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五华在行动!

3月21日下午,五华县教育局在局三楼大会议室召开了五华县“百千万工程”教育行动工作会议。全县城乡教育共同体牵头学校、成员学校及各镇中心小学主要负责同志约1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水寨中学、兴华中学、小都实验学校、县第一小学、县实验幼儿园等学校围绕推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助力五华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指出,近年来,五华县在总结前期城乡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已成功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城乡教育共同体网络。目前,全县已创建以县示范幼儿园、县第一小学、兴华中学、水寨中学、五华县中英文实验学校等16所学校为牵头学校的1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覆盖了全县16个乡镇中心幼儿园、16个乡镇中心小学、1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以及17所乡镇其他学校,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城乡教育协同发展体系。

五华县在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先后出台了《五华县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实施方案(试行)》《五华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系列文件,将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和办好“三所学校”紧密结合,形成了1套政策体系+1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牵头学校+N个成员学校的“1+16+N”的顶层设计,为创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二是机制创新更加深入。通过明确“紧密型、共建型、协作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创建模式,探索学校协同发展机制,不断推动学校优势互补和发展互促,逐步形成“以城带乡、以优扶弱”的辐射效应,实现优质资源向乡村学校精准下沉,协同带动县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质量整体提升。三是共建共享更加高效。五华县1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牵头学校均建立和完善了“五个一”工作制度,形成共同体建设的核心愿景和路线图,在组织运作管理、课程共建共享、课堂教学教研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基本上形成了“课程共建、课堂共研、师生共进、资源共享”的良好生态。

其中,五华县实验幼儿园入选广东省首批高质量幼儿园共同体培育对象;五华县示范幼儿园被确定为广东省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管理中心;五华县第一小学被评为广东省校本研修示范校;水寨中学被定为第三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兴华中学两次入围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得到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

会议指出,当前五华县城乡教育共同体创建工作仍面临师资流动的“堵点”还未畅通、经费保障的“短板”仍需补齐、城乡校际的“差距”依然存在等挑战。对破解问题瓶颈,会议提出聚焦“三个强化”工作要求,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强化机制创新,破解“人”的难题。各牵头学校需承担核心协调与引领责任,推动共同体内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交流,通过结对带教、师徒结对、跨校教研等方式,盘活共同体教师资源。二要强化资源统筹,突破“钱”的瓶颈。设立深化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专项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保障共同体创建工作的经费需求。三要强化育人方式转变,缩小“质”的差距。各共同体学校要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建设具有共同体特点和校际特色的精品课程,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会议号召,全县教育系统要以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为契机,压实责任、创新举措,不断优化教育结构,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全面提高县域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为“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教育力量。

会议还对推进全县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管理工作进行了布置。

编辑:罗欢欢

审核:练海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