致富的种子播撒在广袤乡镇沃土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要振兴,人才先振兴,新圩镇严格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及省、市关于科技特派员工作部署和要求,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柔性引进梅州市农林科学院、梅州嘉应林风眠美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家队伍,因地制宜组建起科技特派员团队,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科技人才”力量。

建立驿站平台

精确化服务乡村

“我的西瓜最近发现结瓜变少了,而且长不大,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着自己种植的西瓜收成不佳,秋实生态农业负责人来到了新圩镇人才驿站寻求帮助。

去年,在新圩镇党委政府和工作队的努力下,该镇引进了秋实生态农业公司建设总面积达到400余亩的西瓜大棚种植基地。原本预计今年产量可达到百万斤,但如今看着瓜苗生病,西瓜长势不佳,种植户也感到束手无策。

得知情况之后,在人才驿站驻点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第一时间前往了解西瓜种植情况,并积极联系科技特派员团队。翌日,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队长张冬生带领梅州市农林科学院专家组来到现场为种植户排忧解难,排除“疑难杂症”。

“导致瓜苗生病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一是主要是受到了害虫蓟马、红蜘蛛等虫害影响,二是长期重茬(也称连作),存在土壤病菌积累、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专家林育炯调研后分析道。鉴于目前病害的植株较少,专家马上为该基地提供了解决方法,立即对有病害区域采取拔株消毒的方式,以免造成病害蔓延。同时在各类大棚对植株采取喷洒防治虫害药物等措施,化解了当前问题。

据介绍,新圩镇近年来深化人才驿站工作建设,以驿站为平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智囊团作用,根据农业种植技术需求难题与科技特派员专业进行匹配,解决了许多种类种植难题,撬动地方特色生态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深化科技合作

精准化对接需求

“种植五指毛桃种苗要注意土壤的深浅,挖好后先放下一些有机肥。”日前,梅州市农科院到新圩镇举办送苗助农活动,捐赠1000株五指毛桃组培养苗,助力建设南药科技合业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罗万业还在大村村、双头村进行了现场教学。

2023年1月,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和兴宁市四季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在新圩镇正式挂牌成立。结合大村村无花果种植面积较大的优势,示范基地开展无花果套种五指毛桃栽培技术攻关。基地目前逐渐形成了“院县合作、资金援助、项目支持、人才引进、科技培训、企业合作、群众参与”的定点帮扶新格局,围绕镇村乡村振兴特色农业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发展共赢,助推实现乡村农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技术支持

精细化培养人才

近年来,新圩镇全面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服务能力,充分发掘科技特派员团队资源,聚焦农村电商、种苗繁育、农业种植等涉农一二三产业开展创新创业培训服务,制定了详细培训计划,以技术大讲堂、种植培训班为载体,通过“现场培训+结对指导+操作演示”的方式,不仅培养出一批懂技术、会操作的农业技术能手,还解决了农业发展难题。同时,该镇通过人才驿站平台资源整合,积极开展“新圩镇特优农产品展销会”,在宣传优质农产品、拓宽销售市场同时,也推广了绿色高效种植、平衡施肥、常见病害识别等技术。

据统计,新圩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以人才驿为平台,深入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实施联点帮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累计开展科技服务下乡活动40余次,帮助企业和合作社等机构12家,开展技能技术培训6场,培训农户和技术人员356人(次),捐赠种苗2万余株。

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圩镇人才驿站将紧紧围绕农村产业发展、技术需求,积极整合选派更多业务素质强、踏实能干、专注服务的科技特派员,推动更多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振兴基层。多措并举助推新圩镇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广大群众发展增收致富,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实效,促进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梅州日报记者:陈思杰

通讯员:陈楠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罗欢欢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